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顾家大少爷托孤多少集(沈家妻妾大闹顾府宴席)

知否顾家大少爷托孤多少集(沈家妻妾大闹顾府宴席)(1)

作者|晨曦

配图来源|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看过《知否》的人都知道,新皇登基后,太后一直和皇帝有矛盾。

先帝以仁孝治国,为政十分宽和,而皇帝上任后却锐意改革,还想要把盐务、边贸等财政事务全部收归中央,统一运作。

皇帝实施的,本是利国利民的举措,但太后视先帝为最圣明的君主,坚决不同意推翻先帝的旧政。

知否顾家大少爷托孤多少集(沈家妻妾大闹顾府宴席)(2)

于是,为了守住先帝留下的基业,太后开始了与皇帝的明争暗斗。

想要与皇帝抗衡,就需要培植自己的势力。太后一面在皇帝身边安插眼线,一面在朝中笼络了一批先帝旧臣和以小公爷为首的谏院言官。

知否顾家大少爷托孤多少集(沈家妻妾大闹顾府宴席)(3)

但光有这些这些还不够,太后还需要一个能在皇帝跟前说得上话的人,代替自己时时给皇帝进言,影响皇帝的情绪,从而达到左右朝中局势的目的。

有幼子傍身又本性贪婪的刘贵妃成了最合适的人选,于是被太后收至麾下。

依附太后之后,刘贵妃没少给皇帝吹耳边风,在皇帝和心腹大将之间挑拨离间,企图挑起皇帝对桓王和顾廷烨的猜忌。

知否顾家大少爷托孤多少集(沈家妻妾大闹顾府宴席)(4)

但是太后利用刘贵妃做的事远不止这一点。

剧中有一段情节,是刘贵妃向太后汇报顾府宴会上发生的事,太后听后让刘贵妃去安慰皇后,刘贵妃面露疑惑,太后却再不多言。

知否顾家大少爷托孤多少集(沈家妻妾大闹顾府宴席)(5)

剧情到此戛然而止,之后也没有交代下文。

观众看到这里时可能会觉得突兀,或者镜头一转就把这段简短的对话给忘了。

然而正是这一段一带而过的情节,既是剧中第一次明示刘贵妃已经是太后的人,又将刘贵妃的糊涂短视和太后的老谋深算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且这段剧情实际上是为后期很长一段剧情做好了铺垫,堪称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01

事件的起因,是顾家举行合府宴席,却被皇后的弟弟沈国舅的妻妾张氏和小邹氏给搅黄了。

张氏是英国公独女,在京城旧贵族中威望颇高,而小邹氏是沈国舅原配的亲妹妹,两人分别代表着朝中旧臣和禹州新贵的势力。

这两人当面闹起来,不仅扫了主人家的颜面,两人背后的势力更是都觉得自己受到了对方的冒犯,所以一时间脸上都不好看。

知否顾家大少爷托孤多少集(沈家妻妾大闹顾府宴席)(6)

刘贵妃幸灾乐祸地把这件事说给太后听。

末了,她表达了自己对此事的判断:

事情虽然只是沈家的两个妇人之间的争斗,但张氏在众人面前辱骂了小邹氏,狠狠打了禹州人的脸。

皇帝毕竟也是禹州出来的,说不定会因此厌恶英国公张家,导致与旧臣离心。

知否顾家大少爷托孤多少集(沈家妻妾大闹顾府宴席)(7)

太后听了抬头看了她一眼,又低下头继续在棋盘上落子,估计已经在心里暗叹刘贵妃头脑简单,

但还是耐着性子跟她解释道:

“陛下是天下人的陛下,不是他禹州的陛下,皇帝这点心里是清楚的。”

知否顾家大少爷托孤多少集(沈家妻妾大闹顾府宴席)(8)

意思是皇帝宁可违拗沈国舅的心意,也要让他和英国公结亲,是为了联合旧臣势力,巩固自己的政权。

皇帝如果不想动摇江山社稷,就必须在朝中老臣和潜邸旧人之间做到不偏不倚,因此决不可能为了禹州人的脸面,怪罪英国公。

然后又告诉刘贵妃:

“沈将军毕竟是国舅,皇后的亲弟弟,不愿他太难受了。明早请安的时候,你再好好地安慰安慰皇后。”

知否顾家大少爷托孤多少集(沈家妻妾大闹顾府宴席)(9)

刘贵妃听后一脸疑惑,太后却只是满怀深意地看了她一眼,没有再开口。

知否顾家大少爷托孤多少集(沈家妻妾大闹顾府宴席)(10)

02

一开始,我看到这里也是一头雾水,直到看到皇帝欲称生父为皇考时刘贵妃在御花园跟皇帝说的话,才恍然大悟。

早朝时,皇帝欲尊生父为皇考一事一经提出,便引起了群臣争论,顾廷烨还因为支持皇帝被太后打了一顿板子。

知否顾家大少爷托孤多少集(沈家妻妾大闹顾府宴席)(11)

刘贵妃却对皇帝说:

怎么称呼生父是陛下的家事,旁人无权干涉。

知否顾家大少爷托孤多少集(沈家妻妾大闹顾府宴席)(12)

皇帝听后的反应是:

“能抚慰朕的,只有贵妃啊。”

知否顾家大少爷托孤多少集(沈家妻妾大闹顾府宴席)(13)

这个“抚慰”,和之前太后提到的“安慰”,有异曲同工之处,用顾廷烨形容小秦氏的话来说,就是“捧杀”。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一个人想做什么事时,如果很多人都反对,他就算心里的愿望再强烈,也多少要顾及别人的意见。

