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混凝土施工要求(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摘要:清水混凝土是直接利用混凝土成型后的自然质感作饰面,不做其他修饰的混凝土工程清水混凝土是一种绿色建筑,它将环保理念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以特有的厚重与清雅及自然沉稳的外观韵味博得社会的青睐,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清水混凝土施工要求?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清水混凝土施工要求(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清水混凝土施工要求

摘要:清水混凝土是直接利用混凝土成型后的自然质感作饰面,不做其他修饰的混凝土工程。清水混凝土是一种绿色建筑,它将环保理念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以特有的厚重与清雅及自然沉稳的外观韵味博得社会的青睐。

0引言

随着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建筑行业引入了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是一种对环境无害、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生态建筑。其发展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生态文明科学发展的过程。目的和作用在于实现与促进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高度的和谐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之间充分的协调一致;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清水混凝土以古朴凝重、自然清纯的质感列入绿色建筑的范畴。

1发展前景

清水混凝土正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民用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大型公共建筑及市政桥梁工程中,我国已有很多成功的施工案例。如海南三亚机场、首都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和东方明珠大型斜筒体等都采用了清水混凝土。

序号质量缺陷分析可能造成原因监控对策及措施1色差原材料变化及配料偏差;原材料要求同品种、同规格、同颜色、同产地;采用自动计量系统严格按配合比投料和搅拌,并根据气候和原材料变化随时抽检砂、石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搅拌时间不足;搅拌设备采用电脑计量系统严格控制搅拌时间;脱模剂施加不均匀或养护方法、时间不稳定;保证模板面板的材料光洁度,均匀涂布无色脱模剂完成脱模;浇灌完成后及时养护,养护方法、时间统一;模板的不同吸收作用或模板局部漏浆;统一采用相同材料作为模板面板;制作安装时精心施工,杜绝漏浆的发生;拆模过早或时间不一致,造成构件表面色泽偏差;根据气候情况严格控制拆模时间,并保证时间统一,及时喷表面养护液;原材及外加剂、防冻剂中含碱量过大,造成浇灌后表面反碱。采用低碱材料配制混凝土。2气泡混凝土拌合料含砂过多;合理进行配比,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和和易性;振捣不足;采用机械振捣,分层振捣并严格控制振捣时间;浇灌厚度过大。严格控制分层厚度。3色斑污点黑影钢筋保护层不到位造成表面露筋;采用塑料保护层垫块,严格控制保护层厚度;顶模筋外露端头;对传统控制构件截面尺寸的方式进行改革,将顶模筋改为顶模套管;脱模剂不纯或使用过量;使用轻质无色脱脂脱模剂均匀涂刷或不使用脱模剂;覆盖保温材料脱色;采取有效防变色措施;来自模板上的铁锈;钢质面板采取热镀锌处理等有效防锈措施;3色斑污点黑影穿墙螺栓洞口周围微量漏浆造成颜色偏深;采取有效的防止漏浆措施;接缝微量漏浆。模板拼缝采取海绵条等嵌固。4表面花纹振捣过度;严格控制振捣时间及方法;拆模过早。适当延长拆模时间。5表面泌水现象含砂量低;合理调配砂用量;混凝土坍落度过大;控制含水量,并采用减水剂;外加剂配料不当;合理控制外加剂的用量;提前浇水过多,模板表面有水。模板内清理后根据天气情况适量湿润,6接茬漏浆出现砂带模板接缝不严密;加强接缝处理,采取有效措施;混凝土中水分太多,流动性太高;严格控制配比用水量,合理使用减水剂,加强过程坍落度检测;振捣过量。严格按要求浇注,避免过振。7蜂窝麻面配合比中细骨料不足;严格调配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过小,造成入模困难,局部不密实;根据结构截面、部位等合理调配坍落度,保证和易性良好;搅拌不均匀;严格搅拌时间;振捣不充分;保证振捣时间,严格振捣方法;模板拼缝不严漏浆;加强模板拼缝控制;拆模过早,局部粘模;严格控制拆模时间;冬季施工受冻。采取有效防冻措施。8表面裂纹混合料水泥用量太多,水灰比大;合理调配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控制水泥用量,适量掺加掺合料;原材中使用了含泥量过大的粉细砂子;控制原材含泥量,采用质量优良的中砂;养护不足;加强后期养护,确保养护时间;拆模过早。严格控制拆模时间并适当延长。9阴、阳角漏浆模板阴阳角处理不合理,接缝不严密。采用合理的阴阳角模板方案。10缺棱掉角拆模过早,棱角损坏;严格控制拆模时间;成品保护措施不利。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4.3.1 严格控制钢筋的配料尺寸4.3 钢筋工程

配制的各种钢筋和箍筋平直、方正及弯钩准确,应严格把好配料关。

4.3.2 钢筋接头和绑扎

绑扎钢筋的扎丝多余部分应向构件内侧弯折,避免外露形成锈斑,影响清水混凝土观感质量。

4.3.3钢筋生根位置控制

⑴ 在柱施工中采用定位套箍,卡住主筋确保其位置,套箍按柱的断面设计制作,并对主筋采用斜撑加固,确保主筋位置准确;

