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提高小学素质教育(小学教育抓住两大核心)

内容概述:总结20年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我非常反对小学教育唯分数论,极力赞成素质教育。我认为小学阶段的教育要抓住两大核心,培养六大基础素质,为孩子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怎么提高小学素质教育(小学教育抓住两大核心)(1)

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我非常反对唯分数论。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可能是一个考试高手,但不是一个综合素质人才。

总结20年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我认为小学阶段的教育要抓住两大核心,培养六大基础素质,为孩子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两大核心

最近几年,我跟身边的同事,以及工作中遇到的朋友都表达一个观点:12岁之前把人格和体格培养好,孩子的一生即使不能成为一个人才,但绝对不会成为一个庸才。

怎么提高小学素质教育(小学教育抓住两大核心)(2)

人格,就像人字的一“撇”。体格,就像人字的一“捺”。在12岁之前把人格和体格培养好了,人的一生就能顶天立地,堂堂正正,昂首阔步走人生路。

人格的定义,是指个体在对他人、对事物、对自己等诸多方面的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和心理特征。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12岁之前,孩子的人格还没有定性,主要通过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的言传身教,循循善诱,使孩子学会孝顺长辈、尊师重教、淳朴善良、勤奋节约等传统美德。随着学识和阅历增长,每个人都会在小学阶段奠定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独特的性格、气质、品德、价值观和信仰。

由此可见,小学阶段的人格塑造是至关重要的,决定人的一生。

体格的定义比较容易理解,简单来说就是身体健康,体格强壮,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浅层次的身体素质包括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和协调性。深层次的身体素质就包括意志力和毅力。

早在1917年,伟人就在《新青年》上发表一篇《体育之研究》论文,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蛮其体魄”。伟人还提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无体,无德智也”。意思是:人的身体是支撑智力学识,躬行道德品行的载体。

由此可见,小学阶段的强健体格是智育、德育和美育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

六大基础素质

约翰·杜威是闻名世界的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现代教育学的创始人之一。约翰·杜威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观点: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

另一位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也有类似的观点,赫伯特·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

接下来,我就用朴素的文字,用生活中琐碎的事例,结合我个人的心得体会,谈一谈小学教育阶段的六大基础素质:

怎么提高小学素质教育(小学教育抓住两大核心)(3)

1、乐观

俗话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少年儿童应该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

怎么提高小学素质教育(小学教育抓住两大核心)(4)

但是,浮躁的社会风气,急功近利的教育机构,焦虑的家长等综合因素,导致了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超前教学、应试教育等不科学,不理性的教育模式,使无辜的小孩过早地承受学习的压力。

我看到过一个最极端的个案:一个家长发现读二年级的儿子出现严重脱发的情况,于是带儿子去看医生。医生首先给小孩做了详细的身体检查,没检查出异常的情况。然后医生耐心跟小孩聊天,了解小孩的生活作息等详细情况,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学习压力过大,导致脱发。

我记得女儿刚刚从幼儿园升上小学的时候,也有一段时间表现出烦躁和焦虑。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家庭作业让她一下子适应不过来,压力过大的时候只能通过哭的方式来发泄情绪。试过好几次,晚上十一点了还没做完成作业,最后是含着眼泪上床睡觉的。

每当女儿因为作业和考试出现烦躁和焦虑情绪的时候,我会想办法转移话题,转移注意力。我喜欢带她到户外散步,呼吸新鲜的空气,谈一些让她觉得开心的事情。

等女儿情绪恢复之后,我会告诉她以下两点:第一,学习能让你进步和成长,不要把它看成是任务和负担。第二,作业多,不要怕,考试成绩不好,也不要紧张。因为人生有各种各样的“考试”,没有人能够每次都考出好的成绩。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要用心平气和的态度去总结、思考和提高。

那个时候女儿还小,不一定能够完全明白我想表达的道理,但我相信她可以从我的眼神,我的语气和我的态度,慢慢领悟到我所表达的意思--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去年,女儿的眼睛在一年时间里面得了4次“麦粒肿”,连医生都觉得不可思议。其中有1次是通过吃药治愈的,另外2次则需要通过手术治疗。在做手术的时候,女儿哭得撕心裂肺。还有1次正在治疗,看来这颗“麦粒肿”要陪女儿过虎年春节了。

“麦粒肿”手术的疼痛经历让女儿闷闷不乐,忧心忡忡。于是,我鼓励女儿说,“麦粒肿”确实让人烦心,但也不需要愁眉苦脸,你想想那些残奥会上那些摘金镀银的运动员,他们的乐观精神和拼搏精神是多么的可敬!女儿和我一起看过残奥会比赛,她理解我的意思,苦闷的心情也随之轻松起来了。

我为什么把乐观放在六大基础素质的第一位呢?那是因为大约20年前,我看过邓公接受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的采访时说过的一句话。邓公说:“有不少外国朋友问我,经历过那么多磨难为什么能活下来?我说我是乐观主义者,相信问题总有一天会得到解决。”

