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古城适合玩几天(台儿庄古城)

台儿庄古城

台儿庄运河古城位于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的中心点,有"中国最美水乡"之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坐落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

台儿庄运河古城既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历史的丰碑,也是运河文化的承载体,至今仍保留有不少的遗存,被世界旅游组织誉为"活着的古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修缮台儿庄运河古城,是几代台儿庄人民的梦想。古河道,古码头,一座可以舟楫摇曳、遍游全城的中华古水城,二战纪念城市,大陆首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修缮后的台儿庄运河古城,与华沙同属世界上仅有的两座因二战炮火毁坏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重建的城市。

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目前已经成为枣庄新的城市名片。

山东最南端的枣庄市是名副其实的"江北水乡",枣庄的年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左右,大多年份年降雨量均在1000毫米以上,境内27条河流,157个湖泊,水网纵横。 境内运河通航里程93.5公里, 是目前大运河通航的最北端。 枣庄市有着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旅游资源,但其最精华最深厚的资源部分是运河文化。

台儿庄古城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属于亚热带和温带气候之间的过度地带。显著特征之一是受海洋的调节和影响很大,四季分明。春季一般从3月24日至5月19日,历时2个月左右,具有气温回升快,降水较少,多风,蒸发旺盛等特点;夏季从5月20日至9月18日,历时四个月左右,具有炎热潮湿,高温和暴雨天气较多;秋季从9月19日到11月10日,历时2个月,具有降水减少,气温下降,天气凉爽,日照较充足,偶有高温天气,或出现连阴雨;冬季从11月11日至次年的3月23日,具有寒冷干燥,多西北风,雨雪稀少等特点。 多年平均气温14℃,年最低平均气温8.2℃,年最高平均气温19.5℃。气候真的很适中。

从降水量的季节分配看,年降水以1月和12月最少,7、8月最多。季节降水按夏、秋、春、冬依次递减。一般情况下,春季较旱,夏季易涝。 风向受季风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明显,多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和东北风;冬季刮偏北风,从12月到次年2月刮西北风或东北风;夏季刮偏南风,每年3到11月刮东南风或西南风;全年平均风速为2.3米/秒。

台儿庄古城内保存了53处战争遗迹。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与华沙成为世界上仅有的两座因二战炮火毁坏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重建的城市。

台儿庄古城景区在文化展示上,围绕大战文化、运河文化和鲁南地域文化,规划建设招幌博物馆、酒文化展馆、运河奏折展馆、兰祺书寓等具有国内外一流水平的博物馆,逐步将整个古城打造成为一本"大百科全书";在经营业态上,主要以国内高端品牌的酒吧、茶楼、客栈和运河沿线及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为主;在景区运营管理上,叫响"天下第一庄"著名品牌,打造精品旅游品质,按照国家AAAAA级景区标准进行运营管理。

台儿庄古城是一座集"运河文化"和"大战文化"为一城,融"齐鲁豪情"和"江南韵致"为一域,极具人文魅力的旅游目的地,将成为沿运独有、世界知名的旅游度假休闲区,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一块瑰宝。

历史

历史上的台儿庄是一座商旅所萃、居民饶给的运河名城, 它形成于汉,发展于元,繁盛于明清,据《峄县志》记载:"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被国朝高宗(乾隆皇帝)赐为天下第一庄'",呈现出"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荣景象。

明朝万历年间,京杭大运河徐州段因黄河多次淤塞,南北交通中断。于是,不得不耗费国力"开泇行运",从微山湖东南段韩庄出口,取道台儿庄,向南直通邳州。因为有泇河补充水源,这段运河因名泇运河(俗称韩庄运河)。泇运河这段比起徐州段,不仅水道畅通,避"黄河夺运"之害,又能缩短路程七十里。于是,这段运河成为清时期京杭大运河山东段的主要通道(今天也是如此)。由此,使得运河上的重镇台儿庄成为傍水而筑、因河而兴的"水旱码头"。

至清朝初年,台儿庄已成了一座繁华的城镇,城市人口最多时高达6万多人。作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每年通 过运河漕运,台儿庄云集了大批的晋商、徽商、浙商、闽商、粤商,是辐射苏鲁豫皖地区一座重要的商埠城市。城区内现仍保留长达3公里的古运河河道及明清繁荣时期的街巷、码头等遗址,被中外专家誉为"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台儿庄至今基本保留明清时期古城脉、古河道、古码头,多是低平建筑。

