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家思想主张(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爱利亚学派)

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学派。因其代表人物巴门尼德的家乡在意大利南部的爱利亚城而得名,主要人物有色诺芬尼、巴门尼德和芝诺,代表贵族奴隶主。其特征是反对多样性和变化,认为世界是永远统一的,不动不变的,与赫拉克利特针锋相对。巴门尼德(约前六世纪末一一五世纪中叶以后)出身名门,生活优越,早年从事政治,不久受毕达哥拉斯派的影响放弃政治,从事哲学研究,把斗争的矛头指向赫拉克利特。据说他学问渊博,品德高尚,自古受人尊重。

古希腊哲学家思想主张(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爱利亚学派)(1)

【“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

赫拉克利特关于万物皆流皆变的思想,包含有存在与非存在相互统一的思想,“存在又不存在”。巴门尼德认为真正的客体是“存在”,而不是“非存在”。“非存在”就是“不存在”,它与“存在”是绝对排斥的。在他看来,那变动不居的事物都不是真正的存在,是虚幻之见,世人觉得存在,是因为受了感官的蒙蔽,真正的存在只是在思想中加以把握的精神的存在。他说:“存在者存在。……存在者不是产生出来的,也不能消灭,因为它是完全的、不动的、无止境的。它既非过去存在,亦非将来存在,因为它整个在现在,是个连续的一。”

古希腊哲学家思想主张(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爱利亚学派)(2)

赫拉克利特

就是说,这个存在什么性质都没有,只是精光的纯存在。它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不是这样也不是那样,不是这里也不是那里,不是这时也不是那时,它只是思想虚无的对偶语,所以是真正的虚无。但巴门尼德第一个把“存在”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来使用,则是哲学史上的一大贡献。

古希腊哲学家思想主张(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爱利亚学派)(3)

【“能思维者和能存在者是同一的”】

巴门尼德认为思想不能脱离思想对象即“存在”,有“存在”才有思考“存在”的思想,“存在”之外无思想。“你找不到一个思想是没有它所表达的存在物的。”这一命题的真正价值在于:人的思想必须以世界的本质性的东西为内容,不能以它的感性表现为内容。但巴门尼德的存在只是概念,思维与存在的同一,实际上只有思维而无存在,是思维与思维的同一,思维成了脱离客观实际独立自生的了。同时,他过分贬低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教人不要以“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或舌头为准绳,而要用你的理智来解决纷争的辩论。”他不仅完全排除了感性认识,而且把理智(思维)宣布为绝对可靠,至高无上的。

古希腊哲学家思想主张(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爱利亚学派)(4)

巴门尼德

芝诺(约前490-436年)爱利亚人,巴门尼德的学生,哲学史上最早揭露矛盾的能手,据说他因反对某主政治而被处死。芝诺哲学的中心任务,是进一步论证巴门尼德的存在的唯一性和不动性,否定多和运动。巴门尼德从正面论证世界不生不灭、不变不动,而芝诺则从反面论证:如果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和运动,就必然陷入矛盾,而有矛盾的事物就是不真实的。

古希腊哲学家思想主张(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爱利亚学派)(5)

芝诺

【关于否定多的论证】

芝诺说:“如果存在是多,那么它必然同时既是小的又是大的,小会小到没有,大会大到无穷。”因为多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它可以无限分割到小而又小,直到没有体积等于零。而在量上、性质上、体积上都等于零,则根本就不存在;如果把无数的无限小体积加在一起,它又是无限大。

古希腊哲学家思想主张(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爱利亚学派)(6)

芝诺

由此可见,如果承认多,就必定陷入无限小与无限大的矛盾之中,在理论上是讲不通的,因此多是不真实的。芝诺这个论证的错误在于:其一,他不懂得矛盾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普遍规律,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其二,任何一个具体事物的存在都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作为一个存在物有体积有重量,是有限的;而一个有体积的东西,又可以无限分割,因此又是无限的。同时,一个有体积的东西,虽然可以无限分割,但不能分割到不存在;而且把分割成无限小的部分加起来,也不会超出这个东西本身而成为无限大。

古希腊哲学家思想主张(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爱利亚学派)(7)

芝诺

【关于否定动的论证】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芝诺为否定运动提出了四个论证:

(1)二分法:一个物体永远达不到终点。因为它在到达终点之前,必先走完全程的一半,但在走完这一半之前,又必须先走完一半的一半,依此类推,直至无穷,因此,物体达不到终点。

(2)追乌龟:希腊善跑的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只要乌龟先爬在阿基里斯前面一段路,阿基里斯就永远追不上。因为阿基里斯在追上乌龟之前,必须先到达乌龟的出发点,可是阿基里斯到达这一点的时候,乌龟又向前走了一段路了,依次类推,阿基里斯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到达乌龟的出发点,而永远追不上。

古希腊哲学家思想主张(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爱利亚学派)(8)

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

(3)飞矢不动:一支飞着的箭是水远不动的。因为飞箭在每一瞬间内,只能占据空间上的一个点,不能同时又在另一点上,而每一个点都是静止的,把许多静止的点集合起来,仍然是静止的,因此,飞箭实际上没有运动。

(4)运动场:企图证明“一半的时间等于一倍的时间”。在运动场上,有两个物体以相等的速度从同一点出发,向相反方向运动。假定各运动二尺,结果二者却相距四尺,相当于多一倍的时间所走过的距离。

古希腊哲学家思想主张(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爱利亚学派)(9)

一支飞着的箭

飞矢明明在动,阿基里斯当然能追上乌龟,这些芝诺难道真的不懂吗?不是的。芝诺真正意思是,从感觉上看,事物是运动的,但那是虚幻的表现,是不真实的;若从理性方面来说,事物确实是不动的,而理性的知识才是真理。据传哲学家第欧根尼反驳芝诺时,只在地上走来走去,他的学生对这种反驳感到满意,结果第欧根尼打了学生,认为是以非哲学的态度对待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思想主张(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爱利亚学派)(10)

第欧根尼

我们说芝诺的错误,不在于从感觉上给我们运动,而在于把感性与理性,连续性与非连续性,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形而上学的割裂开。恩格斯说:“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位移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这种矛盾的连续产生和同时解决正好就是运动。”

参考资料

《简明西方哲学史》

本文乃作者“我会等你动漫”独家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下次不见不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