但这时一旦有人出来支持他,他受到的鼓励就是巨大的,会更有信心把事情做下去。

就拿皇帝称亲之事来说,他虽然有韩大相公和禹州一派的支持,但也遭到了谏院诸臣的强烈反对。

刘贵妃此时奉承皇帝,分明是想把皇帝往一意孤行的路上推,好让皇帝进一步引发反对派的不满,造成君臣离心,朝臣失和的局面。

根据剧情提示,刘贵妃此举应该也是太后在背后操控。

当日太后在朝堂上被气得不轻,朱内官来报顾家三郎已经去找李内官打探消息了,太后却让他想想刘贵妃此时正在跟皇帝说什么。

知否顾家大少爷托孤多少集(沈家妻妾大闹顾府宴席)(14)

于是才有了刘贵妃“抚慰”皇帝那一幕。

由此推断,上一次沈家出事,太后之所以想到从皇后身上下手,就是因为沈国舅是皇后的弟弟,皇后比皇帝更不愿意让亲弟弟难受。

皇后当时的处境就和如今的皇帝一样,她想要回报邹家的恩情,默许了沈国舅纳小邹氏进门,又不忍心逼着刚经历丧妻之痛的弟弟与张氏举案齐眉。

这才导致堂堂英国公独女在沈家受尽委屈,终于在一众高门贵眷面前与小邹氏撕破脸。

知否顾家大少爷托孤多少集(沈家妻妾大闹顾府宴席)(15)

因此太后让刘贵妃安慰皇后,就是要让她向皇后表示她理解和支持沈家抬举小邹氏。

目的则是要让沈家继续把小邹氏纵得无法无天,直到闯下大祸。到那时,沈国舅必然会为了维护小邹氏与她一并犯错。

这样,太后就可以实现打击以沈国舅为代表的禹州新贵,同时导致以英国公为代表的旧臣与皇帝离心的目的,堪称一箭双雕。

剧中太后两次利用刘贵妃做事,前一次拍了太后给刘贵妃下指令的过程,却没有拍她执行的过程;后一次拍了刘贵妃的执行,却没有拍太后的指令。

因为这两件事,太后用的是同一种手段。

无论是沈国舅宠妾灭妻,还是官家欲称生父为皇考,太后都在从中搅和,故意激化矛盾,目的是让京城旧贵族们集体震怒,好掀起一场皇帝无法收拾的大动荡。

03

果如太后所料,小邹氏恃宠而骄,行事越发无法无天,不计后果。竟在张氏生产时强行扣留太医,差点害得张氏一尸两命。

知否顾家大少爷托孤多少集(沈家妻妾大闹顾府宴席)(16)

太后听闻此事立即派人去惩罚小邹氏,又亲自去看望张氏,抢在皇帝和皇后之前向英国公卖了人情。

知否顾家大少爷托孤多少集(沈家妻妾大闹顾府宴席)(17)

同时,太后猜到沈国舅一定不忍心眼睁睁看着小邹氏受罚,必会出手阻拦,便暗示自己的心腹朱内官“碰瓷”沈国舅,坐实他的罪名。

知否顾家大少爷托孤多少集(沈家妻妾大闹顾府宴席)(18)

幸而明兰在张氏那里听说了太后责罚小邹氏的事,马上猜到了太后的用意,于是前往宫中给皇后出了主意,平息了张家的怒气。

知否顾家大少爷托孤多少集(沈家妻妾大闹顾府宴席)(19)

否则一旦让涟漪翻成波浪,光是朝中新旧两派之间的纷争就足以令官家心力交瘁,哪还有精力整顿朝纲,收复边疆?

知否顾家大少爷托孤多少集(沈家妻妾大闹顾府宴席)(20)

而太后不废一兵一卒便可坐收渔翁之利,如愿以偿地守住先帝旧政。

第一遍看剧的时候,我是看到朱内官跟太后说他是自己摔下去台阶的,才发现太后在这件事情上的算计。

知否顾家大少爷托孤多少集(沈家妻妾大闹顾府宴席)(21)

如今才知道,太后这步棋,其实早早就开始下了。

当初太后给刘贵妃下达安慰皇后的指令后,镜头定格在了太后下棋的手上。

知否顾家大少爷托孤多少集(沈家妻妾大闹顾府宴席)(22)

不得不说,有时候镜头语言比台词更高级。

导演没有让太后给刘贵妃解释,却用一个下棋的动作暗示观众,太后已经在布局了。

从最开始的安慰皇后,到责罚小邹氏,处置邹家一干人等,是太后设下的一条完整的计谋,就等着小邹氏和沈国舅往里跳。

知否顾家大少爷托孤多少集(沈家妻妾大闹顾府宴席)(23)

最终,沈国舅也真如他自己所说,差点“死在邹家的坑里”

知否顾家大少爷托孤多少集(沈家妻妾大闹顾府宴席)(24)

小邹氏也把姐姐留下的恩情糟蹋得一点儿都不剩了。

知否顾家大少爷托孤多少集(沈家妻妾大闹顾府宴席)(25)

如果不是明兰给皇后提供了请罪的办法,再加上皇后为了江山社稷不计个人荣辱,此事恐怕真的不能善终。

知否顾家大少爷托孤多少集(沈家妻妾大闹顾府宴席)(26)

由此可见,高手之间过招,真正精彩的地方,不只是最后关头的那一场决战。

在此之前的每一个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其实都有可能影响全局,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这样看来,虽然太后在与皇帝的这场战争中最终落败了,但她的布局能力和博弈思路亦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

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作者】:晨曦,品影视经典,写人间烟火,过自在生活。文章原创首发于公众号:晨曦休闲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