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的黄帝陵在哪里(陕西省一个县人口仅13万)

陕西省,简称“陕”或“秦”,省会是古都西安。陕西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此基础上,截至2018年底,陕西省下辖10个设区市,含30个市辖区、72个县、5个县级市。其中,就黄陵县来说,人口仅13万,隶属于陕西省延安市,位于陕西省中部,延安市南,北距延安124千米,南距古都西安165千米。总面积2292平方千米。黄陵人文资源浓厚。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寝位于县城北1千米的桥山之巅,有“天下第一陵”之盛誉。对于黄陵县来说,也因为黄帝陵而得名。

陕西的黄帝陵在哪里(陕西省一个县人口仅13万)(1)

首先,黄陵县隶属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境内地貌以黄土原、沟壑、丘陵为主,平均海拔1300米左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主要河流有从北往南流的洛河和葫芦河,自西向东流的沮河和淤泥河,其流向与地势倾向基本一致。由于沮河横穿县境,使地面发生次级分异,沮河以北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沮河以南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部子午岭作西北东南走向,是高出黄土高原的基岩山地,过去统称桥山山脉,海拔在1500—1600米左右,主峰高1687米。子午岭一部分被不同厚度的黄土覆盖,在一些较高山梁则基岩裸露,山形结构状似牛背,黄陵县境内为牛背的东劂,支梁向东延伸,达30—40千米,成为次一级的分水岭。东部为黄土原沟壑区,平均海拔1100—1200米,原面平坦,多被沟谷分割成宽1—3千米或数百米的长条形原块。

陕西的黄帝陵在哪里(陕西省一个县人口仅13万)(2)

就黄陵县的历史来说,西周,称白翟地,为晋国辖地。战国,周安王骄二十六年(前376年),韩、赵、魏分晋后属魏,魏置上郡。周显王扁四十二年(前327年),魏秦交战,魏败,纳上郡十五县于秦(含今黄陵县)。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了秦朝。在郡县制下,今陕西省黄陵县一带属上郡阳周县。西汉,汉高祖元年(前202年),西汉设翟(狄)道县,属左冯翊管辖。汉灵帝中平六年(189年),上郡、北地郡被匈奴占据,郡县俱废,当时该地区没有建制。后秦,姚苌在县东部故城(今田庄镇故城村)设中部县,在县城设中部郡,后废。大夏龙升元年(407年),为赫连勃勃领地,以秦州刺史镇守杏城(今城区街道办南城村)。

陕西的黄帝陵在哪里(陕西省一个县人口仅13万)(3)

北魏正平元年(451年),杏城设北雍州、中部郡、中部县,西部复设狄道县;太和十五年(491年)改北雍州为北秦州,孝昌二年(526年)更北秦州为北华州。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北华州为敷州,领中部、敷城二郡,中部县、狄道县县制未变。隋开皇元年(581年),因避文帝父杨忠名讳,中部县改称内部县;三年(583年)废中部郡,内部县县治仍设杏城,属敷州管辖。

唐武德二年(619年),县治设坊州(今黄陵县城),属关内道,治所置上城。天宝元年(742年),复称中部县。北宋建立后,中部县属永兴军路,坊州治。元至元二年(1265年),坊州废,中部县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延安路鄜州辖。明朝时期,仍称中部县,属陕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延安府鄜州辖。建文四年(1402年),县治置隆坊,成化元年(1465年)迁桥山下城。清,属延安府鄜州辖。雍正三年(1725年),府废,中部县属陕西省西乾鄜道鄜州直隶州辖。

陕西的黄帝陵在哪里(陕西省一个县人口仅13万)(4)

最后,到了1913年,中部县属榆林道。1928年,中部县直属于陕西省。到了1944年,因轩辕黄帝陵寝所在,中部县更名为黄陵县,县治设上城。黄帝陵,是轩辕黄帝的陵寝,是《史记》记载的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黄帝陵古称“桥陵”,是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历史上最早举行黄帝祭祀始于秦灵公三年(前422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专祭黄帝”。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以来,桥山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大祭之地,保存着汉代至今的各类文物。如今,黄陵县隶属于陕西省延安市。截至2018年底,黄陵县总面积达2292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13万人,也即为陕西省人口较少的一个县。对此,你怎么看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