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秋后算账(开学分得一方责任田)

学校秋后算账(开学分得一方责任田)(1)

覃坑小学学生手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里成熟的瓜果。受访者供图

学校秋后算账(开学分得一方责任田)(2)

电白春华学校美术社团学生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写生。受访者供图

9月,那霍镇覃坑小学校一旁的农田里,由老师在暑期种下的水稻长势喜人。新学期开始,这里迎来了一批新的“主人”。“有新上一年级的学生进来,升六年级的学生会去到新塘小学就读。”覃坑小学校长石曾安告诉记者,新学期劳动课程早在几天前就安排好了,学生回校后,农田的日常管理也会交回给学生。

覃坑小学旁的这块自留地,是学校建立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而类似这样的基地,电白37所学校已先后建起41个,占地面积共109315平方米,投入资金176.5万余元,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及体验的场所。

2022年秋季学期,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实施,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全区419所中小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作为实践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落实每班每周1节劳动课的要求。”电白区教育局局长梁镇源认为,电白先行先试建起了41个劳动教育基地,有效保障了劳动教育的推进,让学生拥有更多体验劳动、实践劳动价值的机会。

南方日报记者 邹祥亮

通讯员 陆小燕

1“集体劳动更能激发学生热情”

覃坑小学是电白第一个建起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学校。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在校师生在覃坑小学前面的河滩上开荒掘土,捡石筑堤,开垦了近4亩农田和一块长10米多、宽近9米的菜田。

2018年,石曾安调到覃坑小学,为学校自留地丢荒感到可惜,便组织教师与学生一起锄地除草,在田里种上了水稻、玉米、番薯等农作物。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劳动,他又把地划分到班级,每个班大概有一分地,班主任和学生自行商量决定种植农作物类型。“老师大多是农村出身的,多多少少都会些农活。”在石曾安的推动下,学校师生开始了一场劳动种植教学。

覃坑小学学生黎美清家里已经不耕田,课后最多只需要帮家里分担做饭、摘菜、洗菜的家务活。她第一次到学校的地里松土后,晚上回到家马上和妈妈林祥红分享了这个经历。“她一进家门,就高兴地跟我说在学校和同学一起锄地,超好玩。”林祥红依然记得孩子的那份激动之情,得知新学期劳动教育成了独立课程,她赞不绝口。

早在2022年春季学期,覃坑小学劳动教育课便走向正规化,有了课本与教案,每个班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课程,用于练习实践、技能指导、总结交流等。

村里孩子在学校种地,意义在哪里?石曾安告诉记者,学校位置偏僻,学生多为留守儿童,由奶奶爷爷照看,干的家务活儿不多,更别说接触要求较高的种植。

“集体劳动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劳动教育的效果也好。”石曾安表示,种植工作或许有些艰苦,但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往往都会很卖力,期间也产生了许多乐趣。农作物收成后,除了给学生带回家,学校也会安排饭堂进行烹饪,让师生共享劳动成果,顺便开展感恩教育。

同在一个镇的那霍中学条件更好,2021年3月建成了一个面积2000平方米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至今已经接纳学生2000多人次。

经过一年多的经验积累,基地初步建成以劳技教育为主,科普教育、环境教育、法纪教育等并重的学生社会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和思想道德教育基地,成为青少年亲近自然、体验劳动、接受教育、探索科学的好去处。

松地、拔草、施肥、浇水、收菜,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相互协助经营共同的“一亩三分地”,从劳动中习得知识、找寻乐趣,同时体验了收获的喜悦。“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那霍中学副校长苏东海认为,集体劳动中能培养更为坚韧的责任感。

2“失败也是劳动教育里需要体验的”

划片分班管理是电白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一个特点。每个班分得自己的一方“责任田”,自行决定种植什么,以及种植期的打理、收获都由各自班级承担与分享。

2021年暑假,电白春华学校进行升级改造,整合校内土地资源,在本部校区规划出3亩地,将其打造成种植园,小学部、初中部各班都能分得约20平方米的区域供同学劳作,体验种植的乐趣。

“种植什么交由家委会与班级老师商讨决定,有种花草的,也有种茄子、玉米等短期经济作物的。”电白春华学校本部校长、校本部初中部校长邱雪生告诉记者,学校鼓励学生家长一起参与劳动教育课,这也是一次亲子教育的实践。

对于农作物收成后的再分配,则是劳动教育的另一种延伸。据多所学校反馈,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农作物收获后,一般有两种处理模式,一个是采摘后由班级老师对其进行入菜处理,然后拿回班上让同学互相分享,从中体会劳动的快乐;另一种则是采摘后卖给学校饭堂,所得报酬作为班级经费。

邱雪生认为,无论哪种模式,都能对学生进行劳动再教育,对生产生活的体会更加深刻。

效果比较突出的是岭门中学,其劳动实践创新园占地15亩,根据季节特点,种植白菜、芥菜、萝卜、玉米等农作物,学校饭堂按市场价格进行回购,每个班由此获得的收入基本都有1000多元。

