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都有什么用(为何日本古都都没有城墙)

日本是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在近代之前,日本的很多文化精神以及政治传统都深受中国的影响。

日本古都有什么用(为何日本古都都没有城墙)(1)

但还是有差异较大的地方,比如日本古都基本上是没有城墙的,与中国截然相反,这究竟是为什么?

01 日本的外部环境催生了无城墙的条件

1、日本处于地震带上,多地震

日本的古都修建风格与中国相似,都是内敛的东方作风。但在城墙的修建上与中国大大不同。日本的古都是没有城墙的,这在中国是很不可思议的。

没有城墙,万一有盗贼来犯,怎么起到防护作用?有时候不是不愿意,是现实条件严格限制了。

从地图上来看,日本的位置正好处于三大板块的挤压处,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区,每年多爆发火山、地震。日本古都如果修建城墙,很容易在地震中崩塌。

日本古都有什么用(为何日本古都都没有城墙)(2)

另外,耗费成本也是很大的问题。古代日本的财富积累并不容易,虽然也是以农业著称的国家,但实际农业与中国相比并不发达,日本地形多丘陵,山地,平原地区只有四国岛的部分才大范围分布,比如关东平原。

平原面积小,国土面积也并不大,导致日本的农业发展严格受限,积累的财富屈指可数。这点从江户时代,日本社会多武士、浪人可以看出。

如果在地震中,城墙遭到了破坏,重新再建就可以了,但很有可能新的城墙并没有完全建立,便遭到了地震的破坏。如果执着于建城墙的话,可能耗费的人工以及材料成本都是巨大的。

加上日本的农业经济并不发达(在农业社会,农业经济是主体地位,可窥探一个国家的国力),所以无法承担巨大的成本。索性不建城墙,连后面的修补费用都免除了。

日本古都有什么用(为何日本古都都没有城墙)(3)

另外,修建城墙是为其安全需求着想,如果不修建城墙也是为其安全需求着想呢?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修建城墙,反而会对自己的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修建的城墙在地震来临的时候,会崩塌,对于逃离建筑以外的人是个严重的威胁。众所周知,在发生地震时,应该逃到空旷的地方。

日本古都不修建城墙,反而增加了空旷地方的面积,满足了人们的安全需求。

并且,城墙的修建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人的逃跑路线,所以基于安全的考虑,日本的古都并没有太多修建城墙。

日本不止古都,其他建筑也很少修建城墙,很多都是较矮,不足人高的墙。

2、外部威胁较少,地形上有天然优势

日本古都大多没有修建城墙,绝对不止自然原因。

日本是岛屿国家,相比中国这种大片陆地的国家,相对处于隔绝的状态,日本除了与中国、朝鲜、俄罗斯、东南亚交流以外,几乎没有其他的交流对象。

日本古都有什么用(为何日本古都都没有城墙)(4)

学习欧美,也是近几百年的事情。所以相比于其他国家,外部威胁较少,尤其是古代生产力落后,交通发展有限,鉴真东渡日本,都耗费了十几次,那还是唐朝,生产力发展较好的时期。

可见,其他国家的人到达日本或者日本的人出去都是较为困难的事情。故,古都不修建城墙是外部威胁几乎不存在,内部威胁不大。

就算有盗贼,偷了东西,也只能在日本,很难逃到其他国家,只是抓人耗费时间而已。

这和中国的情况不同,中国城墙修建反而比较频繁,是因为人口众多,矛盾众多,很容易发生掠夺事件。

最重要的是,中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很好,每家都会积累一些财富,对于财富的看守,普遍的看法还是修建城墙具有安全性。

另外,日本在地形上有一定优势。日本的地形普遍是以山地和丘陵为主,主要的平原也集中在关东一带。

日本古都有什么用(为何日本古都都没有城墙)(5)