邓公一生波澜壮阔,世人顶礼膜拜。但邓公却将跌宕起伏的人生轻描淡写,概括成“乐观”两个字,可见乐观人生态度何等的重要。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担负的历史使命,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独特机遇,每一代人也有每一代人必须承受的磨难考验。

无论是家长还是教育工作者,都不能预知未来,不能提前把应对未来挑战的办法告诉孩子们。

如果我们能够从小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我相信他们独立之后,在困难挫折面前一定能镇定自若,攻坚克难。

2、勤劳

怎么提高小学素质教育(小学教育抓住两大核心)(5)

每当我看到或者听到身边朋友的孩子读初中、高中、甚至上了大学,还不会煮饭炒菜,需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事无巨细地照顾;每当我看到那些毕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不会煮饭,每天都找“美团”和“饿了么”,心里就觉得不好受。

我认为,在孩子10岁之前给予悉心照顾是每个父母的职责。但在孩子10岁之后,还没开始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父母,则需要认真思考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我能够陪伴和照顾孩子一辈子吗?第二,孩子离开我之后,可以独立生活吗?

如果以上两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你就应该从孩子读小学开始,逐渐教会自己的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使孩子具有生活自理的能力和独立的精神,他们长大之后才会有勇气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闯一闯。

我是从女儿读小学二年级开始,教她煮饭、煮面、煎蛋、炒菜。到了四年级,我要求女儿洗衣服,洗鞋子。每年暑假和寒假,我会送女儿回乡下农村,让她学习锄地、种菜、浇菜,让她亲身感受一颗米一根菜均来之不易,要懂得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

让我深感欣慰的是,女儿现在读五年级,她在吃饭的时候不小心掉落了饭菜,会马上捡起来吃掉。

我坚信,从小学开始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既能锻炼孩子的体格,又能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会让孩子一生受益。

3、自律

怎么提高小学素质教育(小学教育抓住两大核心)(6)

谈起小学阶段让家长头疼的事情,家庭作业肯定是排在第一位的。排在第二位的,可能是日常生活的自觉和自律。当孩子的作业问题,吃饭、睡觉、起床、上学等问题交织在一起的时候,让许多家长焦头烂额,身心疲惫。

我个人的观点是,靠“高压政策”和“威逼利诱”是解决不了孩子的自律问题的。必须要讲道理,摆事实,做约定,让孩子们深刻理解拖延的坏处,自觉自律的好处。

当遇到孩子违反约定的时候,家长们要心平气和地跟孩子沟通,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也有繁重的工作任务,如果你不自觉不自律,会严重影响爸爸妈妈的工作,到最后一家人都不开心。所以,我们要互相理解,相互支持。

如果孩子还是不自觉不自律,那么就让他尝试一两次不做完作业,一两次上学迟到(控制节奏,不能放纵),让他品尝到被老师和学校惩罚的后果之后(小惩大诫),再耐心地跟他分析和总结,要求他遵守各项约定,慢慢养成自觉自律的习惯。

为了提升女儿更高层次的自律,我会拿一些时事新闻来跟女儿分享。例如:某位高官贪污受贿一亿多被判刑了,我跟女儿说:这个人太可惜了,控制不住自己的贪欲,毁掉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女儿好奇地问:“这个人贪污这么多钱干嘛,一辈子也花不完。”

我跟女儿解释说,他贪污的这一亿多是很多年累计的总额,其实一开始他只是接受别人的宴请,吃吃喝喝,收受一些礼物。后来胆子越来越多,就开始收钱,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贪污了多少钱。很多贪官都是从贪吃,贪物,再到贪钱,一步步堕落的。

女儿心不在焉地听着,忽然冒出一句:“这个人太傻了,为什么要贪吃呀?读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教我们不要吃陌生人的食物,不要拿陌生人的玩具,否则会被骗走的。”

我哈哈大笑,给女儿竖起了赞扬的大拇指。然后顺势告诫女儿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你要从现在开始学会控制自己对食品和物质的过度贪欲,长大之后要控制自己对金钱的贪欲。只要懂得自律,就不会误入歧途,迷失人生方向。”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小学生肥胖?那是因为孩子年龄小,自制力低,抵抗不了食物的诱惑,摄入过多的卡路里,同时还不愿意去体育锻炼,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肥胖。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那么多小学生相互攀比?那是因为现在的营销广告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孩子们想通过外在的包装突出自己,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庄子》有言: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意思是说,一个人的贪念欲望太深,就会失去生命中的灵性与智慧,失去对是非黑白的判断。

因此,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和自律,保存其生命中的灵性与智慧,以迎接人生的机遇和挑战。

4、利他

怎么提高小学素质教育(小学教育抓住两大核心)(7)

最近三、四十年,由于独生子女、父母溺爱、物质条件优越等综合原因,导致很多小学阶段的小朋友已经开始出现自私自利心理,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基本的集体观念和奉献精神。

另外,繁重的学习任务和超常规的考试压力,使很多小学生处于“两耳不闻身边事,只管埋头读与写”的状态,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

我的女儿从一年级开始担任数学科代表,到了五年级兼任小组长。虽然“官职”不大,但我一直提醒她,要求她用心协助老师和班长做好科代表和小组长的工作,为老师分担工作压力。

