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年轻时爱你的父亲已经老去(直到最爱我的父亲离世)

朱自清先生在《匆匆》里写到:“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

这就是时间赋予生命的定义吧?“为什么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时间的概念,让人生多了几分悲壮。因为,我们总是在不停地面对各种告别。

当你年轻时爱你的父亲已经老去(直到最爱我的父亲离世)(1)

跟昨天告别,今天的你已不再是昨天的你。这一刻的世界,也不再是那一刻的世界。

跟朋友告别,“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挥一挥手,可能,再难相见。

跟亲人告别,“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最是锥心蚀骨,这也是最难的一关。

虽然生死自然,却很少人能从容地面对与他人的告别,尤其是亲人。一方面是对死亡的恐惧,另一方面是对亲人的不舍。

当你年轻时爱你的父亲已经老去(直到最爱我的父亲离世)(2)

可见,告别,是人生最重要的一课。

01与亲人的告别,与其逃避,不如接受

20岁那年,年仅50岁的母亲永远地离开了。

第一次遭遇人生如此大的变故,我深陷悲痛之中,久久不能自拔。第一次体会到“爱别离”之苦。

当你年轻时爱你的父亲已经老去(直到最爱我的父亲离世)(3)

随着年岁渐长,心智日益成熟。对人世间的是非纷争、得失荣辱少了几分执着,但对于生离死别,仍然做不到完全坦然、淡定。

“耳畔频闻故人死,眼前但见少年多”,更是中年人的写照。

在步入中年的短短几年,先后送走了伯父、伯母、父亲、舅舅。还有几个性急的同龄人,也匆匆先去。

每每听到这些传闻,我的内心都会感觉很沉重。叹息逝者与这个世界永别,与亲人永不相见,这是何等的绝望与痛苦。

当你年轻时爱你的父亲已经老去(直到最爱我的父亲离世)(4)

有时候,我甚至会像鸵鸟一样,因恐惧而选择逃避。

直到告别了最爱我的父亲,我才开始慢慢懂得:告别,是人生必学的课程。与其痛苦逃避,不如坦然接受,从容面对。

去年,姑妈也走完了沧桑的一百年人生。同年,姑妈的儿子——我的大表哥也跟随姑妈而去。按照当地风俗,他们的骨灰要暂存在殡仪馆,一年后才能安葬。

当你年轻时爱你的父亲已经老去(直到最爱我的父亲离世)(5)

眼看着自己的长辈一个个地都相继离去,把世界留给了子子孙孙。

02 幸福和财富的关系

前几天,表哥的儿媳阿莲打来电话,说要给两位故人入土为安,问我们兄弟姐妹几个能否回去?

哥嫂因工作疫情期间不能离开本市,二姐家里有事脱不开身。最后,大姐夫妇、弟弟和我四人,决定回来送大姑和表哥最后一程。

当你年轻时爱你的父亲已经老去(直到最爱我的父亲离世)(6)

按当地习俗,此等事宜赶在天亮之前把仪式(至亲戴孝哭丧拜祭)做完。

于是,清晨五点,天未亮,夜空繁星点点, 我们一行人跟着主礼师傅来到了村口,大家平静地、有条不紊地完成了所有仪式流程,然后回到家中等候。

在送别姑妈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姑妈这一生,幸福吗?

姑妈年轻守寡,靠自己种地的微薄收入,拉扯大三个孩子,并赡养婆婆。这么多年,日子是可想而知的艰辛。待到儿女们成家后,生活虽略有改善,但仍然清苦无比。

当你年轻时爱你的父亲已经老去(直到最爱我的父亲离世)(7)

邻居住的都是漂亮的小洋楼,她依旧住在潮湿阴暗的老房子里。后来,等到孙子也成家立室了,才勉强把新房子支棱起来。但也仅此一层,二层再也凑不出钱来盖了。

用表哥的话说,姑妈一辈子“没享过什么福”。

单从物质生活来衡量,姑妈这一生是不幸的,起码算不上幸福。

但她善良、乐观、坚强,晚年享受着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对物质欲望极低的她,身体健康地活到了100岁。

当你年轻时爱你的父亲已经老去(直到最爱我的父亲离世)(8)

“健康长寿、尽享天伦”是大多数人求而不得的。在这一点上,姑妈是幸福的。

德国大哲学家叔本华也曾说,“健康的乞丐甚至要比生病的国王更加幸运”。

记得还是在少女时期的时候,有一次,和闺蜜去家旁边新建的某高端别墅群参观。

别墅奢华、舒适有格调,“一个五星级的家”就在眼前。我不由得心向往之,喃喃地说道:“坐在这么舒适的沙发上,看着花园外的路人,你猜他们会想什么呢?”

