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规矩的故事简短(哲理小故事礼让)

在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有一条长100米,宽2米的巷子,它就是赫赫有名的“六尺巷”,巷道两端的石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

关于这个“六尺巷”是如何来的?历史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关于道德规矩的故事简短(哲理小故事礼让)(1)

清康熙年间,有位大学士名叫张英。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张家人一气之下写了封千里加急信送给张英,想要他出面来打赢这场官司。

张英看了信后,大笔一挥,当即给家人写了回信:

“千里家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看到回信,明白了其中含义,于是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也相让出三尺空地,六尺巷便由此而来。

直到如今,“六尺巷”还依然存在,成为了当地的历史名胜。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也一直流传至今。


关注我为您分享小故事大道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