一九三八年春发生的台儿庄大战,使这座古城化为废墟。台儿庄大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中央日报》宣布要重建台儿庄古城,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成了镜花水月。新中国建立后,台儿庄古城区一直是兰陵县和台儿庄区政权所在地,旧城的老居民区依然保持着古朴自然的陈旧落后面貌,开发重建台儿庄古城,成了台儿庄几代人的梦想。2008年4月8日,在纪念台儿庄大战胜利七十周年的活动上,枣庄市正式宣布,启动台儿庄古城重建工作。

2010年5月1日正式开城,5月4日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来台儿庄古城为复兴楼奠基。

2011年5月12日,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参加台儿庄古城开埠仪式,他说,"对于能够来台儿庄古城参加开埠仪式,我深感荣幸,并且终生难忘。我去过世界上很多名胜古迹,但只有来到台儿庄才感觉到自己是这里的一分子,让人感觉亲切。把台儿庄作为两岸交流基地再合适不过了。我们希望它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1年6月1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李长春同志,亲临台儿庄古城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指出古城建设"是大思路,大手笔,很了不起,看了以后很震撼","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

2012年9月16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的贾庆林同志,莅临台儿庄古城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强调重建台儿庄古城,符合全球中华儿女的心愿,对于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增强台湾同胞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具有重要意义;要把台儿庄古城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切实发挥好作用。

2013年8月5日,台儿庄古城重建项目历时四年全面竣工。

2015年3月30日,山东枣庄落马书记陈伟,曾叫停棚改重建台儿庄古城。

重建历程

运河和长城同为世界四大古代工程之一,长城早在1987年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运河却沉睡得太久了。2006年5月22日至24日,枣庄市政府参加了在杭州召开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研讨会,考察团成员及沿运河六省(直辖市)18个城市的代表,在会上通过了《京杭大运河保护和申遗杭州宣言》,标志着运河申遗开始启动。这对于枣庄旅游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而言,无疑迎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

台儿庄古城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包括11个功能分区、8大景区和 29个景点,按照"大战故地、运河古城、江北水乡、时尚生活"的定位,遵循"留古、复古、扬古、用古"的理念,将保存下来的大战遗址、古城墙、古码头、古民居、古街巷、古商埠、古庙宇、古会馆等历史遗产科学地进行修复。它集"运河文化"和"大战文化"为一城,融"齐鲁豪情"和"江南韵致" 为一域,是极具人文魅力的旅游目的地,是沿运独有、世界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台儿庄古城为枣庄市打造江北水乡城市品牌、发展旅游业增添了最为靓丽的黄金景点和产业龙头。

古城抢救挖掘工作,主要围绕运河文化、大战文化和旅游资源的调查整理全面展开。市文化局、市文物局、台儿庄区负责文化信息收集工作;市建委、台儿庄区负责建筑实物、树种、牌坊、桥梁、砖瓦、青石板收集工作;市旅游局、市服务业办公室、台儿庄区负责吃住行游购娱素材收集工作。 台儿庄区专门成立了古城抢救保护机构,开展前期素材收集整理工作。一是书籍征集考证。从民政局、水利局、史志办、文化局等部门和居民手中,征集各种书籍200余本,其中有《山东通志》、《太平换宇记》、《续山东考古全录》及《峄县志》等都是珍贵书籍。对有价值的材料予以整理,研究考证,形成材料。二是走访老人记忆。走访了台儿庄80岁以上老人40多位,跟踪走访了燕、尤、赵、万、陈、袁、王、骆、郁等家族,初步了解了几大家族的商号、码头、家族兴衰及其当时的居住情况,形成1万余字采访材料。对古码头、古寺庙、古店铺、古涵洞、古树、大战遗址有了细致的认识,对台儿庄大战前、文革前经济社会状况有了初步了解,整理形成了5万余字的综合材料,绘制了1938年台儿庄地图。三是挖掘整理大战文化。对运河浮桥、中正门、火车站、清真寺、关帝庙等大战遗址遗迹拍照研究,进行系统的文字整理,对大战浮雕进行了设计构想,提出修复、开发建设建议。四是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认真做好运河沿线名吃调查。调查中发现,台儿庄的名吃有张家狗肉、马家牛肉、冯家驴肉、赵家烧鸡、黄花牛肉面、老鳖汤、辣子鸡、羊肉汤、糁、菜煎饼等,了解到了主要做法、工艺。并逐步延伸,通过上网、查看资料等形式,调查了解到枣庄地区、鲁南地区和运河沿线城市的名吃、小吃,整理归类,挖掘整理各类小吃、名吃近千种,形成了300余幅照片、6万余字资料。

