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为什么没离开柴府(武松出场为何那么惨)

武松为什么没离开柴府(武松出场为何那么惨)(1)

武松是《水浒传》作者着力描写的人物,整部书他独占十回篇幅(被称“武十回”)。但有个问题:就是这样一个在此后光芒万丈的英雄好汉,刚出场时却异常悲惨:他在柴进家身患疟疾,无人管无人问,自己弄了点火蹲在廊下,惨兮兮烤来取暖。

武松在柴府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以致他如此不受待见?书中虽有简短交代,却未细说。下面试着做点分析。

1.武松在柴府停留一年之久

先看武松为何跑到柴府。武松是这样说的——

“小弟在清河县,因酒后醉了,与本处机密相争,一时间怒起,只一拳,打得那厮昏沉。小弟只道他死了,因此一径地逃来,投奔大官人处,躲灾避难,今已一年有余。”

——俗语说“久留成仇”,还有句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武松埋怨柴进之语),可我们发现,武松已在柴府“一年有余”!如此长的时间,只能说武松这个从小没有爹娘的年轻人,不懂人情世故。因为即便是柴进家大业大、诸事不怕,不在乎武松吃住,但总也有忽视、怠慢甚或不耐烦客人的时候。这是人之常情,怪不得主人。

我们也可通过其他例子来反观此事。

宋江杀惜后,也逃到柴府避难。若论江湖声望,宋江远胜当时初出茅庐的武松。柴进对宋江也极为敬重,一听他到了,“中间庄门大开”,“慌忙跑将出来”,拜在地下道:“端的想杀柴进,天幸今日甚风吹得到此,大慰平生渴仰之念,多幸!多幸!”

可即便如此,宋江在柴府也没住太长时间。他逗留了半年,便以孔太公极力要取他去为名,离开柴府。

同样的,在孔家庄,虽有孔明孔亮枪棒师父的身份,宋江也没打算久留,“我在此间住半年了。如今正欲要上清风寨走一遭,这两日方欲起身他。”

还有个例子,王进在史家庄教授史进武艺时,“前后得半年之上”,见徒弟功夫有成,便也执意离去,并不多留。

——通过宋江、王进所为,可看出武松的不通世事。在柴家长达一年的停留,即便是个老实乖巧之人,也可能遭到怠慢,更何况武松还总惹是生非。

武松为什么没离开柴府(武松出场为何那么惨)(2)

2.武松在柴府醉酒打人耍横

关于武松在柴府不受待见的原因,书中说——

“原来武松初来投奔柴进时,也一般接纳管待;次后在庄上,但吃醉了酒,性气刚,庄客有些顾管不到处,他便要下拳打他们,因此满庄里庄客,没一个道他好。众人只是嫌他,都去柴进面前,告诉他许多不是处。柴进虽然不赶他,只是相待得他慢了。”

上行下效,见柴进不再待见武松,手下人更变本加厉,终于发展到即便是武松害了疟疾,也没人再管。宋江来的那个冬日,缺医少药的武二郎连个避风处都没有,“当不住那寒冷”,只能在“东廊前面”弄了“一锨火在那里向”。

不可否认,年轻的武松在柴府确实做得不好:无所事事也就罢了,他竟酗酒打人。

还是拿宋江与武松做比较。在清风寨时,花荣派人每天拿着钱陪宋江游逛,可宋江总自己花钱,反把花荣的钱给了相陪之人,弄得整个寨子上下都说他好。

宋江这才是会做人!相较成天醉醺醺的武松,真有天壤之别。

武松为什么没离开柴府(武松出场为何那么惨)(3)

3.从武松事件看柴进、宋江胸襟

我们自然可以怪罪武松不像话,客居之中,竟如此性烈、挑剔,而且醉酒、打人。可武松为什么要这样做?真是因为少不更事?

其实未必!

武松本是条龙,岂是池中之物?!于是,醉酒、打人这些出格举动,于武松其实都是自尊自爱的一种外露,是一身本事不得施展的郁闷,是一腔热血不得喷洒的憋屈。而这,正好比冯谖的弹剑而歌一一“长铗归来兮,食无鱼”。

可遗憾的是,柴进没有孟尝君“食之,比门下之客”的胸襟和眼光,他待武松“慢”了。

于是,整个事情逐渐向负面发展,两个好汉终于没能成为惺惺相惜的兄弟。即便是在临走,对柴进的收留其实内是感激的武松,称呼柴进也只是生疏的“大官人”。

武松为什么没离开柴府(武松出场为何那么惨)(4)

所以,《水浒传》让武松如此悲惨出场,其实不光是在写武松,写他满腔的热血和抱负;也是在写柴进,写他胸襟的不够开阔;甚至,此出场还是在写宋江,因为他与柴进不同,凭其胸襟,一见武松便见出其必非池物,于是有了他待武松的挚诚交好,以及武松对他的真心感激……

换句话说,武松的出场,是写武松,更是写宋江、柴进,写二人的高下。

一段简单情节,看似无意,却蕴藏了作者好些心思,说出了许多故事,这可能正是名著之所以迷人的原因吧。

(作者:飞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