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妈妈中的东北罗文姬(婆婆妈妈中的东北罗文姬)

从小到大,在大多数人的生命中是否有这样的人?

很小的时候,你觉得他们无所畏惧、无所不能,可以为你撑起一片天,为你挡风遮雨。可当你慢慢长大后,他们忽然变得脆弱而暴躁,苍老而无助。没错,这便是陪伴我们长大的父母。

最近一部比《乘风破浪的姐姐》还火的综艺节目《婆婆妈妈》让秦昊的妈妈“C位出道”了。

这位号称“罗文姬东北文姬”的老太太,她独特的亲和力和一举一动都无比让人洗脑,自带笑点。

尽管很多观众网友都知道秦昊妈妈进行过膝关节手术,动作不能太大,仍然对“年龄大的老人为何还参加节目”存在疑虑。

但她自己笑着说:“为什么我特别愿意参加这个表演,因为我可以和他们(儿子儿媳)更多地在一起,所以我跟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更长一些!”

听到这些话,像不像我们普通人家中老母亲常说的话?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婆婆妈妈中的东北罗文姬(婆婆妈妈中的东北罗文姬)(1)

作为艺人母亲,因为孩子是演员,很少有长时间的相处。

但手术使秦昊妈妈意识到已经不再年轻,为了珍惜自己的时间,甚至和丈夫把吃药当成日常,只为保持健康,多与儿子和儿媳妇团聚。

综艺节目是一份工作,也是一份与家人团聚,难得的机会。

天下父母的心都是相通的,希望与子女在一起的时间更长一些,但有时候就连普通人家庭这样的简单愿望难以满足。

常常会因为工作、生活的原因,回家的次数少之可怜。

有的每次回家时间很短,甚至是只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父母难免会失落,总渴望团聚能一直长久;

但时间一长从又会一开始的欢喜,到慢慢感觉好像与父母的生活格格不入。

他们有时会执拗得像个孩子,有时却又无理得像个暴君,甚至把一切弄得鸡飞狗跳,自己都不知该如何与他们和谐相处。

01

相聚不易,时不我待

每个人都会老去,我们或许无法阻拦衰老和疾病,但我们却可以认真的对待生命里的每一刻。

对于陪伴自己成长的父母,我们总会用一种以为日子还长的想法在“等”。

“等”放假、“等”挣了钱、“等”买了房、“等”过了今年、“等”银行卡里的数字再增加一位。

但作为孩子,日子是一天比一天过得更好,人也会随着时间长大。

每天获得新识,每天学会新的技能,生活对于年轻人来说是越来越有希望,可以追寻想要的成就感。

可对于老年人来说,在接下来的日子,都是一个失去的过程,生活中不断失去各种的能力,即使再怎么努力,都只能够是一个失去的过程。

衰老是一个突发事件。

菲利普·罗斯讲过:老年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场屠杀,你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身体机能逐年下降,老年的各种精神问题等等都会出现。

人生里有太多的“等”,但与父母一起的时光却从不会给我们任何等待的机会。

古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在被我们忽略的时光里,我们曾经视为依靠的父母,却一步步的被迫走入了衰老的世界。

米兰·昆德拉把这个过程称之为溃败,即生命的无可回避的溃败。在它面前,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理解它。

婆婆妈妈中的东北罗文姬(婆婆妈妈中的东北罗文姬)(2)

在这面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理解它,除了理解我们的父母,就是我们需要倾听他们内心的需要,多去陪伴。

这或许,也是我们对于曾经缺失陪伴父母的一种弥补吧,每一次相聚陪伴都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

请耐心的待在他身边,无论他是无理取闹,还是口出恶言,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们,温柔以待,耐心的和他说话,用真正的理解去相处,他们就会幸福的向你微笑。

02

和谐相处的核心是无条件的爱和感谢

作为老一辈的父母,对子女随口说出的话,他们可能并没有任何恶意。

并不是每一个母亲都能像秦昊妈妈一样,面对自己不喜欢的减肥,都能高情商地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朋友小文的妈妈,就是这样一个不太会表达的母亲。

