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失眠的千古名句(杜甫的天水时间)

杜甫失眠的千古名句(杜甫的天水时间)(1)

天水南郭寺“诗圣”杜甫的雕塑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同样的月亮,大唐“诗圣”笔下的月色,和北宋文豪苏轼笔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相比,则多了一份愁思少了一份豁达。到底是什么样的心境,让杜甫这两句流传千古的佳句有了深深的乡愁?就请跟随小陇一起走进“诗圣”杜甫的“天水时间”,探求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笔下的“诗意天水”。

公元759年7月,48岁的杜甫准备到天水的时候,心里乱的如同刚落了大雨的渭河一般。此时,他刚刚罢官,不做华州司功参军,回望长安,繁华如梦!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连年战火之下长安繁华落尽,笼罩在战争阴影之下。纵然这里曾经寄托着杜甫的政治抱负,可此刻已经成为他的伤心地,回不去了!

怅惘之际,举头西望,陇山之西的秦州(现为天水),冥冥之中之中成了杜甫的转折港湾。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

——杜甫《秦州杂诗·七》

透过诗歌我们可以看到秦州城所处的险要地势地形,更映衬着秦州城的重要咽喉地位。同时,这首具有边塞诗风的作品,也说明诗人杜甫并不平静的心情,颠沛流离中他不忘家国情怀,虽无法投笔从戎但对时局的深切忧虑却无处不在。或许翻越陇山一路西行,路上风景壮阔优美。可是面对国破山河在的悲壮和举家流落的失意,此刻,杜甫诗歌在壮丽画卷背后还能窥探出烽火硝烟。

杜甫失眠的千古名句(杜甫的天水时间)(2)

天水南郭寺《二妙轩碑》

天水南郭寺,千年古寺掩映在苍山翠绿之中,春秋古柏苍翠雄健。诗圣杜甫来到秦州之后曾在这里暂住。无论是明成化年间的《老杜秦州杂诗碑》,还是依据历史重新修复的《二妙轩碑》,都保存了杜甫在秦州期间留下的诗歌。短短三个月内,杜甫在秦州作诗90多首,平均每天一首,而且多是名篇,其中五首被后人选入《唐诗三百首》。要知道,《唐诗三百首》是从唐朝300年间数千位诗人的作品中精选出来的310首好诗,杜甫在秦州期间,一个人三月内就有5首入选比例惊人。

这其中我们耳熟能详的“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杜甫《佳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就是其中千古流传的佳句。

杜甫失眠的千古名句(杜甫的天水时间)(3)

天水南郭寺内的《老杜秦州杂诗碑》建于明成化十九年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杜甫

“诗圣”杜甫在秦州写下这首诗时,想必已是秋风萧瑟之际,想想一家人漂泊流落没有定所,国家却还战乱不休,那些失散的兄弟家人他们都好吗?此刻的月光勾起诗人杜甫无限的思乡之情,“月是故乡明”成为最美的意境和思念。

当然杜甫暂居南郭寺期间,也为南郭寺留下了千古诗篇。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

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

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

——杜甫《秦州杂诗·十二》

在杜甫诗中南郭寺的春秋古柏、北流泉一一入列。在杜甫生活的年代春秋古柏已是老树,又经过千年沧桑,春秋古柏不知道见证了多少个春秋。

杜甫失眠的千古名句(杜甫的天水时间)(4)

天水南郭寺杜少陵祠堂内的杜甫塑像

在秦州城寓居到9月,杜甫一家又到侄子杜佐家所在的东柯谷(现麦积区甘泉镇柳家河村)暂住。在侄子杜佐一家的帮助下盖起茅屋避风挡雨,生活算是有了着落。

如今在麦积区甘泉镇柳家河村,还有杜甫草堂遗迹,经修整后对外开放。透过简朴的茅庐小院,可知杜甫当年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杜甫失眠的千古名句(杜甫的天水时间)(5)

天水东柯谷杜甫草堂

传道东柯谷,深藏数十家。

对门藤盖瓦,映竹水穿沙。

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

船人相近报,但恐失桃花。

——杜甫《秦州杂诗·十三》

可见当年东柯谷是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品读诗句甚至有种世外桃园的感觉。杜甫也非常想一直住在这里终老,只是传说这一带在唐朝植被过于丰茂,以至于找不到一块向阳、干燥的土地,所以才无奈放弃。

杜甫失眠的千古名句(杜甫的天水时间)(6)

东柯谷杜甫草堂内陈列朴素

那么现实生活又是如何?”杜甫在《空囊》一诗中有“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的描述,大体意思是纵然翠柏味苦,朝霞高高,也还可以当作饭餐。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杜甫家当时已揭不开锅,过着饱一顿、饥一顿的日子。

《空囊》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

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

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杜甫

虽然,杜甫在秦州期间得到了侄子杜佐、好友赞公、阮昉等寒士的真诚帮助,可毕竟兵荒马乱,战火连天,救助也只能解一时之困。眼看深秋时节万物萧瑟,囊中空空的杜甫必须携家眷另谋生路。正好此时,同谷(今陇南成县)有位被杜甫称为“佳主人”的遥寄书信,说同谷一带气候温暖,景色宜人,薯蓣足以饱腹,崖蜜也容易取得。

于是十月的一天,杜甫全家登上马车由秦州城出发,几乎九死一生跋涉到达同谷,可惜前路漫漫依然没有归期。

本期小陇:宋芳科文/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