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好书推荐经典句子(好书推荐品读昆虫记)

昆虫记好书推荐经典句子(好书推荐品读昆虫记)(1)

好书推荐榜

本周推荐

《昆虫记》

《世语新说》

今日为大家推荐的是《昆虫记》和《世语新说》,我们还结合了中考考题来给大家带来更好地阅读体验。

《昆虫记》

昆虫记好书推荐经典句子(好书推荐品读昆虫记)(2)

定价34.80元 人民教育出版社

《昆虫记》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的灵性。不仅详尽地记录了法布尔的研究成果,更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

《昆虫记》名著阅读

阅读《昆虫记》节选,完成13-16题。(11分)

①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冇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②但是不幸得很,它这样喜欢的音乐,对于别人,却完全不能引起兴趣。就是我也还没有发现它唱歌的目的。通常的猜想以为它是在叫喊同伴,然而事实明显,这个意见是错误的。

③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梧桐树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④所以这样看起来,它们并不是叫喊同伴,你想想看,如果你的同伴在你面前,你大概不会费掉整月的功夫叫喊他们吧!

⑤其实,照我想,便是蝉自己也听不见所唱的歌曲。不过是想用这种强硬的方法,强迫他人去听而已。

⑥它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你尽管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撞石子,这镇静的蝉却仍然继续发声,好像没事儿人一样。

⑦有一回,我借来两支乡下人办喜事用的土铳,里面装满火药,将它放在门外的梧桐树下我们很小心地把窗打开,以防玻璃被震破。

⑧我们六个人等在下面,热心倾听头顶上的乐队会受到什么影响。“碰!”枪放出去,声如霹雷。

⑨一点没有受到影响,它仍然继续歌唱。它既没有表现出一点儿惊慌扰乱之状,声音的质与量也没有一点轻微的改变。第二枪和第一枪一样,也没有发生影响。

⑩我想,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蝉是听不见的,好像一个极聋的聋子,它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一点也感觉不到的!

(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蝉》,有删改)

13.蝉的歌唱源于它怎样的身体构造?(2分)

14.第③段画线句子语言有什么特色,请略作分析。(2分)

15.第⑦至⑩自然段,写了什么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怎样的治学态度?(3分)

16.“垂缕饮清露,流响岀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的《蝉》和法布尔的《蝉》都写了蝉鸣,其用意有何不同?(4分)

【参考答案】:

(三)(11分)

13.(2分)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

14.(2分)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用人格化的手法(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比肩而坐、狂饮树汁、慢步行走等动作(细节),生动地描写了蝉的生活习性。

5.(3分)作者用土铳的枪声对蝉的听觉进行测试,结果证明蝉是没有听觉的。(2分)作者勇于实践和探究,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1分)

16.(4分)虞世南的《蝉》,以蝉喻人,旨在借蝉抒怀: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2分)法布尔的《蝉》旨在探究科学奥秘:观察探究蝉的身体构造和歌唱的特点,通过试验证明蝉是感受不到声音的。(2分)

▼ ▼ ▼ ▼ ▼ ▼ ▼ ▼ ▼

《世说新语》

昆虫记好书推荐经典句子(好书推荐品读昆虫记)(3)

定价20.00元 中华书局

《世说新语》通行本为 6卷,36篇。分德行、语言、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等36门。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於传闻,不尽符合忠实。此书相当多的篇幅系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前人的记载。一些晋宋间人物的故事,如《言语篇》记谢灵运和孔淳之的对话等,则因这些人物与刘义庆同时而稍早,可能采自当时的传闻。

《世语新说》中高考题选登

(2004年大连市)阅读解答下列问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⑤师,学习。

9.“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效法,仿效;④标准,法则。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只写序号)。(2分)

10.文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B.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C.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D.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11.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2分)

译句:

12.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回答。[如两题都答,按第①题计分](2分)

①“正行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

②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

9.(2分)③

10.(2分)D

11.(2分)对于贫弱的人,用仁义抚尉他们(用仁义安抚贫弱的人)

12.(2分)①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 ②家君没有效法袁公,袁公也没有效法家君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