通过调查古建筑遗存、收集老照片、采访老人、入户调查等形式,对古城街巷、码头、驳岸、建筑等作了全面深入调查,对现存历史遗迹、老建筑全部拍照,分类保存,全面摸清欧式建筑、徽派建筑、北方建筑、江浙建筑、山陕、广东、广西、福建等八大类建筑风格,并形成系统照片和文字资料。重点对泰山行宫、文昌阁、新关帝庙、三官庙、玉皇阁、大王庙、龙王庙、吕祖庙、旧关帝庙、火神庙、准提阁、东岳天齐庙、铁佛寺、苍庙、十八罗汉庙、南北清真寺、高庙、八蜡庙、九龙庙等庙宇进行调查,详细掌握确定建筑位置、建筑风格、建筑艺术、建筑布局,绘制了部分建筑平面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运河古城开发建设建议性规划、设计方案。采取读书摘要、上网收集、现场拍摄、上门收集等形式,收集和整理水街水巷、古街巷、古民居、古桥、游船、牌坊、古灯等各类古城建设参考图片500余幅,文字资料2余万字,绘制、收集和整理古城水系、用地、拆迁、供电、供热、供水等相关图纸20余份,并分别编印、装订成册,为运河古城恢复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

结构

台儿庄运河古城占地2平方公里, 11个功能分区、8大景区和29个景点。

八种建筑风格融为一体,几十座庙宇汇于一城,南北交融、中西合璧,是运河文化的活化石;拥有京杭运河仅存的最后3公里古运河,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活着的古运河";城内拥有18个汪塘和15公里的水街水巷,可以舟楫摇曳、遍游全城,是名副其实的中华古水城。

同时这里也是国台办批准的全国首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是两岸交流的重要平台。

运河文化

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申遗的京杭大运河的现状是,枣庄以北的运河完全断航,大部分遗存已经基本消失,甚至河道也找不到了;枣庄以南的沿运城市都进行了现代化城市改造,已经无法恢复千年运河的曾经风貌。于是,枣庄市台儿庄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唯一能够完整恢复运河古城原貌的城市。 枣庄市也被国家文物局列为沿运18个申遗城市之一。

台儿庄古城为"运河古城"的核心区。 今日台儿庄还拥有最能体现明清运河沿岸居民生活特点的古村庄"纤夫村",城内至今仍有大量的古街巷、古建筑。运河上还保留着较为完好的驳岸、被水石堤、水门等水工遗存。被誉为"活着的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世界旅游组织考察后认为,如果想看明清风貌完好的古运河,只有到台儿庄来。

台儿庄地区历史悠久,从马兰屯镇西兰城店村出土的大汶口文化时代的文物,邳庄镇赵村出土的岳石和龙山文化时代的文物以及龙山文化时代的晒米城遗址证明,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现台儿庄区境域,夏属鄫国,商属逼阳国,西周、春秋因之。

古城遗存

有关史料显示,历史上的台儿庄集八种建筑风格、几十座庙宇(寺庙、文昌阁、道观、泰山娘娘庙、妈祖阁、清真寺、基督教堂、天主教堂等)于一体,这在中国是极为罕见的。台儿庄在历史上就是一座水城,"汪"渠相连,随"汪"而居,很有特色,是一座近百条水街、水巷形成的水巷纵横、以船代步的古水城。

古城景区

古城框架以运河为文化轴线,设计了关帝庙景区、西门安澜景区、纤夫村景区、"运河街市"景区、板桥-花门楼景区、水街商市景区、清真寺-九龙口景区、湿地公园等八大景区。分别对应"九水汇川、台城旧志、土村绿荫、庙汪浮玉、柳岸卧虹、古柏望月、运河街市、杰阁凌波"等运河古城八景,规划建设了参将署、泰山行宫、兰陵书院等29个景点。将北方大院、鲁南民居、徽派建筑、水乡建筑、闽南建筑、欧式建筑、宗教建筑、客家建筑等八大建筑风格有机结合,建设以徽派建筑风格为主的繁荣街,以欧式建筑为主的丁字街,以水乡建筑为主的水街、水巷,以晋商民居为主的关帝庙景区。

