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指导的要点(带你走出角色游戏的指导误区)

本文导读

角色游戏是幼儿期典型的游戏形式,深受孩子们喜欢。但是,从角色游戏情境的创设,到角色游戏的观察、游戏行为的记录和分析,都是老师们感到困扰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聊聊关于角色游戏的观察指导与记录,让角色游戏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推荐 丨小澴

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指导的要点(带你走出角色游戏的指导误区)(1)

角色游戏是指幼儿通过模仿与想象,扮演各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等。

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喜欢的一种游戏形式。

角色游戏指导的要点(带你走出角色游戏的指导误区)(2)

角色游戏的准备

角色游戏指导的要点(带你走出角色游戏的指导误区)(3)

发布者:S姐

如何观察与指导幼儿的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指导的要点(带你走出角色游戏的指导误区)(4)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都有过这样的困惑:

★ 在角色游戏这样一种自然、开放游戏状态下,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有目的地观察和指导?

观察与指导过程中重点应该落实到哪里?

哪些才是有效的、有价值的观察和指导?

具体怎样操作才能使教师做到观察适时和指导到位呢?

01观察的方法

整体观察法:

教师在整个游戏时间段里对全班幼儿依次轮流进行观察。

适合于大致了解全班幼儿的游戏情况,如可以了解开展了哪些游戏主题、幼儿扮演了什么角色等。

整体观察法一般在游戏开始和结束的时候运用较多。

◇ 定点观察法:

教师可以固定在某个游戏区域进行观察,只要在此区域游戏的幼儿都可以作为观察的对象。

适合于了解某区域幼儿的游戏情况,了解幼儿的现有经验以及他们的兴趣点、幼儿之间交往、游戏情节的发展以及幼儿在游戏中的种种表现,使教师的指导能有的放矢。

定点观察法一般常在游戏过程中使用。

◇ 追踪观察法:

教师在游戏开始时确定1~2名幼儿作为观察对象,观察他们在游戏中的各种情况,固定人而不固定点。

适合于观察了解个别幼儿在游戏全过程中的情况,了解其游戏发展的水平以及与同伴的交往情况。

追踪观察法一般在游戏过程中使用。

角色游戏指导的要点(带你走出角色游戏的指导误区)(5)

发布者:S姐

02观察的内容

游戏主题:幼儿开展的角色游戏主题是否适宜?游戏主题是如何确定的?不同游戏主题之间是否存在联系?

游戏过程:在过程中是否有发展和推进角色游戏情节?

游戏情节:游戏情节是否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有什么样的关系?

游戏角色:幼儿是如何分配游戏角色的?在游戏过程中角色本身的职责是否有履行?不同角色之间是否有交往行为产生?

游戏材料:所提供的材料是否恰当?幼儿使用材料是否以物代物和一物多用?幼儿能否根据游戏的发展而尝试自制玩具材料?

游戏时间:幼儿的游戏时间持续多长时间?幼儿在不同角色中是否保持的游戏时间有所不同?

角色游戏指导的要点(带你走出角色游戏的指导误区)(6)

发布者:S姐

03指导的策略

◇ 提供材料,隐性指导

材料是游戏的基础,有效的材料才能推进游戏的开展。教师要分析班级角色游戏开展的情况,从游戏内容、角色分配、游戏材料的提供、游戏的常规等为角色游戏的开展和推进做好前期准备。

案例:大班《草莓园》

观察记录:

幼儿们搭建了一个自己能进去采摘的草莓大棚,开始用了半圆形的圆想直接固定在椅子上,但不稳定,轻轻一碰就容易倒掉,于是开始尝试使用软棒、纸筒、椅子组合,渐渐找到了捷径,只要将纸管先固定,软棒一放就能搭建出一个门口,塑料网、薄膜一铺就是草莓大棚了。

幼儿又选择了积木当做草莓,看着觉得不合适,又选择了蛋托和皱纸。

接下来又有幼儿拿了塑料藤条说:“这个可以做草莓的苗。”

草莓大棚搭建好了以后,很快幼儿自主生成了管理员、老板等角色。

游戏进行了一段时间后,一幼儿突发奇想,指着其中一个草莓说:“草莓上有虫子!”管理员说:“没事,我来除虫!”只见他找来矿泉水瓶做水桶,用绳子把塑料管绑在瓶子上,喷桶做好了,管理员说:“有了它,就可以给草莓除虫了!”

