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领进门下句是(十师父领进门)

武术界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是练武取得成就所需要的两个必要条件,但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只重视了后半句,而未在意前半句因为大家都会认为既然拜了师、开始跟师父学了,就是入了门,至于将来练得怎么样,那要靠自己的努力,属于自己的修为,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师父领进门下句是?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师父领进门下句是(十师父领进门)

师父领进门下句是

武术界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是练武取得成就所需要的两个必要条件,但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只重视了后半句,而未在意前半句。因为大家都会认为既然拜了师、开始跟师父学了,就是入了门,至于将来练得怎么样,那要靠自己的努力,属于自己的修为。

现在,我们就来重新审视一下这句话。先看前半句:“师父领进门”。

这个“门”并非指练武、学拳这个行当,而是门道的意思,入了门就是找到了门道,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该怎样做、能做到什么程度。学拳、练拳必须入门,必须找对明师,否则一辈子都是在瞎练。

入门并不是搞个仪式磕个头、打打拳踢踢腿、学学套路那么简单的事,教拳的人不少,练拳的人更多,可真正入门的人并不多,即便是师父级的,入门了的又有几个?

凡是练武多年或者已经收徒授业的人基本上都认为自己是内行,都认为自己有相当的水平,岂止是入门?

这可不一定。明师并不是自己认为的,没有几个人认为自己是外行、是个糊涂师父,尤其是那些名拳、名家的传人,都觉得自己得到了真传,往往以明师自诩。

明师不一定名气都很大、人人都识得,他们脑门上也没贴着特殊的标签。

明师自有明白清晰、系统完整的理论和更深层次的见解。他如果要真心教你,会毫不隐瞒地告诉你练拳到底需要练什么、究竟应该怎样练、需要注意的细节有哪些、身体的感受是什么、练功的步骤及应当注意的事项等等,绝不是天天跟你念叨诸如:“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这些戏台上用的套话和“一胆二力三把式”这种外行话,更不是故作神秘地跟你炫耀“绝招”和“绝技”。

明师不仅在理论方面明白,身上也有真东西。只有理论没有功夫算不上明师,因为只有把功夫练到身上,才会对理论理解得更准确、更透彻,才能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能把他的理论、观点用身体展示出来,让你对功夫了解得更直观。

明师不多见,即使遇到了,人家也未必教你,这也要看你是不是那块料,也要看有没有那个缘分。一旦认可你,愿意把东西教给你了,剩下的事情就要看你的了。

再来看看后半句:“修行在个人”。

同一个老师,教出的学生成绩不一样;同一个师父,教出的徒弟水平有差别。这与个人的素质、学习的方法和努力的程度有关。

拳不是人人都愿练、人人都能练、人人都能练好的,需要有发自内心的爱好、坚持一生的执著、超人的毅力、极高的悟性和科学合理的方法。

这种爱好不是一般的爱好,不是牵强的爱好,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爱好。看到别人的成就和收获,心里有点痒痒也正常。井里的蛤蟆天天想着吃天鹅肉、猪八戒做梦都想娶媳妇,可这种想只能是想一想而已,不会有什么结果。

大家也许体会到口渴了想喝水、肚子饿了想吃饭那种感觉,练拳就是要有这种如饥似渴的感受,想方设法、挖空心思都想学、都想练,把拳真正当成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成生命中最可靠、最重要的朋友,甚至是惜拳如命。爱好达到了这种地步,就会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和时间去学、去练,有不明白的地方就会不厌其烦去问,能做到这点,一旦遇到了明师,不愁练不出功夫。

执着与人的性格有关,只要想做一件事,就要不达目的不罢休;只要踏上这条路,就要坚持到底不回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行,朝三暮四也不行,练拳是一种追求,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毅力,练拳更是如此。坚持几天很容易,坚持一年就不简单,能坚持一辈子就不是一般的人。尤其是工作繁忙的时候、压力过大的时候、身体疲惫的时候、心情烦躁的时候、环境恶劣的时候,很容易自我放松要求,甚至半途而废。要一如既往坚持下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能坚持多年练拳的人绝不是一般的毅力。

练拳不是单纯的体力活,那是一种技术活,需要具备较高的智商和悟性,平时要多想、多问、多琢磨,对于师父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种动作、每一个细节都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细细体味身体的感受,不仅要做到脑子里明白,还要做到身体上明白,古人说练拳要用心练不是没用道理,到了一定的层次,练拳就是练心,练拳就是修念头。

无论干什么都要讲究个方法,这是关系到提高效率的事,需要经常动脑总结,找出窍门和捷径。笨人做事事倍功半,聪明人则是事半功倍,差的就是动脑子。

作为徒弟,如果具备了以上这些条件,怎么会学不会、练不好呢?相反,如果仅凭三分钟热血,嘴巴馋么哈、身上懒踏踏、脑子不想事、专把滑头耍,师父再好也是烂泥糊不上墙——干着急没办法,你一辈子也不会有出息,还白白浪费了师父的心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