古城旧志景区

占地面积38155平方米,建筑面积30295平方米,约占古城一期核心区的十分之一。主要有参将署、天后宫、翠屏学馆、台庄驿、日升昌记、文汇酒楼、谢裕大茶行、扶风堂、天水堂、三恪堂、鲁南民居、闽南民居、久和客栈、临水商铺等不同风格的明清建筑。

至尊桥

这座桥是在原来的一座老桥的旧基上重建的,在寻访老桥的名字时,没有人能够回忆起来,站在桥上能够看到周围的九座桥,而桥下的这条河,连通五条水街。

安澜门景区

主要有安澜岛、西门旧址、台儿庄历史文化博物馆、水门、西门桥台儿庄大战临时指挥所、步云桥、观音堂与倒座观音堂等景点。

关帝庙景区

主要有庙汪、和尚坟、关帝庙、大战记功广场、金龙大王庙、小南门、县垂署潜运文化博物馆、王德兴号和各个运河古码头等景点及壶天苑等休闲餐饮场所。

天后宫

天后宫是天后圣母宫的简称,它兴修于雍正年间,祭祀海神林默。1938年,天后宫毁于台儿庄大战战火。今天重建的天后宫,是目前我国内地同类建筑中质量标准最高的一座。总建筑面积1508平方米,为二进庭院格局。由正殿、左右厢房、钟鼓楼等建筑构成。这座建筑,脊饰镂空灰塑二龙戏珠,线条舒展流畅,木雕精美,彩绘点染,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纤夫村景区

纤夫村景区主要有九龙庙、贞节牌坊、兴隆桥、"纤夫村"民俗大院、南清真寺、神台、古水闸、"土园"等景点和一处温泉度假酒店。

北城河景区

以各类江北水乡湿地植物为特色的城市湿地公园,共有九个相连的汪塘,并与护城河相通。主要景点有荷花淀、水莲汪、芦花荡、芷兰汀、莺尾泽、菱花铺、水烛滩、稻香泽等特色湿地景观,并有桃花坞、杨柳岸、杏花渡、水杉堤、准提阁、清凉庵、尤家埠、中正门、泰山行宫等岸上景点和服务区。

花门楼景区

一个以板桥汪、花门楼等汪塘传统园林景观为特色的休闲景区,主要景点有板桥、花门楼、万水桥、兰陵书院、台儿庄水文化艺术馆、兰陵县政府旧址、大战弹迹墙参观点、花门楼一小什刹水上街市等。

清真寺

一个以清真寺、汪塘传统园林景观和休闲商业街市为特色的景区,主要景点有清真寺、三官庙、魁文阁、九龙口广场、姜桥街和鱼市街特色商业街、两半汪及戏园、牛市汪郁家花园等。

运河街市景区

一个以休闲和运河景观风貌观光为特色的景区,主要有天后宫及戏台广场、嘈运广场、胡家大院、郁家码头、台儿庄闸遗址公园、双巷码头、王公桥码头、"泰山堂"私塾、台儿庄大运河历史文化展览馆、中和堂、德和祥、大战遗址公园等景点。

水上街市景区

一个以传统商业街购物为主题的景区,主要有万家大院、赵家大院、吴家票号、新河街一王楼街等商业街市、天后宫码头、复兴楼、小碱洲等景点。

古城建筑

古城牌坊

古城牌坊为台儿庄"水陆通衢"牌坊,她见证了台儿庄往日的繁荣。这条街道被称为衙门大街,1947年,驻守在这里的国民党军队,把衙门街改为繁荣街,建国后继续沿用这一街名。重建古城时,恢复衙门街的旧名。

参将署馆

参将署,俗称大衙门,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为清朝正三品参将行署。参将统领600兵马,负责管辖220华里运河河道的工程防护和漕运治安。1937年1月,国民政府在此设立山东峄县警察局台儿庄分局。1938年初,为第3集团军副司令沈鸿烈的军火库。在台儿庄大战中,这批军火发挥了作用。现为"台儿庄古城重建博物馆"。