小文在回家看望她的时候,都会劝她多出去走走,毕竟医生也多次嘱咐小文妈妈的脂肪肝和高血压需要多做户外运动的。

可每次听到小文喋喋不休地劝说,妈妈总会听到最后很不客气地说:“每次要你回来都不见你这么上心,要我出去运动就催来催去的了,这么不想我在家吗?”。

一句话把小文噎得无话可说,如此好几次下来,小文感觉和母亲无话可说,也减少了回家的次数,尽量避免回家与她发生冲突。

每个父母都曾被自己所生活的时代背景环境所影响,所能表达出的已经是他能力范围内所能想到的方式了。

可能小文妈妈内心是知道女儿难得回来,不停说要自己运动也是关心自己,但自己内心更想与女儿亲近,对外出运动并不感兴趣。

这时候小文想与母亲和谐相处,有效的方式并不是逃避、少回家就能解决的。

看似这是一种自己看来更舒服的方式,但却是“有条件的”。

这时,首先需要无条件的爱。所谓无条件的爱,就是“你爱她,不是因为“她做了什么”而是因为“她是谁”。

小文不会因妈妈在做到了自己期望的事或达到了所规定的某些标准才可以得到的“爱”。

即使妈妈没有按自己所期望的多做运动,小文还是依然会多回家看妈妈。

当然也并非任由妈妈在家不动,而是耐心地解释希望妈妈运动是想她能更健康,能更好地生活。

或者可以满足妈妈想陪伴的需求,陪着一起到户外运动,也同时自己得到了锻炼。

不管母亲运动与否,妈妈都是作为自己的母亲,是爱的存在。

逝去的不会重来,最重要的只有两个字,陪伴。

其次,就是学会感谢。即使有时父母做了伤害自己的事,那是他们的错误,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自己也会犯错误,有时候他们只是把自己的错误延续到孩子的身上。

甚至在父母间发生矛盾时,不夹在中间承担他们各自的错误,也可以帮他们理顺整个情感关系,告诉他们这是他们长辈的事,自己作为小辈,不归自己管。

他们双方出现的问题,需要双方沟通解决,插手只会在他们面前扮演了他们父母的角色,这样做并不合适。

可以感谢他们,感谢他们把自己养大。可以在相处的时光里,多讲感谢的话。

就好像上面说的小文和她母亲一样,如果小文可以真诚地对母亲做二级反馈,感激母亲并且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多尝试几次,可能小文和妈妈之间的关系就会逐渐发生变化。

这里更重要的是,想要疗愈自己,希望自己能够生活的内心富足、开心、快乐,就需要怀着感谢去和解,调整好与父母的关系。

因为决定自己重要性格命运的,就是自己与原生家庭父母间的关系。

03

与父母和谐相处,重要是先照顾好自己

在与父母相处中,老人总想要自己照顾自己,这个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会发现要求一个子女去照顾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家,或者七八十岁的老人家,其实是一件挺难的事。

目前城市化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群涌入,尤其是将来独生子女越来越多,那如此一来想要照顾自己年迈的父母将会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很多年轻人一边要上班,一边要照顾自己的家人。

就像伊朗的电影《一次离别》反映出的场景,为了照顾垂垂老矣的父亲,男主不愿意离开但自己却又力不从心的无力感。

但父亲有时候又像孩子一样,突然拉住他的手,抚摸他的脸,充满了眷恋和不舍,更加让他放不下。

我们是曾经他们疼爱的,视为比生命还要珍贵,甚至他们愿意给予一切的。正因为如此,傅首尔在《奇葩说》中提到对于坏消息和负能量,父母远比我们认真更多。很多时候你已经过去了,但爸妈却没有。

婆婆妈妈中的东北罗文姬(婆婆妈妈中的东北罗文姬)(3)

相比之下,与其全身心投入照顾父母,他们可能更想见到的是,我们先把自己照顾好,将生活过得开心快乐。

那时所给予他们的关怀,也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我们不知道的是,其实父母在年老以后,依然肩负着教育孩子的责任,在我们小时候教我们认字、教我们走路、教我们学做人、教我们说话。

老了以后,父母教我们的方法是用他们的衰老告诉我们什么叫做衰老,什么是人生必然的经历,这是一个生命的周期。

父母用最后的身体力行让我们认识老年,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珍贵。

最后,要与父母更和谐的相处,我们更需要保持内心中柔软的部分。

对我们的父母都有更多的理解,给予有更多的关爱,然后让他们能够生活得更加幸福。

要知道,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作者 | 慕楚 媒体文案策划,曾专修应用心理学,专注写作,热衷研究精神分析和情感心理学,箴言: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用心倾听和记录身边每一个灵魂故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