日本古都的选址大部分都是在山地丘陵的地区,这些地区是天然的城墙,不需要多加修建,而且较为偏远,很少人来。

其次,日本的领土分布较为破碎,有些古都还是蛮大的,如果要修建城墙,破碎的领土会带来巨大的麻烦。

一般而言,越集中的领土,统治者越少,中国和古埃及都是典型的例子,所以在集中的领土上也诞生了集中的权力制度——君主专制制度。

较为破碎的土地,统治者多,比如欧洲、日本、古希腊,都是典型的贵族政治。贵族政治容易造成的问题就是领土分割过小,甚至有些连古都的面积都没有。

如果修建城墙很容易发生利益争夺事件。日本的有些古都会被赋予神的意味,对于政治上一些行为可以被解释为合理。

故,这也是日本古都不修建城墙的原因,很容易产生矛盾纠纷,对于古都的保护以及建设都十分不利。

日本古都有什么用(为何日本古都都没有城墙)(6)

其实日本古都不修建城墙与自然气候也有一定关系。

日本的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一年潮湿多雨,不修建城墙可以起到通风的作用,可缓解潮湿,不然长久下去,这些木结构建筑很容易因为潮湿,而导致木头膨胀,从而发生崩坏现象。

02 日本的内部条件特殊

1、日本信仰佛教,崇尚自然简约

日本虽然很多东西是学习中国得到的,但是总有自己国家的“特色”。比如佛教,佛教每个地域的发展都不一样,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以及印度那边的佛教差异性明显。

同样的道理,日本的佛教并不会因为学习中国,而变得和中国的佛教一样。日本的佛教更多是融入了中国的道家思想以及日本本土宗教——神道教。

日本的佛教主要思想是崇尚与自然万物一体,生死的转化只在一念之间,不需要过分看重,顺其自然,并且简约修行(有点苦行僧的味道,但不明显)。

日本的神道教也是崇尚自然,所以在日本早期给各个自然现象以及事物都安排了相应的神仙。据说日本的神道教有4万个神,属于多神教的一种。

日本古都有什么用(为何日本古都都没有城墙)(7)

北村优季的《都城———唐和日本 》一文中体现了这种思想。“日本的里坊构建和中国有很大不同,日本很有可能未建坊墙,即便有建,也只限于面向朱雀大街的一面,而坊门也只在开在面向朱雀大路的一面‚且里坊面积较长安要小。

其街区外围是高一级的城市干道,相邻街区的内部道路可以贯通。因此,日本的条坊制可被认为是开放式的”由此可见,日本的崇尚自然,尊重事物的本来面容的思想在其他的制度设计以及建筑中都可以发现。

2、日本的国民思想没有永恒的概念

日本的国民文化中没有永恒的概念。这点受传统日本社会的影响。传统的日本社会是武士社会。

虽然名义上是天皇掌握权力。但实际在平安时代之后,变成军人掌权。镰仓时代之后更是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武士享有社会上的特权地位。

日本古都有什么用(为何日本古都都没有城墙)(8)

日本传统社会对于武士的处理并没有“文化”,与中国社会不同。中国的王朝建立之后,就会重用士大夫,弱化武将。

日本的通常处理都是以暴制暴,就是尽量招募更多的武士,更强壮的武士。由此还衍生出来相关的“义子制度”,将武士收为义子,内部联姻,增加武士对自己的忠诚。

可想而知,战乱根本得不到停息。日本民众也并没有能力阻止战乱的停止,只能寻找一定的精神需求。

也是从镰仓时代之后,日本的佛教流行起来。其中的转世观点,被日本人进一步衍生,所有的东西都在变化之中,灭亡和诞生不过在一瞬之间。

强调的是不要将生死看得过重,可能随时都会消失。故此,日本的文化中并没有永恒的观念。对待古都的城墙也是如此,对于城墙本身不需要看得过重,反正迟早要被摧毁的,不管是天灾或者人祸,都逃不过。

日本古都有什么用(为何日本古都都没有城墙)(9)

还不如不修建,一切按照原本的样子进行。

日本社会中部分消极的思想,除了受到资源有限的困难以外,更多的还是和传统社会中形成的随时变化的生死观有很大关系。

03 总结

日本的城墙确实比较罕见。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会修建城墙,保护领土和财产。日本由于地理位置、地形等方面的原因,形成“日本古都不修建城墙”的奇观。

领土破碎衍生出来的问题是统治者过多,矛盾容易激发,战乱频繁,人民生活不稳定居多。在无法改变的前提之下,只能在精神中寻找慰藉。

参考文献:

《古代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个侧面》 《日本建筑文化发展中的灵活性和独创性———以中日两国古都规划和布局的相异之处为例》 《日本文化———模仿与创新的轨迹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