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出塞的经典语录(流传千年的千古佳话----昭君出塞)

自汉高祖刘邦以来,对北方匈奴一直实行和亲政策。到汉武帝时,三次大战使匈奴元气大伤,一蹶不振,从此,汉朝和匈奴之间一直和平共处,相安无事。

王昭君出塞的经典语录(流传千年的千古佳话----昭君出塞)(1)

公元前57年,汉宣帝时,匈奴发生了内讧,两个单于相互争夺权力,最后郅支单于打败了呼韩邪单于,占领单于庭和漠北广大地区。呼韩邪单于占据漠南,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王昭君出塞的经典语录(流传千年的千古佳话----昭君出塞)(2)

呼韩邪单于是匈奴的第14位单于,才华出众,受到匈奴各阶层的尊重和爱戴。为了重振匈奴,他带兵南移归附了汉朝,同汉朝确立了君臣关系,从而结束了匈奴政权与西汉王朝之间长达150年的对立状态,开拓了以后长达60年的和平友好局面。

王昭君出塞的经典语录(流传千年的千古佳话----昭君出塞)(3)

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第三次来到长安,要求和汉朝结亲。汉元帝也十分乐意和匈奴和亲,就一口答应下来。

他吩咐大臣到后宫去传话,“谁愿意嫁到匈奴去,皇上就把她当作公主看待。”

王昭君出塞的经典语录(流传千年的千古佳话----昭君出塞)(4)

后宫的宫女都是从民间选来的,她们好像关在笼子里的鸟儿,永远没有飞的份儿。能够出去嫁人的话,就是嫁给一个平民也心甘情愿。可要她们离开本国嫁到匈奴去,谁都不愿意。

王昭君出塞的经典语录(流传千年的千古佳话----昭君出塞)(5)

其中有一个叫王嫱的宫女,主动提出愿离开汉宫,远嫁匈奴,担当起和亲使者的责任。王嫱,字昭君,故也叫王昭君。难得昭君识大体,肯远嫁匈奴,汉元帝非常高兴,就吩咐几个大臣专门办理喜事,准备了许多嫁妆,其中仅是绸缎布帛就有一万八千匹,丝绵一万六千斤。

王昭君出塞的经典语录(流传千年的千古佳话----昭君出塞)(6)

到了结婚那天,淡扫娥眉、薄施粉黛的昭君阿娜多姿、楚楚动人,她的光彩竟使所有汉宫女子黯然失色。汉元帝见昭君如此美貌超众,不由大吃一惊,悔不该把她嫁给匈奴,但他又不好反悔,也只好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了。

王昭君出塞的经典语录(流传千年的千古佳话----昭君出塞)(7)

呼韩邪单于瞧王昭君如此美丽动人,高兴极了,打心眼儿里感谢元帝。他上书表示:要世代修好,永不侵犯。这一年,汉元帝把年号改为“竞宁”,意思是边境永远安宁。打这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六十多年没打仗。

王昭君出塞的经典语录(流传千年的千古佳话----昭君出塞)(8)

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后,随之来到了匈奴,住在塞外。匈奴呼韩邪单于十分宠爱王昭君,封她为“宁胡阏氏”。意为昭君出塞,给匈奴民族带来了安宁。阏氏是匈奴单于对妻子的称呼。相当于汉人称皇后。

王昭君出塞的经典语录(流传千年的千古佳话----昭君出塞)(9)

王昭君生了一个儿子,名叫伊属智牙师。后来,呼韩邪单于死了。他的儿子复株累单于继位,按匈奴习俗把王昭君作为妻子,此后昭君又生了两个女儿,长女须下居次,次女当于居次。

王昭君出塞的经典语录(流传千年的千古佳话----昭君出塞)(10)

在汉朝和匈奴的友好关系中,昭君肩负了重要的政治使命,起了积极促进作用。昭君出塞的故事成了民间流传的千古佳话。

王昭君出塞的经典语录(流传千年的千古佳话----昭君出塞)(11)

昭君最后老死在匈奴。传说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大黑河畔的“青冢”就是昭君墓。

王昭君出塞的经典语录(流传千年的千古佳话----昭君出塞)(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