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五龙沟杏花村在哪儿 山底村更名杏花村

河南宜阳:山底村更名杏花村,景观热带动乡村游

史春迟

山底村位于宜阳县锦屏镇东部,距镇政府12公里处。山底,原为山邸。近来年,山底村三四月份之间,杏花烂漫,开遍山野,由此,山底村又被冠之于杏花村。目前,山底村更名杏花村已获取批准,并于7月1日后正式施行。

洛阳五龙沟杏花村在哪儿 山底村更名杏花村(1)

鹤山脚下山底村(杏花村)

为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特色乡村经济。近年来,山底村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工作目标,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该村栽种4万余棵杏树,为即将更名的杏花村奠定了“雨红杏花香”基调,为村庄的发展铺设了底色。

走进山底村(杏花村),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据村干部周京伟和崔校伟介绍,该村原为汉代墓群的集聚地。早些年,这儿间隔数米便是一个汉代墓。由于早年未加严格保护,这些汉代墓大多被盗墓贼“光顾”过。近年来,大家逐渐认识到历史文化的价值,这儿的汉代墓被加以严格保护。

“这是从被盗的墓中发掘出来的汉砖。为了加以保护和利用,我们将它做成了一堵砖墙。”村支书周京伟指着一堵古旧的青色砖墙说。

这堵砖墙修建在山底村(杏花村)一个丁字路口处,如果您来到这儿,一定会为它感到震撼。这堵砖墙有12块汉代墓砖构成,每一块砖上都雕刻有不同的纹路,这些纹路略有变化,有些呈小格子型,有些呈菱形。

两千年前的这些汉代墓砖,以如此的方式在山底村(杏花村)与人们相遇,体现的不仅是该村历史文化的代代相传,更多的是对于历史遗迹的保护和利用。这些砖在山底村,老人们叫它“铜鼓砖”,但对其颇有研究的村干部崔校伟说其实它们就叫“汉砖”。

相传早年山上长满松柏,白鹤栖集于此。东汉二十八功臣之一,大将军王常埋葬于此。后人携带家眷守墓,落户鹤山脚下,形成村庄,人称山邸,世代延续至今。年长日久,人们认为村子在山下,又把“山邸”演变为山底。由此可见,山底村(杏花村)的历史久远。

村史馆的无言诉说

对于山底村的历史文化,过去的是传承,而更多的却在于当下的创新。一座山底村史馆,无声地诉说了山底村发展的前世今生。

在村史馆里,一块立体导视图吸引了我们。在这个图上,绘制着山底村286户家庭户主的名字,连谁家是党员,都以一个党徽小图案的形式在图上标了出来。从一块图上,就让人发现山底村的创新。

洛阳五龙沟杏花村在哪儿 山底村更名杏花村(2)

村史馆里墙的一侧,悬挂着山底村历任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照片和任职年份。在一张张或陈旧或新艳的工作照上,能清晰地看到山底村历年来发展的脚步。从泛黄的老照片上,看到的是村庄过去的贫穷与衰旧;从新的照片上,完全能感受到村子现今发展的鲜活与繁荣。

“寻根问祖”也上了墙。在村史馆山墙的右侧,村民们的百家姓在这儿一一呈现。周王蒋孙,尹马崔高,村民们的姓氏在这儿都能找到。此举不仅是村干部凝聚村民的良苦用心,也是他们一心为民的初心体现。相信村民们在走进村史馆看到自己姓氏的一刻,内心一定充满了感动。

“忆当年”记载着山底村峥嵘岁月与发展历史;“乡村古迹—文物及文化遗存”将山底村古文化历史和存迹一一悬挂记载;一张复合大照片展示的不仅有文明乡风,还有村子近年来发展变化的新风貌;朱红色的荣誉墙匣格内,摆放着村子近年来取得的荣誉牌匾。一个村史馆,记载了村子发展的古往今来与前世今生,承载着村子现今发展壮大的铿锵步伐。观后,不禁为之叹然。