五年级上学期,我发现女儿完成作业的时间比平常晚了许多,于是问她:“现在‘双减’,作业应该比之前少了,为什么反而比平时晚了完成作业?”女儿解释说,数学老师要求几个小组长帮助成绩差一点的同学,原来下午最后一节课是用来做作业的,现在因为要帮助其他同学,基本上没有时间做自己的作业,所以比平时晚了。

了解到原因之后,我鼓励女儿说:“老师一个人要教几十个学生,工作压力很大。你要尽自己的努力帮老师分担一下。那些成绩不好的同学,只是暂时找不到方法,你要把自己的经验和方法跟他们分享,帮助他们提高,爸爸支持你。”

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那些懂得关心同学,热情帮助同学的孩子能够更好地融入班集体。而且,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会产生喜悦感和成就感,这些积极正面的情绪可以消除学习的疲劳和压力,使身心更健康,学习成绩更优秀。

因此,家长们不要担心自己的孩子花时间帮助同学,为集体服务会耽误学习。长时间为班集体付出,是可以在班集体树立声誉和威望,不知不觉中塑造孩子的领导力,孩子长大后更加出类拔萃。

5、思考

怎么提高小学素质教育(小学教育抓住两大核心)(8)

大概从小学一、二年级开始,学校就要求小学生写周记,三年级开始就要写作文。刚开始的时候,大多数的小学生都不知道怎么写,都会缠着爸爸妈妈教着写,有的甚至要求爸爸妈妈帮忙写。

我不知道其他家长是怎么应对的,我就绝对不会帮女儿写。我会这样引导女儿: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真真实实写出来。文字不需要华丽,要言之有物,有感而发,最关键是要把个人真实的感受写出来。

到了五年级,女儿会问我一些很“烧脑”的问题。前几天,她问我:“项羽和刘邦,你喜欢哪个?”当我还在想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她就接着说:“我同学说,刘邦是个小人。”

我没有直接说自己喜欢刘邦还是项羽,我把这两个历史人物的大概情况跟女儿说了一下,然后建议女儿不要急着下定论,自己去找相关的书籍阅读,自己去思考和判断。最后我强调一个观点: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要综合评估客观条件,不能主观武断。

为了培养女儿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我会利用生活中一些简单的事例对她进行引导,例如:女儿在网上花了很长时间选购了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收到快递打开之后,发现跟网上所描述的相差甚远。

我就趁机跟她说:“生活中许多人与事都有表面和本质两方面,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重要的人与事,既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通过细心的观察和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与想法。

让人遗憾的是,应试教育模式下很多学科的作业和考试都会制定标准答案,没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我觉得这是不科学的,因为现实的工作和生活很少有标准化的答案,大部分情况下都需要当事人用心观察,独立思考,才能够做出决策。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我们教学过程中习惯于为孩子们提供标准答案,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如何能够培养出来呢?他们长大之后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如何能够应对呢?

我很喜欢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其中第三首诗是以通俗的事例提醒世人,对于人与事的评价,不能根据一时一事轻易下结论,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考验,才能客观公正地判断。摘录如下,供大家参考:

赠君一法决孤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惶恐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时身先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6、志气

怎么提高小学素质教育(小学教育抓住两大核心)(9)

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有没有真正思考过下面这个问题:小学阶段以学习成绩为主要目标,是对还是错?

每次临近考试,女儿总会问我:“爸爸,你希望我这次考多少分?”我从来不会给女儿提出一个分数目标,我会告诉她,只要你把学过的知识理解了,掌握了,考多少分不重要。

女儿紧追不舍地问:“既然是考试,肯定要定下一个分数目标,我可以向着目标努力嘛。”我才不会轻易掉进她的“圈套”,我抓住机会向她晓之以理:“考试成绩这个目标太小了,要定就定一个更大的目标。”

女儿饶有兴致地问:“应该树立一个什么目标呢?”我尽量用她的年龄能够听得懂,可以理解的话语跟她说:“你可以定下这样一个目标:长大之后,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女儿似懂非懂,继续问到:“可以说具体一点吗?”我说:“运用你学过的知识,结合你独特的创意,创造出一个新产品,或者发明一项新技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就可以帮助很多人了。”女儿若有所悟地点点头。

孔子曾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小学生正处于立志的最佳时机,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不要把考试成绩设定为孩子的主要目标。我们要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他们给自己确立一个远大的志向,激烈他们扬帆起航,破浪前进。

小结

综上所述,我非常反对应试教育,极力赞成素质教育。

我在2020年11月写过一篇题为《5G AI时代,技术如何赋能教育?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创新? 》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面,我提出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培养一个人的主动学习能力,培养一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一个人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一个人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世界是多元的,人生是多姿多彩的,未来是充满想象的。人格健全,体格强健的人,能够客观全面看待世界,敢于探索更好的未来。

如果我们从小培养孩子乐观豁达、勤奋好学、严谨自律、独立思考、利他利众等综合素质,孩子长大之后一定能够亲手描绘出独一无二的人生画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