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自律心得文章(公文用典24行业篇)

廉洁自律心得文章(公文用典24行业篇)(1)

公文用典的“行业篇”:顺应所在部门领域的行业环境,切入中观场景,以典说“事”,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推动工作,达成目标和任务。包括工作推动、组织管理、精神状态、改革创新、廉洁自律等方面。

03. 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

【范文】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脑海心中。“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伟人曾说过: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纪律是刚性约束,违纪必定付出代价。一个个案例表明,“纪律退一分,腐败进一尺”。(选自2021年4月30日荆州网东湖评论《严守纪律规矩 清廉安全过节》)

廉洁自律心得文章(公文用典24行业篇)(2)

【典故出处】

语出战国时期尉缭所著兵书《尉缭子·重刑令》,“使民内畏重刑,则外轻敌。故先王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刑重则内畏,内畏则外坚矣。”

语中典故的意思是,先申明法令制度在前,再施以重刑威慑在后。

【典故解读】

北宋时,《尉缭子》与《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三略》和《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被编为《武经七书》。

《重刑令》论述了以重刑来维护战场纪律的问题:如果将士对内畏惧重刑,对外就不惧敌人;重刑使得将士内有畏惧之心,如果内心畏服了,那么对敌作战就坚强了。

因此,治理军队必须严明各项制度,以严刑重赏保证军令贯彻。

廉洁自律心得文章(公文用典24行业篇)(3)

【场景应用】

在当代,“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这句典故,常用来强调纪律的治本作用,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用纪律和规矩管住大多数,做到真刀真枪、实管严管。

【范文赏析】

这篇范文是针对节假日期间严肃纪律规矩而作出的警示和要求,文中引用了“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这句典故,就是在告诫党员干部要时刻紧绷纪律规矩这根弦,把纪律规矩视为带电的“高压线”,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廉洁自律心得文章(公文用典24行业篇)(4)

04. 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范文】

一是要律心、做到心有所畏。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公仆之情,弄清楚“富贵难尽头、物欲无止境、党内有规矩、人际有底线”的道理,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初慎微慎友,决不以一毫私利自蔽,决不以一毫私欲自累,决不以一毫私念自误。(选自2021年6月24日陈润儿在“光荣在党50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廉洁自律心得文章(公文用典24行业篇)(5)

【典故出处】

语出南宋朱熹《中庸章句》,“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涵泳乎其所已知,敦笃乎其所已能,此皆存心之属也。”

句中典故的意思是,不能因为一点点私心而蒙蔽自己,不能因为一点点私欲而牵累自己。

【典故解读】

《中庸章句》是朱熹对《中庸》一书所做的注解,宋、元以后,该书逐渐成为古代科举考试的官定教科书。

“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这句典故告诉我们,一个人对公私关系的处理态度,可以判定一个人品格的高低。所以,朱熹接着说,反复品察已经知道的道理,忠实践行能够做到的事情,这些都是我们应该用心的地方。

廉洁自律心得文章(公文用典24行业篇)(6)

【场景应用】

在当代,这句典故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体现了先公后私、舍己为公这样的价值观念,以此告诫领导干部要牢记古训,正确处理好公私关系,不为私欲所动,不为私利所惑,不为私情所困,克己奉公,勤勉为民。

【范文赏析】

这篇范文是一篇领导讲话,为党龄50周年以上的党员颁发纪念章,文中引用典故“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体现了对老党员的精神赓续和事业传承,以老党员为榜样,以老党员为标杆,自觉对标对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做到心中有戒,保持清廉本色。

廉洁自律心得文章(公文用典24行业篇)(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