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的12个信号(搞明白这7个数值)

您知道哪些危险血糖值会促使您发生糖尿病并发症吗?

本文为您总结了7个,搞明白它们,糖尿病并发症都会怕你了。

1.餐前、餐后血糖相差不超过2.2

餐后血糖波动幅度指三餐后2小时的血糖与其相应餐前血糖差值绝对值的平均值,正常参考值是小于2.2mmol/L

例如:患者三餐后血糖值分别为10、9、8mmol/L,相应的餐前血糖水平为6、5、5 mmol/L,则这位患者的餐后血糖波动幅度为:[(10-6) (9-5) (8-5)]/3=3.7mmol/L。

餐后血糖虽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但波动幅度明显超标,建议调整饮食搭配。

2.血糖要高于3.9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低于3.9 mmol/L,就已经属于低血糖范畴了,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影响机体对低血糖的反馈调节能力,因此发生低血糖的风险高。

低血糖不仅会增加血糖控制的难度,还会影响记忆功能、听力,容易引发心律失常或心肌梗死。

如果每周发生低血糖1-2次,一定要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并发症的12个信号(搞明白这7个数值)(1)

3.日间血糖波动幅度小于4.4

日间血糖波动幅度指患者一天内血糖最高值和血糖最低值之间的差值,应小于4.4mmol/L。

例如:患者日间最大血糖值为12mmol/L,最小血糖值为6mmol/L,则日间血糖波动幅度为12-6=6 mmol/L。

日间血糖波动超标了,建议调整治疗方案,控制血糖最高值。

4. 空腹血糖不超过7

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之间,即空腹血糖不超过7.0mmol/L。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空腹不超过8mmol/L。

所谓空腹血糖,即在没有热量摄入的情况下,空腹8-10小时,于早8点前所测的血糖值。

如果您的空腹血糖血糖超过7mmol/L,建议增加运动量,改善胰岛素抵抗,同时调整控制空腹血糖的药物治疗方案。

5.糖化血红蛋白一定要低于9.0

糖化血红蛋白超过9.0%,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大大增加。糖化血红蛋白9.0%说明最近2-3个月的血糖控制比较差,对应的平均血糖是13.0mmol/L左右。

如果您的糖化血红蛋白超过9.0%,建议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治疗。同时严格控制饮食,适当的运动,注意检查血糖的变化,尽快把糖化血红蛋白降下来。

对于无特殊情况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应不超过7%。

  • 当糖化血红蛋白在4%~6%:表示血糖控制正常。
  • 当糖化血红蛋白在6%~7%:表示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 当糖化血红蛋白在7%~8%:表示血糖控制一般。
  • 当糖化血红蛋白在8%~9%:表示控制不理想。

6.非空腹血糖不超过10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型糖尿病患者的非空腹血糖低于10.0mmol/L。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放宽,但不能超过13.9mmol/L。

如果您的餐后血糖超标,除调整饮食搭配、饮食量和餐后运动外,还需要调整控制餐后血糖药物的使用方案。

7.血糖一定要低于13.9

在医学上,血糖是否超过13.9mmol/L是判断酮症酸中毒的重要参考数值。因为,血糖超过13.9mmol/L时体内的脂肪开始分解,会产生少量酮体。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持续超过13.9mmol/L,需要高度警惕,尤其是伴有口干、多饮、多尿、消瘦、异常疲倦、呼出烂苹果味气味时,需要及时就医,做一个尿常规检查,看是否出现了尿酮体。

同时,要多喝水,尽快把血糖控制到目标范围内。

温馨提示:本文所列举的数值主要针对普通人群,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特殊对待,控糖标准应视患者年龄、胰岛功能、合并并发症等,与医生共同制定。

关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话题,您还想了解哪些内容,欢迎留言!

作者:辛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