久和客栈

久和客栈白墙黛瓦、马头出墙的徽派建筑。清代康熙三十年(1691年),由徽商胡文广建造。重建后的久和客栈,占地2415平方米,建筑面积3554平方米,作为快捷客栈使用。古城内有许多店铺、民居为这一风格,见证着徽商在台儿庄的创业历史。

广汇桥

俗称"拱桥",系花岗岩单孔全环形石拱桥。清顺治五年(1648年),由赵家出资兴建,桥长11.5米,高3米,跨度5.7米,桥面宽2.96米。1938年毁于战火,后搭建为简易石板桥供人行走,如今建成的石拱桥是在原址上复建的。这座"广汇桥",取"汇八方商贾"之意。

扶风堂

扶风堂是典型的晋派建筑,是祖籍山西扶风的万家所建,万家来到台儿庄之后,借助运河漕运的繁荣发了大财,成为台儿庄四大家之一,于是建造了号称台儿庄之最的万家大院,重建后的万家大院也称为万府酒店,集住宿、餐饮和会议于一体的五星级酒店。扶风堂以四合院为基本结构,采用青砖青瓦的梁柱式砖木结构,楼高院深,墙厚基宽,设计精巧,雕刻考究。有四合院、过庭院、偏正套院等60多间房屋,整座建筑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天时、地利、人和"的哲学与建筑思想。

双利会馆

闽南民居的红色砖墙建筑风格是台儿庄古城景区内八大建筑风格之一,双利会馆是闽南民居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双利会馆的建筑风格有三大特点:一是红砖红瓦,风格艳丽而张扬;二是大量使用石材,窗户为石窗;三是闽南民居的屋顶正脊为马鞍脊或者燕尾脊,都是中间凹陷两端微翘的优美曲线,寓有飞黄腾达之意。一般的闽南民居面阔三间,称为三间起,中轴线上依次为门厅、天井、正厅,前后厅的左右各有一间房,天井左右为廊道。如果是五开间房屋,屋顶再多出两条燕尾,仿佛一大一小两双翅膀在飞翔。在中国各地,民居很少使用燕尾檐。而双利会馆的闽南民居在台儿庄的存在,充分体现了台儿庄融南汇北的文化特色。

古城荣誉

2009年12月17日,经中央台办批准,在台儿庄古城设立大陆首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并举行了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

2010年10月23日,台儿庄古城获得2010中国旅游总评榜山东分榜"十佳景区"榜首荣誉。

2010年11月18日,台儿庄古城在首届中国休闲创新奖评选中,同时荣获"旅游景区创新奖和休闲、旅游规划设计创新奖"两个奖项。

2011年1月13日,由齐鲁晚报、省旅游局、齐鲁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齐鲁文化新地标"评选活动揭晓,综合民众投票和专家投票,台儿庄古城等10个项目,最终获评"十大齐鲁文化新地标"榜首。

2011年8月3日,台儿庄古城入围"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古城"排行榜。

2011年9月10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落户台儿庄古城。

2011年12月28日,台儿庄古城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首个国家文化遗产公园。

2012年6月24日,从北京第四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组委会(CICE)传来喜讯,台儿庄古城荣获"CICE金慧奖"十佳版权名企奖。

2012年8月6日,国家版权局决定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建设国家版权贸易基地。

2012年11月22日,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批准,台儿庄古城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2年12月1日,"2012中国旅游总评榜山东分榜"揭晓,台儿庄古城荣获了"山东十佳旅游景区"荣誉称号。

2012年12月7日,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蔡武与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共同为台儿庄古城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揭牌。

2013年5月15日,台儿庄古城被批准为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

2013年5月,台儿庄古城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为"中国最美的四大水乡",同时当选的还有安徽宏村、江苏周庄、广西黄姚等地方。CNN推荐台儿庄当选为"中国最美水乡"的理由是:"台儿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关键战役的遗址景点。位于中国山东的台儿庄保存了明清时期的经典建筑,尽管面积不大,台儿庄却有着许多传统的寺庙、水道和博物馆,每周五和周六都有传统皮影戏表演和篝火晚会。台儿庄位居京杭大运河,从首都北京出发到这个两平方公里的小镇,可以有一次美妙的旅行。"

