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槟榔协会再回应禁售槟榔(海南省槟榔协会疑删除通告)

9月21日,海南省槟榔协会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海南槟协关于近年海南槟榔产业发展情况通告》,澄清“海南槟榔”与“湖南槟榔”是不同的概念,引发广泛关注。9月22日,红星资本局查阅海南省槟榔协会公众号,发现最新一篇文章发布于9月14日,前述通告疑似已被删除。

海南槟榔协会再回应禁售槟榔(海南省槟榔协会疑删除通告)(1)

↑海南省槟榔协会微信公众号截图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海南省槟榔协会通告称,近期,对槟榔身份的界定再次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个别省市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相关规定禁售槟榔产品,再次把槟榔这个涉及海南百万农民利益的产业推上风口浪尖。作为槟榔种植主产地的海南,海南省槟榔协会有必要向社会各界通告近年来海南推动槟榔产业转型升级的举措,进一步澄清和了解海南槟榔产业发展情况。

海南槟榔协会再回应禁售槟榔(海南省槟榔协会疑删除通告)(2)

↑海南省槟榔协会通告截图 图据北京青年报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通告多次强调了海南槟榔的健康性。一开始,其表示海南岛是世界著名的“长寿岛”,而海南人咀嚼槟榔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此后,其阐述了槟榔的药用价值及食药拓展情况,称“槟榔作为我国四大南药之首,具有降气、行水、截疟、利消化等药用功能,有着较高的药用价值”。

在通告第四点“关于槟榔的加工产品”中,海南省槟榔协会称,“中国槟榔”“海南槟榔”与“湖南槟榔”是3个不同的概念。为了加快拉开“海南槟榔”与“湖南槟榔”的区别,近年来海南省槟榔协会积极推动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力度研发健康的、没有粗糙纤维的、不伤害口腔粘膜的、槟榔碱含量较低的槟榔口香糖,目前已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期,全国多地市场监管部门纷纷下发通知,要求商家下架在售槟榔及槟榔制品。据红星资本局9月20日不完全统计发现,至少已有7地明确要求下架。

此前,食品安全博士钟凯曾在央广网撰文表示,槟榔鲜果、槟榔嚼块和带烟叶的槟榔嚼块都是致癌的,主要导致口腔癌。

而腾讯医典、北大肿瘤医院、医学科普博主“庄时利和”共同发布的科普图文称,有槟榔品牌宣称“淘汰落后工艺,改良食用方法,降低风险”,想让槟榔变身为一种“不那么毒”的食物,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槟榔中让人上瘾的物质是槟榔碱,致癌的主要成分也是槟榔碱,如果有什么工艺能完全去除槟榔碱,那上瘾者可能也不会去吃槟榔了。”

一位三甲医院口腔黏膜科医生向红星资本局表示,一切有关槟榔的产品均忌用。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张露曦

责编 任志江 编辑 张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