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哲学有对错吗(杂谈真正的哲学)

真正的哲学有对错吗(杂谈真正的哲学)(1)

人生的意义?

柏拉图曾经说过:真正的哲学,是练习死亡。人生其实就是一种死亡练习。

众所周知,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面临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每一个人也都曾经思考过,既然人注定要死亡,那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清明时节,恰好谈谈这个话题。直面生死,也就是直面人生的意义。

真正的哲学有对错吗(杂谈真正的哲学)(2)

Part 1 讲透“生死”前的铺垫

想要弄清为何会生、为何会死,以及如何超越生死,在讲透这些之前,首先要普及一些哲学的基础知识,第一,什么是道,什么是这个世界的终极规律。第二,什么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的道家思想。

一、什么是道,什么是这个世界的终极规律?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阐述了道的概念。道是什么?是不可说,可说的都不是常道。道是什么?道是无名,因为不可说,连说都不能说,当然无法命名了,就算勉强叫做道,也没办法说清楚为什么叫做道,所以无名不是没有名字,而是无法命名,因为道究竟是什么都弄不清。

很多人说道是规律,是世界的终极规律。这就大错特错,这也是你为什么始终也不能悟道的原因。这个世界的终极规律也是这个世界的规律,只要是这个世界的规律,就一定可以说。

而这个世界的终极规律是因果。对,就是因果,不用怀疑。因果也可以叫做逻辑,是支撑目前我们这个世界所有学科的基础。具体例子就比如:因为地球自转,所以产生黑夜白天;因为月球引力,所以产生潮汐;因为你打了我一下,所以我感到疼...这些全部都是因果关系,是构成这个世界的基础。

这个因果的基础因为人们的习以为常,所以大部分人没有感觉,但你是否想过,为什么水一定要向下流,你可能会说是万有引力,那为什么又会有万有引力,又是谁定义了这个万有引力的因果关系。

那么道是什么?道就是可以不昧因果的东西,不仅不昧因果,可能还是道决定了我们这个世界要遵循因果。至于怎么决定的,因为不可说,也不得而知。所以各位只需要知道,道就是决定了这个世界这些因果关系的一种东西,至于是什么东西,他怎么决定的因果,这个一概不知。再通俗一点,我在解读《中庸》的时候,做过一个比喻:你可以把世界理解成一部电影,整个宇宙包括各种空间维度,都是整部电影的一部分,而道就是编剧。而编剧为什么这么编,这个电影的角色肯定是不会明白的。

很多朋友不理解,不是解读生死吗?为什么说到道上面去了。因为生死只是这个世界很平常的一种因果关系,想要理解生死,必须从道说起。知道了道,就知道了无。这个不昧因果,不知道怎么支配因果的东西,可以叫做道,也可以叫做无。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继续讲无中生有,如果这个地方没看懂的,不建议继续读下去,因为读也未必读得懂。可以给我留言,也可以私信,交流一下,懂了再继续。

真正的哲学有对错吗(杂谈真正的哲学)(3)

无极生太极

二、什么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

上面明白了什么是道,或者说什么是无之后,很自然地就明白了,这个世界是按照道的方式产生的,因此无就生发出了有,不可描述的道,以一种不可知的方式,孕育出了这个世界。这就是无极生太极。

很多朋友说,这个无中生有,无名万物之母,怎么证明?难道不是老子猜测的,或者是老子就这么命名的吗?这个我在解读《中庸》的系列文章中,也证明过。就是时间和空间的悖论问题。如果不懂的话,可以自行去我的文章里看一下相关的内容。

无极生发出的太极,是一个整体。世界本身没有什么区别,这个很好理解,不论是生命还是物质,世界万物都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而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目前科学水平已经发现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夸克。不论是什么,这都是科学给大家解释了世界本就是一样的,是一个整体。

明明是一样的物质,但是却出现了不同的形态,这个从一个整体到复杂个体的过程,就是太极生两仪的过程。

那么为什么太极会生出两仪?是因为矛盾,或者说因为分别心。

《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马克思矛盾的普遍性,它反映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的状态,“矛盾”不是事物、也不是实体,它在本质上属于事物的属性关系。这种属性关系是事物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特殊的关系就是“对立”,正是由于事物之间存在着这种“对立”的关系,所以它们才能够构成矛盾。

世界本就是太极的一个整体,正是因为分别心,在这个整体中,被区分出了美丑、善恶、长短、高下,所有事物存在都是基于分别心产生的矛盾,一个整体就此被区分出了两仪,而每一仪,又是一个整体,又能够被区分出更多的矛盾,因此就产生了纷繁复杂的世界万物。

如果你没有分别心,看透了两仪的矛盾,世界就是一个整体,你现在还能分别出万事万物,因为你还有分别心。因为分别心和矛盾,世界被划分成的山河田园以及万事万物。而这万事万物又变成了一个单独的整体,只不过这个整体,是在世界这个整体的之中,世界是高制造级的整体,而山河田园是低制造级的整体。

这个太极生两仪的过程,就好像切蛋糕一样。一分为二,然后每一份又可以一分为二,以此类推,最终被分成世界纷繁复杂的万事万物。实际本质都是一个,只不过你没看透而已。

真正的哲学有对错吗(杂谈真正的哲学)(4)

生与死

Part 2 什么是生、死?