村史馆外的一条环形廊道颇具吸引力。在木头搭就的廊道下,墙上挂着耙、犁、锣、篦,地上放着缝纫机、织布机、八仙桌、罗圈椅等,古老农村的生产生活用具,在这儿得以全景体现。若想体验,还可以坐在织布机前飞梭引线,“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让历史与现实得以充分交织。

村史馆的院子内,还栽种了番茄、豆角、辣椒,蔬菜都长得开了花,浓郁的乡村气息与古典的历史文化,在这儿竟融合的不分彼此。

承袭纳新,融合发展

山底村(杏花村)的发展,是村干部们集体努力的结晶,更是他们在承袭之后纳新、创新的胆识与魄力。

近年来,该村按照“产业兴旺、产业富民”的工作思路。2017年投资300余万建设村级光伏项目;投资140余万元建设600平方保鲜库;流转200亩土地发展大樱桃采摘园;见鹤湖修建投入200余万,发展垂钓式旅游;投资500余万建设温泉窑洞山庄。目前一期已建设温泉窑洞19个,后期将陆续开发40个。单温泉窑洞项目,未来将为村子增加几十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山底村(杏花村)着力打造的千米长廊,将成为未来宜阳人民近郊旅游的另一大看点。拱顶的千米长廊自上而上,从村子的最高处直达村口。拱顶之下,是光滑的水泥廊道。

领略窑洞风情,品尝美味烧烤。依托土崖就势而建的6孔青砖窑洞,将山底村(杏花村)的古典淳朴体现的淋漓尽致。窑洞门前的一大片平地,将是露天餐饮广场,不日将开业。在这儿喝酒、撸串儿,一定更加开怀而惬意。

登台观全景,垂钓乐趣生

“湖中见鹤,栩栩如生。”为了使乡村游更带劲儿,山底村(杏花村)投资近200万元,修建“见鹤湖”拦水坝,在山腰中的平坦之地,开辟了一个集观赏与垂钓的湖乐园。几只白鹤立于湖面,栩栩如生;坐在观景台上扶杆垂钓乐趣丛生。发展垂钓业,将有力地激活该村第三产业发展。

在村庄最高处的山头上,利用灌溉蓄水池建起了一座古色古香的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极目瞭望,不远处景色尽收眼底。在这儿西看宜阳县城、东看洛阳市府,建筑楼群林立,诺大的地方如在一条线上。

山上,葱葱郁郁,绿树成荫。山下,粉墙黛瓦,灯火万家。山底村(杏花村)90%以上的家庭为十星或八星文明户,这儿民风淳朴,生活和谐,农村的田园风光在这儿得以全面体现。观景台、见鹤湖、泥雕塑、麦秸垛、村史馆、砖窑洞、千米长廊、荷花池,这儿每一处的景观,都别具匠心。

带头致富,振兴乡村

为响应乡村振兴政策,山底村先后建设了由黄土、夯墙、窑洞、老门板、磨盘等元素于一体的民俗文化大门;在村口建设八角游亭;建街道形象墙;安装路灯、灯带;栽植苗木、草皮;硬化道路;安装霓虹灯,打造采摘园等。

建设光伏、发展垂钓,打造千米景观长廊,发展村采摘园,山底村(杏花村)通过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使乡村振兴的步伐在这儿走的坚定而夯实,使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登临观景台,吹着山风,眺望全景;下到山腰,观赏仙鹤,扶杆垂钓;来到山下,摘樱桃、吃烧烤、游千米长廊;累了,就泡个温泉歇一晚。吃住游玩山底村(杏花村),充分享受清新而惬意的田园生活。

山底村(杏花村)的未来,因振兴而更加美丽,因美丽而愈发振兴。

终审:蔺玉红

审校:李志国 刘朱婴

编辑:何召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