当然,农业种植的生产规律以及易受自然环境影响等制约因素,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也无可避免。邱雪生告诉记者,学校刚开始推行劳动教育时没有经验,种下的苗成活率不高;遇到放长假,没有人专门灌溉除草,生长受限制;遇到台风洪灾更是可能全都白忙活一场。

“失败也是劳动教育里需要体验的。”邱雪生对这种挫折看得很客观,认为带着学生去感受失败的过程、或者成功的过程,与农产品买卖的过程一样,都是劳动教育的延伸。让他感到比较欣慰的是,师生在积累了一些失败经验后,班级栽种的成活率上来了。

成功是每个人都乐于追求的,特别是在自己提供智力劳动或体力劳动后,把回报看作一种付出闭环。但事实上,成功与失败两者加一起才算是一个完整闭环。

劳动教育鼓励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劳作付出努力与汗水,追求丰富的果实,同时承担种植业的风险,适当对学生进行接纳失败的教育,这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

3 “劳动教育既要课程化,也要生活化”

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劳动教育正式成为一门独立课程。华南师范大学附属电白学校(下称“电白华附”)总校长戴志强把它看作是育人本质的一种回归,并且有迹可循。

2020年3月,国家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了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紧接着,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劳动”名正言顺回归学校教育。

电白华附在建校之初,就将劳动教育纳入规划。2022年4月29日,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揭牌,同年9月,学校秋季首次招生。基地按班级划区域,每周安排学生到基地上实践课程。

“劳动教育既要课程化,也要生活化。”戴志强认为,对于劳动课的要求已经板上钉钉,那么劳动教育课程化就成了最基本的要求,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也是劳动教育的一个载体、元素,重要的是把劳动教育融入生活、融入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里面。

例如,结合中国的节日以及茂名本地习俗文化,电白华附开展相关的庆祝活动,带领学生动手包饺子、包汤圆等;课后将德育作业作为主要作业之一,让学生回家协助父母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

“劳动不仅限于生产劳动,还包括家务劳动、日常个人内务整理等,只要符合学生能力特点,手脑并用融入了体力,强化了体验,都应该纳入劳动教育的范畴。”戴志强说。

事实上,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并不仅仅只有生产劳动。生机勃勃的种植园就像一个大课堂,学生在这里接近大自然,能学到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并且是凝聚了劳动价值的。

在电白春华学校的春华种植园,生物老师将课堂触角延伸,带领学生对植物的生长周期进行记录;美术社团的同学能在园区里写生,获取创作灵感。

在电白区第九小学校园内,明德田园也成为了学生的学习天地。“这个是什么蔬菜种子?”“播种后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收获?”别开生面的户外劳动植物课开在田园内,学生能零距离感受植物的生长状态。“除了特定的课程,课间、假期也会有很多学生主动走进园区,看看蔬菜植物,甚至给它们浇水。”电白区第九小学校长冯汉娟认为,这种影响是持续和深远的。

学校教育离不开德智体美劳这个根本,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开设也促进了“五育并举”,学生堂走进田园大课堂,从生产劳动中培养了热爱劳动的思想,学会独立思考,激发美的创作,建立健全人格。

相关

新学期新变化

新课标

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在各中小学正式启用。今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据了解,义务教育课程修订自2019年启动,历时3年,此前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已分别实施了20年和10年以上。

新课标对各科课时比例进行了调整,从单科角度上看,语文课时比例从2011版教学时长占比13%至15%提高到了20%至22%,教学时长位居第一;数学课占13%至15%,位居第二;科学课时占比升至8%至10%,超过英语,而“体育与健康”课时占总课时比例保持在10%至11%,大于外语和理化生、科学课时比例。

新课程

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独立课程,并进入课程表。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每周均不少于1课时,课程内容共设置10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并针对不同学段制定了“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等课程任务。

此外,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劳动课程注重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

新教材

2022年秋季学期起,普通高中国家课程的旧教材将逐年退出目录,义务教育国家课程各学科使用《2022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中的教材。

按照教育部要求,人民教育出版社从5月下旬启动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重绘工作,全力确保2022年9月新学期课前到书。最新版的人教版数学教材已陆续运到学校下发,并在新华书店陆续上架。

此外,按照要求,中小学教材中不得夹带任何商业广告或教学辅助资料的链接网址、二维码等信息;教材配套的数字音像材料,应参照《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由学生根据需求自愿购买,不得随教材统一征订。

新制度

新修订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已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针对地方落实“双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等重大政策时面临的新情况、新要求,统筹兼顾学校财务管理薄弱环节。

制度针对学校采取自主经营食堂、委托方式经营食堂、配餐或托餐等不同方式为学生供餐的实际情况,分类提出财务管理要求;明确课后服务等服务性收费的管理要求,增加中小学校不得擅自扩大收费范围、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的禁止性规定。此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得从事经营活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