理解了什么是道,什么是无,什么是无极生太极,什么是太极生两仪,这些基本概念之后,现在可以讲什么是生死了。

中医说,生命起源于阴阳交合。这个思想实际上,是生命产生的逆过程。

世界本就是整体,这个整体被区分为阴阳,阴阳又进一步划分为世界万物,而这个万物之中又分别蕴含各自的阴阳。这个用语言表达有一些难以理解,这就像前面说的切蛋糕一样,可以理解为垂直于蛋糕的平面切了无数刀,这无数刀,将世界切出了世界的万事万物。而与此同时,又在蛋糕侧面平行着蛋糕的平面,将蛋糕上下一分为二,而上面的部分被称为阳,下面被称为阴。这就相当于之前被无限划分的万物,又各自区分了阴阳,而万物的所有的阴加在一起,是这个整体世界的阴的总和,而万物所有的阳加在一起,是这个世界所有阳的总和。

这么切过之后,就变得很有意思。你可以把这个世界看成一个生命体,那么阴阳交合在一起,世界就是一个整体的生命,你也可以把这个世界的一些物质放在一起,将他们的阴阳交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小于整体的生命体。当你把人的阴阳放在一起,就产生了人的生命。

这里可能不太好理解,简单说,就是世界的万物都是生命体,只是你不知道而已。你以为你是一个生命体,实际上你是一个生命的集合体。你的防御细胞,你的血红蛋白等等,他们能在你无意识的状态下,精准地识别入侵细菌病毒,以及运输养分和肥料,这些都是一种独立的生命体形式的存在。这个例子也可以反过来,帮助大家理解太极生两仪是矛盾产生的,当你没有意识到你的组成部分是生命体时,你与他们,他们之间未产生矛盾前,你就是一个整体,当你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你的生命体,就被拆分成你的组成部门,这些还需要用心体会。理解这部分,是为了理解生命的意义做铺垫。

上面说了这么多,实际上按照太极生两仪的思想,生命是一个整体,阴阳就是生命这个整体的两仪,阴气和阳气的交合,就产生了生命。而生命不仅仅是你理解意义上的生命,世界就是一个生命体,万事万物都是不同级别的生命体。让一个血红蛋白或者一个噬菌体形式存在的生命体,去理解人体他们存在的这个环境甚至说是他们的宇宙,是一个生命体,他们显然也很难理解。因此,不要总是用自己的习惯性思维去理解这个世界,如果那样的话,你将永远也走不出你为自己建的思维囚笼。

就包括上面我说过的时间和空间的悖论,在有限的范围内,时间和空间是存在的,而在无限的范围内,时间和空间都是虚假的不存在,这些概念如果你都去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你将永远也无法理解,因此,读我的文章,还希望大家能够放开自己的思维限制,我所有的理论都是构建在逻辑推理上,并非凭空想象,还是那句话,不懂的可以留言交流。但请不要固步自封,限制自己的思想,每个人的思维都是和道级别的高我相连,因此,你本性自足,只要放开思维的限制,所有人都可以成君子当圣人,都可以修身悟道。

好,言归正传,一句话,对于生命来说,阴阳交合谓之生,阴阳相离谓之死。

生死用语言描述就是这么简单,但是只有真正地理解了这个世界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的过程,以及世界的基本构造哦,才能真正的明白生死。这就像《中庸》第二十篇:“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一样,连孝顺父母这样的事情,想要做好,都要知道天道的运行规则,何况生死呢?因此,理解不了上面内容的,建议还是多读我写的其他文章,或者可以留言沟通交流。

真正的哲学有对错吗(杂谈真正的哲学)(5)

Part 3 如何超越生死?

上面花了很大篇幅说了什么是生死,阴阳交合谓之生,阴阳相离谓之死。而且这种生死,并不只是局限在传统意义生命的层级。

此处证明过程省略,违反了头条的规则,发布不通过。想要了解的可以留言或私信交流。

本篇文章最开始,实际上已经埋下了伏笔,万物一体,世界本就是一个整体,而支配这个整体的是道,这个道是不昧因果的存在,因此生的意义,证到无极的方法,就是通过不昧因果的修行,认清凡所有相解释虚妄,认清世界的本质,向死而生,最终悟道。

中国古代哲学儒家和道家、西方基督教哲学、印度佛教哲学都不约而同的证道如此,可见所言不虚。

印度最古老的佛典之一<经集>(Suttanipata)说:“须常留意,打破固执自我之见解,观世界为空。如此则可超越死亡”。

本篇之中有很多我拿来即用的概念,这些概念都在我前面文章中解释过,我以为我将我想说的说给大家,但是我想说的未必就是你听到的,也未必是你理解的,我说的意思。

因此欢迎各位留言讨论,这对于你我都是一个提高的机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