指导策略:投放材料,丰富经验

丰富的材料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也为幼儿游戏的持续性提供了保证。

游戏中老师处于旁观的状态,即使在幼儿出现困难时也没有马上干预,而是让幼儿学会自主探索,完全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

◇ 仔细观察,适时指导

教师要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从而不断充实游戏材料,推动游戏的发展,同时也要根据游戏的发展进行指导,以推动游戏的延伸。

案例:小班《我来照顾你》

观察记录:

游戏开始了,女孩扮演“妈妈”,男孩扮演“爸爸”,布娃娃是他们的“宝宝”。娃娃生病了,爸爸妈妈忙着照顾娃娃,妈妈给娃娃穿好衣服,和爸爸一起带娃娃去看病。

到了医院,“医生”开始给娃娃诊断,只见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很神气,一会给娃娃量体温,一会号脉。

爸爸着急了,也穿上白大褂,拿起针筒也宝宝打针,妈妈着急了,阻止爸爸:“你是爸爸,怎么变成医生了?”爸爸说:“我现在是医生,不是爸爸。”妈妈纠正道:“你是爸爸,不是医生!”

看到此情景,教师装扮成护士问爸爸:“你是想让宝宝快点好起来,着急了才要和医生一起给宝宝看病吗?”爸爸点点头。

扮演护士的老师说:“你要相信医生,他很专业的,一定会治好宝宝的!”

爸爸想了想,然后点点头,说:“好吧,我相信你们,你们快点给宝宝治病吧!”

“好的!”说完,扮演护士的老师配合医生忙碌了起来。

指导策略:认真观察,适时介入,巧妙引导

在游戏中“爸爸”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被“医生”角色所吸引,在“妈妈”提醒他是爸爸后依然坚持自己是医生。

此时教师以“护士”身份介入,用游戏角色说服了爸爸,顺畅地过渡,使得游戏得以顺利进行。

◇直接介入,有效指导

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或产生矛盾。当幼儿难以与同伴沟通、产生冲突时、游戏中出现负面行为时,教师都应该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为保证幼儿的安全和游戏的顺利开展,遇到以下情况时,教师可适度介入:

当幼儿在游戏中因遇到困难、挫折,难以实现自己的游戏愿望时

★ 当幼儿在游戏中有不安全的倾向时

★ 当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寻找帮助时

★ 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过激行为时

★ 当幼儿在游戏中反映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消极内容时

案例:中班《美容院》

观察记录:

美容院开张了,但是冷冷清清的,好长时间没有来客人。几名幼儿东张西望,看上去无所事事,教师此时介入,以顾客身份来到美容院。

“你们美容院里都有哪些美容项目?”教师问。

玲玲连忙招呼道:“我们可以做面膜。”

“除了做面膜外,还有其他的项目吗?”

几位女孩子笑了笑,没有回答。

教师故作遗憾地说:“我不想做面膜,真可惜。”说完就要走。

这时一位店员说:“我们也可以做美甲!”

“好啊,今天我就来做美甲!”

等老师坐下来,几名幼儿却不知如何下手,她们商量了一会,只见其中一名找来了星星贴纸,然后认真地把贴纸撕下贴在教师的指甲上。

虽然很粗糙,但是教师很满意,走的时候还鼓励她们说:“你们做的美甲真好看。我会帮你们宣传的,下次再来记得给我打折!”

“好的!”几名幼儿开心地送教师出门啦!

