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太难懂了(文言文那么难懂)

说起古人,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他们说话时的咬文嚼字和之乎者也了,尤其是古时候的书香门第和大家族,他们会格外重视家族成员的文学教育,因此用《还珠格格》里小燕子的话说就是,大家讲话都是四个字四个字地说。

文言文太难懂了(文言文那么难懂)(1)

而这些咬文嚼字和之乎者也的文言文,甚至是较为简单的成语对于咱们现代人来说,都稍显深奥难懂了,那么古时候那些没上过学的老百姓是怎么交流沟通的呢?难道也是用文言文吗?

何为文言文

对于咱们现代人来说,上学的时候学习语文,最痛苦的莫过于要去背诵和翻译古人撰写的文言文了,因为其中蕴含了大量简写了的典故和通假字。

文言文太难懂了(文言文那么难懂)(2)

这就导致我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了极大的阻碍,甚至有的时候反复咀嚼好几遍还是无法正确把握作者想表达的内容。

其实,文言文只是古时候的一种书面语,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以先秦时期的口语化表达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撰写语言。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语言多数被记载到了竹简或者丝绸上,后来又随着时代的不断更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文人们也开始逐渐喜欢用起这种文字表达方式来。

文言文太难懂了(文言文那么难懂)(3)

不过这种表达方式是在我国进行“五四运动”之前普遍使用的一种书面语言,也是相对于新文化运动之后兴起的白话文而言的。在古时候,并没有文言文这种说法,那只是大家普遍使用的一种表达形式。

文言文的撰写并不像如今的白话文,仅仅要求语句通顺或稍具文采即可。文言文的要求可谓是极高的,因此并不是谁写出来的文言文都可以被称为是一份好的书面作品。

据了解,文言文要求音律工整,而且讲求对仗,十分注重典故的运用,而且文言文的对仗越是工整就要求作者在写作时将内容尽可能地简化。

文言文太难懂了(文言文那么难懂)(4)

不仅如此,文言文还分为诗、词、曲、骈文等多种文体,最开始也讲求辞藻华丽,但无奈这种风格的趋势导致文人们过于追求华丽的辞藻而忽视了文章本身所要表达的内在,从而使文言文的风格逐渐走向浮夸。

等到了唐代韩愈等文学大家发起“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力求回归通俗的古文本真,至此文言文空有外表而内里空虚的局面才算是得到了缓解。

语言、文字的诞生

由于文言文的文学性过强,因此普通人是很难透彻地去理解和使用它的,那么古时候人们是怎么交流的呢?

文言文太难懂了(文言文那么难懂)(5)

其实,在人类诞生之初,我们的祖先并没有已经创造出来的语言和文字用以交流,因此人们主要是依靠肢体语言来沟通的。

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才产生了语言和文字,用以记录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便于沟通,只是因为人们所处的地域不同,因而产生的语言也不同,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方言,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原因。

不过我国的语言文字究竟是哪一位先人率先发现并创作出来的,史料上也确实没有相关记载,我们也没有方式去进行考究了,但是对于文字的创造,我国却是有着相关故事的记载的。

文言文太难懂了(文言文那么难懂)(6)

据《旬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著作中的记载,在黄帝时期,人们是结绳记事的,大事系大结,小事系小结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结绳记事已经不足以技术人们的生活了,因此人们又开始在竹子、石头上篆刻符号用以记事

之后再到后来,事情繁杂,人们发现的使用的物品也越来越多,结绳和篆刻的方式已经没办法满足人们记事的需求了,这个时候有一个名叫仓颉的人决心为人们创造文字用以记事。

文言文太难懂了(文言文那么难懂)(7)

有一年,仓颉外出打猎,无意间观察到了鸟兽的足迹而受到启发,开始日夜观察身边事万事万物,描摹绘写,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并将符号拿给众人看并解释给人们听,发现多数人是可以理解正确的含义的,也正是到了这个时候,文字被创造了出来。

但在这一时期的文字可以说是象形字,它们多数都是物品的简笔画,有的时候使用起来并不方便。也就是说当时的文字和语言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将观察到的事物下来而已。

文言文太难懂了(文言文那么难懂)(8)

后来又随着不断的发展,文字的形式开始简化,书写形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简体中文文字才逐渐形成。

古人是如何沟通的?

那么古时候真正识字的人并不多,也就是说见过文言文的人都是少之又少的,他们是如何用文言文沟通的呢?

文言文太难懂了(文言文那么难懂)(9)

历史剧《孔子》中联系礼仪的剧照

真相是,古时候老百姓们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使用文言文,就连文人墨客都不是只会文绉绉地说一堆之乎者也,因为这种形式的语言归根结底也只适用于书面撰写,而对于日常生活并不方便。

因此人们为了方便自己表述,也为了方便与自己沟通的人能够快速听懂自己的意思,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使用了口语化的语言(当然也不全是像今天咱们所说的大白话)。如此一来,大家便在沟通上顺畅了许多。

而所谓的之乎者也,或许是一些古装剧的影响,导致大家都慢慢开始认为古人平时就是那么说话的,而对古人们产生了误会。

文言文太难懂了(文言文那么难懂)(10)

不过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不论是日常对话交流,还是撰写文稿或文学作品都更倾向于使用文言文了,毕竟明明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三言两语就能说明白,谁还会斟词酌句地冥思苦想半天,写出一段有一段别人很可能看不懂的话呢?

但是这并不代表文言文的诞生和存在没有意义,想想你初到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别人张口是“哇塞”,而你开口便是诗词歌赋般文辞优美的语句,是不是瞬间就觉得自己高大上了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