⑵ 在剪力墙钢筋根部采用梯形定位套箍,用来固定主筋不位移,并控制好排距。

4.3.4 墙横向钢筋的控制

墙体水平筋的排距和内外竖筋距离的控制,采用竖向定位梯形撑,将此支撑埋于墙内,可采用φ14~16钢筋焊接,间距1.2~1.5m。注意与普通混凝土结构使用梯形筋的不同是:为防止顶模筋露出墙体表面造成局部返锈,清水混凝土定位梯形筋不设顶模筋,墙体钢筋定位靠保护层垫块及墙体模板顶部加定位卡具解决。

4.3.5 保护层垫块

为稳住钢筋及其安装方便,平板的垫块为正四棱台形;墙体垫块为半圆形,将钢筋卡在半圆内,扎丝扎牢。

4.4 模板工程

为使混凝土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保证混凝土达到结构的观感效果,针对不同结构部位设计不同类型的模板,减少模板的投入,尽量设计成大模板。另外,从模板安装、拆除和维修等方面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4.4.1 面板材料的选择

混凝土的表面质量,是清水混凝土成功与否的最直接反映;而面板质量又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表面质量。因此,对面板材料的选择,在清水混凝土模板设计中必须予以重视。

目前国内清水混凝土工程中大量采用覆膜竹胶合板。

4.4.2 模板节点及细部控制

要保证清水混凝土取得较好的饰面效果,模板的节点、细部设计至关重要。模板设计及施工应重点解决好拼缝处理、楞角方正、线条顺直以及模板防锈等问题。

墙体模板安装前对模板位置线及楼地面标高进行验收,根据控制线安装模板就位。为避免混凝土跑浆出现烂根现象,支模前剔平模板下皮混凝土面并浮浆找平,加粘海绵条。

方柱模板采用覆膜竹胶板组合而成。为保证接缝处不漏浆,片模加工时接缝处设连接横肋,并在面板与横肋间粘贴一道止浆海绵条。接缝板接口处刨光挤严,与横肋连接牢固。片模成型后,在模板板面水平接缝处采用防水树脂胶涂抹、嵌平。柱模板竖向接缝位于柱面阳角片模拼缝处,为防止漏浆,片模加工成企口缝,使四块片模合模后接缝互相咬合,配合粘贴海绵条,确保接缝严密。

4.5 混凝土工程

4.5.1 混凝土配制

清水混凝土要颜色一致,则要求所用的材料一致。水泥应选用厂家、标号、品种相同且安定性好、强度好的水泥;砂石也应按规定选用合格材料;外加剂不仅要满足混凝土施工性能的要求,而且要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内在质量和外观效果。混凝土应取样试配,按试配的配合比施工,严格控制坍落度。

4.5.2 混凝土浇捣

清水混凝土对色泽要求很高,为克服色泽不一引起的外观缺陷,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形,所以混凝土应集中搅拌或采用商品混凝土,并适当掺加粉煤灰,提高清水混凝土的色泽效应。清水混凝土坍落度柱为150±20mm,墙、梁、板为170±20mm,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完成浇筑。掌握好清水混凝土的振捣方法,震捣器快插慢拔,不得漏振和过振,振捣时间以清水混凝土表面无浮浆、无气泡为止。浇筑清水混凝土时,分层厚度不大于500mm,并严格控制下料的高度,防止骨料集中堆积。

4.5.3 成品保护

棱角损伤较小时,可用钢丝刷刷干净,冲洗润湿后,用相同色泽的同强度等级水泥砂浆修补。当损伤较大时,需要把松动的混凝土彻底清除,用同色泽比原来高一个强度等级的清水混凝土进行修补,实时做好养护工作。

5存在问题及建议

⑴国内尚无统一的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及验收标准,对清水混凝土施工和验收带来争议,因此需要结合国情制定相关标准,实现清水混凝土施工及验收有章可循。从设计角度进行倡导、推广其使用,逐步取得社会认同,实现建筑与人和自然的和谐与完美。

⑵由于清水混凝土取消装饰面层而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加快混凝土的碳化速度,导致混凝土过早失去对钢筋的保护功能,降低结构使用年限。施工中要加强过程检查,使构件受力钢筋移位导致箍筋无保护层的现象消灭于萌芽状态;施工时采用表面密实光滑、强度高的砂浆垫块以保证钢筋位置并提高清水混凝土的观感质量。

6工程实例

2013 年第十二届全运会鞍山赛区主场馆由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包括体育馆、游泳馆及冰球馆。由于结构空间大、质量要求高,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最大限度保证室内的观感质量及使用功能,避免粉刷层可能出现的空鼓、开裂等质量通病,节约人工和材料,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项目正在申报建筑业最高奖项“鲁班奖”。

7结束语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保证结构工程质量的一个有效手段。通过对清水混凝土结构中细部构造的精心设计与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可以使混凝土表面的颜色、平整度、光洁度、明缝等各项技术指标和装饰效果达到预期目标。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虽然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近几年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与国际先进标准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现阶段清水混凝土施工操作多依赖人工,施工机械化、标准化程度不高。清水混凝土的结构设计与施工,还有待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随着绿色建筑日益受到重视,高性能混凝土的不断应用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会在应用中得到更加深入、全面的发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