指导策略:直接参与,适时指导,有效推进

在游戏中“爸爸”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被“医生”角色所吸引,在“妈妈”提醒他是爸爸后依然坚持自己是医生。

此时教师以“护士”身份介入,用游戏角色说服了爸爸,顺畅地过渡,使得游戏得以顺利进行。

04各年龄角色游戏的指导重点

角色游戏指导的要点(带你走出角色游戏的指导误区)(7)

小班

特点:幼儿处于独自游戏、平行游戏的高峰期,主要与游戏材料发生联系,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少;角色游戏意识不强,对操作游戏或模仿成人的行为较感兴趣;游戏行为单一、情节简单。

指导:指导重点是如何使用游戏材料,避免幼儿因相互模仿而争抢,满足幼儿平行游戏的需要。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游戏,引导幼儿。

角色游戏指导的要点(带你走出角色游戏的指导误区)(8)

中班

特色:幼儿处于联合游戏阶段,游戏主题丰富但不稳定,在游戏中有时常有频繁更换的现象;幼儿希望与别人交往但欠缺交往技能;角色游戏变强,能按照自己选定的角色开展游戏。

指导:指导重点是引导幼儿解决游戏冲突。教师应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提供丰富且有变化的游戏材料,鼓励幼儿不断丰富游戏主题。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游戏,指导幼儿在游戏中逐渐掌握交往技能,逐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角色游戏指导的要点(带你走出角色游戏的指导误区)(9)

大班

特色:幼儿处于合作游戏阶段,游戏经验丰富,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并主动选择游戏主题,有计划地开展游戏,在游戏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

指导:指导重点是给幼儿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机会以及适当的引导,允许并鼓励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创造,培养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性。

角色游戏指导的要点(带你走出角色游戏的指导误区)(10)

发布者:COCO

如何记录幼儿的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指导的要点(带你走出角色游戏的指导误区)(11)

观察记录是指选取游戏中的典型事件写下来,对幼儿的发展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师撰写观察记录的关键在于能否抓住有“典型”的人或事,并认真、客观地观察,再加上教育理念、详尽地描写出来。

01记录的方法

叙事观察法:

叙事的记录有两个侧重点,一个重在现象,一个重在幼儿的行为。叙事观察法要求是完整的、全过程的,要交代游戏的背景、行为和结果的,这是一种连续性的记录。

比如记录一位孩子在理发店的游戏过程,要观察记录孩子的动作、语言甚至表情,已经与他人的交往过程。

表格记录法:

表格记录法易操作,可以用来比较幼儿群体或个体的发展水平,并能重复使用,能看出孩子的游戏水平是否有所进步。这种记录方式可以根据预先设计好的表格对游戏进行记录。

老师可根据自己所想观察的内容来设计表格,包含的内容可以有:幼儿选取的区域、进区的时间、出区的时间、材料的使用、交往的次数等等。

图解记录法:

图解记录法包括关系图、流程图,可以用来分析幼儿之间的交往关系、游戏中的参与度以及在游戏中的扮演者等等。

取样记录法:

取样记录法包括时间取样和事件取样,可以用来记录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的活动概况。

角色游戏指导的要点(带你走出角色游戏的指导误区)(12)

发布者:囡囡

02记录的形式

便签记录:

老师在带班期间随身携带一本便签本,将幼儿游戏的行为或语言随机记录,之后再进行整理。

◇ 视频记录:

在幼儿游戏过程中老师可以用视频进行记录,之后用于角色游戏的研讨活动中,可以让没有看到现场角色游戏的老师也能根据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分析。

◇ 图片记录:

老师可以在幼儿游戏时拍摄幼儿游戏过程中的连续性行为或者典型性行为的照片,随后可以配上文字,就变了一篇幼儿学习故事。

角色游戏指导的要点(带你走出角色游戏的指导误区)(13)

发布者:COCO

角色游戏指导的要点(带你走出角色游戏的指导误区)(14)

写在最后

角色游戏的指导需要经过观察——发现——调整——总结,这是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

通过教师的观察与指导,使角色游戏真正起到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而不是一个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原地踏步的简单的重复过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