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心率变快怎么办(心跳莫名加速)

“之前在门诊,我看到一个中年妇女推个轮椅,前面坐的就是他老公,50多岁家里的主心骨,但已经出现了卒中偏瘫,检查之后才发现,原来他是一个房颤患者。”当被问及房颤危害时,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内科主任杨平珍教授向南都记者提起了这个案例。

每年的6月6日是中国房颤日,作为一种心血管常见病,房颤严重危害了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今年的房颤日上,强生医疗携手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以“消融阴霾,重获‘心’生”为主题,开展了医路相伴---中国房颤日公益健康教育项目。

在此,杨平珍教授提醒,虽然房颤的显著特征是心悸与心慌,但有不少患者发病时,却表现为卒中偏瘫。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应对房颤的重要手段。

房颤或导致卒中甚至死亡,发病已非老年人专利

据南都记者了解,房颤全名为心房颤动,是一种心律失常表现的心血管疾病,其中“心跳加速”是其较为显著的特征。杨平珍教授向南都记者介绍,从分类来看,房颤分为初发(阵发)型房颤、持续性房颤、长程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

“例如持续性房颤和长程持续性房颤,这两种需要药物或手术进行复律,但如果是永久性房颤,这种用药也只能短暂控制。”杨平珍教授告诉南都记者,从发病率而言,房颤是心血管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发病率或与冠心病相当。据现有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来看,我国房颤的发病率大约在1%左右,而广东可能为0.71%。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心率变快怎么办(心跳莫名加速)(1)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内科主任杨平珍教授

据悉,年龄是房颤发生其中一项重要因素。杨平珍教授解释,例如60岁以上人群房颤发病率约5%左右,但是到了80岁可能会在10%或以上,“另外如果伴有部分基础性疾病,如肥胖、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及甲亢等,那么发病率可能会更高”。

“不过随着心血管疾病逐渐年轻化,我们也发现,房颤实际上也存在了年轻化的迹象。”杨平珍教授表示,他在近期就为一名高二学生进行了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手术,“这也表明,这种疾病并不是老人的‘专利’”。

就发病原因来看,目前房颤发病与年龄、遗传、基础疾病以及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相关性很高,但其原因和机制暂未明确。杨平珍教授判断,这种疾病发生的原因可能跟左房肺静脉结构有关系,但也与部分基础疾病有关,例如以前南方地区风湿性心脏病发病率较高,这种病会导致二尖瓣狭窄,心脏左房扩大从而引起房颤。

南都记者留意到,房颤的危害在于它增加了患者发生脑卒中、心衰和死亡的风险。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危险是窦性心律患者的5倍。房颤患者卒中之外的心血管风险更高。最新一项大型房颤队列随访研究结果显示,房颤患者5年内发生卒中的风险为7.1%,而死亡风险和心衰风险则分别为48.8%和13.7%。

应对房颤有方法,消融手术安全与预后或更好

作为一种心血管类的常见病,房颤如同其他慢性疾病一样存在治疗方法。据南都记者了解,目前治疗房颤主要以药物及射频消融手术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但药物治疗对患者来说有的效果不理想,有的副作用大。”杨平珍教授介绍射频消融手术已成为有效的房颤治疗方法。

据了解,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在全球已经发展了20多年,技术成熟、安全,手术时长约为90分钟,对患者身体负担小。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心率变快怎么办(心跳莫名加速)(2)

杨平珍教授正在手术中

据杨平珍教授介绍,做射频消融手术一般越年轻效果越好,阵发性房颤效果更好。80岁以下、60岁以上没有特殊疾病的患者都可以手术,甚至也有80岁以上的患者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对于适合手术的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预后性效果很好,一般手术复律的成功率约在85%左右,该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受术者创口较小,另外对于患者的安全性较高。”杨平珍教授介绍。

不过,过去射频消融手术中,需要手术医生、患者通过X线来进行定位,这有可能会让医患双方接受较大的射线量。对此进行射频消融时,医生需要披上沉重的铅衣阻隔辐射,眼力、脑力和体力支出很大。如今,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射频消融已利用上三维可视、磁电双定位技术,使得整个消融过程可视化,从而降低了X线对医患的辐射量。

早发现预防并发症发生,建议每年体检做心电图

据南都记者了解,虽然房颤目前有相应的治疗手段,但目前因公众对其防范度不高,因此容易出现如卒中、偏瘫等并发症。

对于房颤对患者带来的严重危害,杨平珍教授也是深有体会。他表示,由于部分房颤患者并没有显著的症状发生,有可能一发作直接表现为卒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高危人群应该要尽早进行检查,“尤其是持续有心悸、心慌等症状,更应该到医院进行就诊”。

“就像我开头说的患者一样,如果等到卒中、偏瘫并发症发生才去医院,这就有点晚了,而且对于家庭、社会和个人都是一个非常痛苦的事。所以,我们要怎么在他没有出现并发症之前干预、发现它,这才是目前应对房颤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对于患者及市民的疾病教育,我认为是需要加强的部分。”

从房颤的一级预防来看,杨平珍教授表示,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针对如高血压等慢性病治疗和控制,是预防房颤的重要手段。针对发现房颤预防方面,由于部分房颤是没有症状感受的,杨平珍教授也建议,每年的健康体检是早发现房颤的重要手段。例如体检中的听诊、心电图等,都是发现房颤的主要方式,“尤其是阵发性房颤患者,做心电图基本就可以发现,我建议40岁以上的男性及45岁以上的女性,每年都应该进行例行体检”。

南都记者 贝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