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电子矿石收音机论坛(想起自做矿石收音机的日子)

想起自做矿石收音机的日子张铭钊,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自制电子矿石收音机论坛?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自制电子矿石收音机论坛(想起自做矿石收音机的日子)

自制电子矿石收音机论坛

想起自做矿石收音机的日子

张铭钊

当下这个时代,说起“矿石收音机”五个字,可能没几个人能听得懂,而这个小东西却曾经是我们一代人一度的热衷追求。

几十年人生,让我们有机会亲历了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演变,面对突飞猛进的现实,常常会施予惊叹而感慨万千!互联网上不断延展的传输功能,可以让声音、文字、图象、视频随意奔走;一部手机,不仅可以通话,还理所当然地承担起了电台、电视、电报、录音录像录放等各种器械的全部功能。当下,每一个人只要愿意,就能成为自媒体的掌控者,这个时代真的是不负信息时代的盛名!

上世纪60年代,接收广播电台信号大体有三种途径:一个是使用交流电电子管收音机,这个只有极少数人家能够拥有,视为家庭财产的几大件儿之一。二是使用本地广播站的有线广播信号,即人们常说的“电喇叭”,广播站设一根专用线通到用户家,连一个扬声器,接上地线,可以收听早中晚三次地方自办节目。第三种办法,应该是人们最想获得的,就是自己制作一台矿石收音机,随时随地自行接收电台的广播信号。

这种自做的实际行动最早是在1959年春天,那时读小学,与同院里姓马的小伙伴儿一起玩儿,买了耳机、固定矿石,连上天线,听到了最初的声音,但不清楚,后来就放下了。1961年秋进入初中,学了几天物理,还读了报刊上矿石收音机的制作介绍,为求知欲所驱使再次行动。那时,社会上没有正经通行的半导体民用技术,直到晚些年才有了二极管和土造单管机,再过好多年个别厂家能够生产半导体收音机,在这一大段相对“空白”时间里,许多人还是向往着自己弄一个矿石收音机。

用现在的眼光看,矿石收音机其实是收听广播极其简单又简单的原始半导体物件,但那时还是需动些脑筋的。市场上有几种耳机、有可调云母矿石、后来还有了可动线圈,经济条件好、再弄一个可变电容器,接上天线地线,就能够收听广播电台的节目了。那时候不会张口向大人要更多的钱,只能按照自己的可能来多想办法。一位小学同学在县广播站服务部里做修理工,可以经常到那里去熟悉些行情。那时一个带活动指针的矿石大约是5毛钱,线圈可以自己缠绕,后来国内有厂家出了专用成品,就是那种双层的可动线圈,8毛多。耳机有两种,一种是大的双耳机,5元多,学生一般买不起;一种是耳塞机,也是使用与广播喇叭差不多的技术,上面一个震动片,下面是磁铁,线圈绕着磁铁,通电后振动片发出声音,音质不太好,大体在两元钱以内。接着,又花4毛钱买了一卷铁丝,用两根木棍扯起装在房顶,一个能接受广播信号的矿石收音机就成功了。没有钱买可变电容器,只凭线圈动圈移动来调声音大小和清晰度,可以把两个电台的信号分成两极,听上去虽然两套声音同时存在,但一强一弱,想听哪一面就把哪一面的声音放大。

真的能听到中央和省两个广播电台的节目,那种兴奋可想而知。当时最感兴趣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那些节目为一个初中学生展示了全新的认知世界。全方位的节目源头,每天的新闻自不必说,可以让你在最快的时段里知道中国和世界发生了什么。听有线广播,有《新闻报纸摘要》或者晚上的《新闻联播》,国内外一些重要事件大体可以及时知道,但毕竟还有一些在那里展示不出来的,自作的矿石机就可以全天候面对全部节目,让眼界更为开阔了。中央台有几个栏目,特令人喜欢。有个《阅读与欣赏》节目,可以听许多中外文学名著展播。还有一个节目,就是《电影录音剪辑》,虽然看不见影像,但从那声音中可以感受到许多优秀的电影佳作,告诉你什么叫丰富多彩。还有戏剧现代戏优秀作品展播,名角名段频出,堪称百听不厌。

第一次听《阅读与欣赏》,是王勃的那篇有名的《滕王阁序》,从那里知道,王勃笔下有那么多有关自然美景的描绘,有那么多被千古传诵的佳句名言;也知道都督阎伯屿与其女婿吴子章,在为滕王阁作序方面的趣闻;更知道王勃这样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小青年,如何在众人面前,不卑不亢地表达自己的文学才华。在电台演播节目的启发下,脑洞大开,常会去书店寻找相关联的文字资料,从中进一步强化理性认知。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始,对一些古代散文作家与诗词达人的作品,有了最初步的了解。

在《阅读与欣赏》节目里,还能听到一些演员名家朗诵的诗歌,比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朱琳朗诵的闻捷的诗《我思念北京》,电影演员王晓棠朗诵的张志民的诗《小姑的亲事》。这两首诗的风格截然不同,一个热情奔放,一平易通俗,但都一样会让内心产生久久不息的波澜,成为永远也抹不掉的珍贵记忆。听众点播节目,有许多优秀剧目歌曲重复展现,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现代京剧《黛诺》,关肃霜首唱,后来为评剧移植,成为花淑兰演唱的名剧。《山风吹来一阵阵》那曲调优美的唱段,总是让人心旷神怡。所有这些,对于一个刚刚离开小学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是那么新奇、那么有吸引力;让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觉得,中国的文化传统是那么博大精深,中国这片土地是那么辽远博大!

恰如许多达人所言,科技改变世界,科技改变了人类生活,不仅是生活内容,还有生活方式。人类已经历了六次信息革命:语言的发明,让信息可以分享;文字的发明,让信息可以记录;印刷术的发明,让信息可以传播更远;无线电的发明,让信息能够远距离实时传输;电视的发明,让图象视频信息能够远距离实时传送;互联网的发明,让信息远距离实时多媒体传播和双向交流成为了现实。

感谢难以置信的科技进步,感谢难以思议的诸多巨变成为几十年人生的切身体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