台儿庄大捷

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台儿庄会战和血战台儿庄。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巨大胜利。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消灭了日寇大量有生力量。同时,也有数万华夏英雄儿女为国捐躯。战役由民族英雄李宗仁、孙连仲、张自忠、仵德厚、田镇南、关麟征、池峰城、王铭章等抗日名将火线指挥。电影《血战台儿庄》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军队的全面抗战。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及战场旧址可供参观、凭吊。

大战纪念馆

占地3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展览馆共有三个展室,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馆内陈列着台儿庄大战时中日双方资料、文物千余件,书画馆珍藏着参战将士和亲属以及著名书画家、政界人士的书画作品近千件。整个纪念馆融展览馆、书画馆、影视馆、全景画馆为一体,气势雄伟,庄严肃穆。馆前三十八级台阶意味着一九三八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中日台儿庄大战;二十四根立柱支撑着白色天棚,象征着中华民族顶于立地,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纪念馆馆名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主体建筑物前方矗立着台儿庄大战纪念碑,碑名由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碑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撰文、著名书法家权希军书写。

2013年是台儿庄战役胜利75周年,4月7日起在山东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开始举行主题为"英雄台儿庄"的纪念抗战胜利雕塑艺术作品展览。本次纪念性的作品展览总共展出了75副雕塑艺术作品,每一副作品的创作背景都源于台儿庄战役。不管是以战役中的事件为灵感,亦或者是以人物原型为题材,此次创作的作品都本

台儿庄古城适合玩几天(台儿庄古城)(1)

台儿庄古城适合玩几天(台儿庄古城)(2)

台儿庄古城适合玩几天(台儿庄古城)(3)

台儿庄古城适合玩几天(台儿庄古城)(4)

台儿庄古城适合玩几天(台儿庄古城)(5)

台儿庄古城适合玩几天(台儿庄古城)(6)

台儿庄古城适合玩几天(台儿庄古城)(7)

台儿庄古城适合玩几天(台儿庄古城)(8)

台儿庄古城适合玩几天(台儿庄古城)(9)

台儿庄古城适合玩几天(台儿庄古城)(10)

台儿庄古城适合玩几天(台儿庄古城)(11)

台儿庄古城适合玩几天(台儿庄古城)(12)

台儿庄古城适合玩几天(台儿庄古城)(13)

台儿庄古城适合玩几天(台儿庄古城)(14)

着追溯历史,继往开来的精神来怀念和歌颂在台儿庄大战以及抗战中牺牲的先烈。

美食

菜煎饼,里脊肉饼,萨汤,张家狗肉,马家牛肉,赵家烧鸡。

菜煎饼

菜煎饼是山东鲁南地区的一种大众食品,制作原料主要有面粉、杂粮、鸡蛋等,老少兼宜,俗称“中国热狗”,流行于枣庄、济宁、临沂、徐州等鲁南地,后传布周围省市。

里脊肉饼

里脊肉饼是一种传统的安徽小吃,起源于安徽省淮北市。目前已经遍部北京、上海、广州、新疆、宁夏、东北三省等全国大多数城市;尤其在苏、鲁、豫、皖一带。

萨汤

此汤以肥羊、母鸡为主要原料,配以砂米 (大麦麦仁)、大料、葱、姜、辣椒、胡椒、味精、食盐熬制而成。

张家狗肉

台儿庄“张家狗肉”,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制作精细讲究,选用十几种名贵佐料,配以百年老汤,香而不腻,烂而不散,鲜美可口,色味俱佳,营养丰富,具有益气、轻身、安五脏、益脾胃、治五痨七伤等作用。长期以来深受消费者欢迎,为鲁西一绝。

马家牛肉

马家牛肉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华老字号,马家牛肉创史人马玉顺,早在民国时期就享有盛名(《新密县志》有载)。他制做的牛肉配方独特、加工严密、制作精细,成品具有色鲜、味美、筋烂、肉面、气息芳香、余味悠长的特点。食用过的顾客都赞其确有“五香牛肉”之美称,实属传世佳作。

赵家烧鸡

赵家烧鸡是由明朝柳店饭馆制作的烧烤全鸡传承延续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现由赵家饭店赵永起传承制作并加以改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