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作为好支书高翠红(强省有我银龄在行动)

张立平是临淄区齐都镇刘家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现年73岁的他是临淄区“最老”的村党支部书记。他退休之后回到刘家寨村,扎根农村建设,为了让村容村貌焕新颜,让村民们的钱袋子鼓起来,始终坚持奋战在农村工作第一线。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既然选择了就义不容辞,坚持当好“铺路人”,为村民铺就一条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担当作为好支书高翠红(强省有我银龄在行动)(1)

1 退休之后再上岗,在推动发展中敢于“挑担子”

2002年,张立平从临淄区水务局退休回到老家,时年53岁的他,看到村里因为前几届村委换届留下的混乱不堪的局面,很是替大家着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一门心思想要改变这种局面。2003年,村委换届,张立平同志毅然以“高龄”参选,并高票当选刘家寨村的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刚上任时,村里有很多问题、难题,他一方面扎实稳固抓好队伍建设,解决好村务管理、村庄规划建设等问题,一方面带领新上任的村委班子调研学习、走访入户,向上级求政策、向百姓问民生。针对村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铺设出村路、吃水不方便、办公室翻新、卫生室修建四大问题,不但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支持,自己还出钱出力,带领全村村民共同完成了这四项大工程,整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也得到明显改善。

担当作为好支书高翠红(强省有我银龄在行动)(2)

2 抓产业促脱贫,在一线工作中善于“想法子”

张立平作为村里的带头人、村班子的“火车头”,时刻把带领群众致富放在心上。为切实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2013年1月,他注资50万元,成立了齐金果品合作社,后又成立齐相园农业合作社,联合刘家寨村村民以及齐都镇、金山镇等乡镇在内的社员共计六十余人,种植富硒金梨近三百亩。村民种好果子后根本不用为卖果的事情发愁,合作社全部跟踪服务。除了卖果子,如果有技术方面的问题,只要找到合作社,合作社会马上派出技术人员给予技术指导,包教包会,确保村民创收增收。2021年村民种植的富硒金梨,每亩收益达到1.3万余元。

担当作为好支书高翠红(强省有我银龄在行动)(3)

3 抓项目夯基础,在为民服务中甘于“铺路子”

为了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乡村各项事业发展,在张立平的带领下,刘家寨村相继完成了水管网改造、全村“亮化”、道路硬化及绿化、农村用电改造、健身广场修建等与老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几大工程,村容村貌获得极大改善,村民生活也得到极大地提升。在任村党支部书记近20年的时间里,张立平经历了数不清的大事小情,而令他最难忘的,就是铺设村南的进村路了。当时,为了铺好这条路,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白天晚上的睡不着觉,日思夜想的就是怎样尽早为百姓铺好路,163斤的体重硬生生的熬到只剩133斤,以至于现在一些年纪大的村民走在这条路上时,都还会开玩笑的说:“这就是那条张书记用30斤肉换来的路啊!”现在的张立平最想做的,就是为后辈们铺设好新农村发展的前进大路,让后辈们沿着他铺设的道路,再接再厉,促进乡村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担当作为好支书高翠红(强省有我银龄在行动)(4)

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张立平脊背虽不再挺直,但一颗红心依旧坚毅。村里的党员群众一直都把他当作“主心骨”,不管是村里的工作还是家里的事情都习惯去跟他商量商量,听听他的意见。有了他这个坚强的“主心骨”,村干部更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村民更能齐心协力跟着村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张立平凭着自己的理想信念,用自己的血肉身躯为后辈们铺成了一条畅通大道。他说,“前面的路”我们作为老一辈已经铺好了,“未来的路”需要年轻人继续铺下去,很荣幸自己能成为一名“铺路人”,希望后辈们能把这条路铺的越来越宽、越来越平坦,让整个刘家寨村更加整洁美丽,让全村百姓更加安居乐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