当你年轻时爱你的父亲已经老去(直到最爱我的父亲离世)(9)

闺蜜开玩笑地说:“他在想啊,为什么外面那两个人这么穷,还那么开心!”

当时说这话,颇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味道。现在看来,闺蜜的话是至理名言,很有哲理。

拥有的越多越怕失去,世人皆是。富人得到了更多的财富,不想失去,于是,终日纠缠在“得”与“失”之间,反而不及普通人快乐。

当你年轻时爱你的父亲已经老去(直到最爱我的父亲离世)(10)

周国平先生认为,金钱是好东西,但不是最好的东西,最好的东西是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那才是真正能使人感到幸福的东西。

03 庄严地生,是最好的告别态度

农村人似乎更能淡然面对生死,“告别”这一课,他们比我学得好。

办完姑妈和表哥入土的事宜,回到家里,两个表姐和孙媳就在厨房忙碌开了。她们是在准备着下一步的回礼。空隙间,她们也会出来跟大伙儿聊几句家常、说说笑笑。

当你年轻时爱你的父亲已经老去(直到最爱我的父亲离世)(11)

生活依然照旧。不要以为,他们这样是淡漠、是无情。

这些生活在社会基层的人们,生存的压力让他们无暇伤春悲秋。“痛苦”和“悲伤”对他们而言,都是很奢侈的词汇。

努力地活着,才是他们在这个世界的意义。人生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一种偶然。

你无法选择以何种身份来到这个世界,是降生在大富之家、还是寒门,无法选择是生活在这片土地,而不是那片土地上。

当你年轻时爱你的父亲已经老去(直到最爱我的父亲离世)(12)

但你可以选择成为这样的人:对什么都乐观,勤劳、坚强,对生活永远充满热情;而不是那样的人:对什么都不满,脸上总是写着抱怨、愤懑、仇恨。

均培和阿莲都选择了前者。

均培是姑妈的长孙,现在是这个家的顶梁柱,他的打工收入依然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

好在媳妇阿莲持家有道,平时不但要负责婆婆和两个孩子的饮食起居、孩子的接送和功课辅导,还要打理几亩地的粮食和蔬菜。日子虽然清贫,但也其乐融融。

当你年轻时爱你的父亲已经老去(直到最爱我的父亲离世)(13)

我时常会在朋友圈,看到阿莲分享的生活片段。哪怕是烤几块红薯,她们一家也吃得津津有味。

她在镇上租了一个卖菜的临时摊,每个月租金90元。吃不完的菜就拿到摊上卖,卖菜的收入能够一家人基本生活所需。这样,均培的工资就可以存起来了。

我问她,菜摊的菜能卖完吗?她爽朗地笑了:“有得卖就肯定能卖完,都是熟客。前阵子打台风,就没菜卖了!”

是啊,农民就得看天吃饭。

当你年轻时爱你的父亲已经老去(直到最爱我的父亲离世)(14)

阿莲告诉我们一个秘诀,她通常是在蔬菜开始长的时候打点农药,等差不多收成时,就不打药了。一来,之前打的农药基本挥发完了,不会对人的健康造成不好的影响,二来,城里人更喜欢有虫眼的菜,虽然难看点,但吃着放心。

你看,劳动人民的智慧也在生活实践中日益增长,懂得顺应市场需求了。

从这些质朴的人脸上发自内心的微笑,你会发现,他们的生活是如此简单,他们的快乐是如此纯粹。

当你年轻时爱你的父亲已经老去(直到最爱我的父亲离世)(15)

那天,村口有个地方在拍戏,大家都兴高采烈地去围观,一丁点儿的娱乐活动就可以让他们开心许久!

他们根本不需要别人怜悯,他们的简单和单纯反而值得我们尊敬和爱。

沈从文先生说:“他们那么庄严忠实的生活,却在自然上各自担负自己那份命运,为自己,为儿女而活下去。不管怎样活,却从不逃避为了活着而应有的一切努力。”

当你年轻时爱你的父亲已经老去(直到最爱我的父亲离世)(16)

苏轼也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从生到死,这些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

顺应自然的本性,庄严地活着,或许是面对“告别”这一人生问题最好的答案。


原创不易,请勿抄袭!!!如果你也有情感经历想倾诉,可以私信小编留言。

作者:小满未满

审稿:生如夏花/原野

校对与找图:林暖

排版:菱湖君子

版权归许昌隆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