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鲁公和女儿 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

聊斋鲁公和女儿 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1)

美人最怕迟暮

英雄末路,美人迟暮,大抵是世间最悲哀的事情。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英雄,但每个人都会走向衰老。在岁月的洪流之中,任凭我们百般努力,奋命挣扎,仍旧抵挡不过时间的摧残。头发渐次苍白,皮肤爬满皱纹,眼眉低垂,步履蹒跚,再也不复年轻时的容颜。

起于皮囊的爱往往会随着年老色衰热情消减,但是起于灵魂的往往不会。

聊斋中有一则故事叫《鲁公女》,故事的男主是山东招远县一个名叫张于旦的书生,女主的父亲是当地的县官,因为姓鲁,所以当地人尊称其为“鲁公”。鲁公有个女儿,就是故事的女主人公,无名无姓,原著称之为“鲁公女”,她别无爱好,偏爱打猎。

不知是当时的风俗,还是《聊斋》里的人物喜欢如此,张于旦不在家里读书,不在私塾里读书,偏偏跑去荒郊野外的庙里读书。一次偶然的机会,张于旦邂逅了外出打猎的鲁公女。

《聊斋》中的故事,基本都是如此,男女初见成欢,让很多读者以为蒲松龄老爷子身患直男癌病入膏肓。老爷子表示也很无奈,不直奔主题,如何吸引人,先发生关系,再谈恋爱也未尝不可。

没有经历过挫折的爱情,往往太过脆弱。这世间美好的爱情,哪件不是千辛万苦。鲁公女一日偎依在张于旦的怀里,哭着对他说:“五年之好,于今别矣!受君恩义,数世不足以酬!”

承蒙你为我日夜诵经,如今功德圆满,使得我能够重新轮回于人世间。五年的欢愉时光,就此戛然而止。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温情,就此别过。你对我的爱,对我的好,三生三世也无法报答。

原来我为你的每一次虔诚祈祷,都幻化成日后分别的离歌,张于旦忍不住抽泣起来。看到他满脸的戚容,满心的不舍,她于心不忍地用纤纤玉手抚摸着他脸上的泪水道:“今得生河北卢户部家。如不忘今日,过此十五年,八月十六日,烦一往会。”

十五年,说起来简单,过起来何等漫长,尤其是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张于旦自叹已经三十多岁,再过十五年,都已经行将就木,半截入土了,就算无灾无病,也是容颜老去、英雄迟暮,即便相会,又能如何呢?

分别之际,鲁公女撒了最后一个娇,要求他送自己一程,吻别此生此世的邂逅:“此去多荆棘,妾衣长难度。”说完便跳到了张于旦身上,顺势搂住了他的脖子,像一只讨宠的猫咪。

一男一女在大路上缓缓前行。女子将沾满泪痕的脸蛋儿紧紧地贴在男子的背上,心事重重。双臂用力地搂着男子的脖颈,紧紧抱住这最后的温暖与幸福。再绵长的情,终有散时。再遥远的路,终有尽头。路边早有老妪马车在那儿等候,铃铛一响,挥一挥衣袖,我爱的人呵,此世别矣,来生再见!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此去多珍重,来世再欢乐。

张于旦回去后,看着适才两人还在抽泣的房间里,此时此刻,是如此的空旷寂寥。徒留他一人暗自伤怀,墙壁拍遍。

行书至此,估摸着很多人都沉浸于两人爱情的感动之中。但是我们不得不洒下一盆滚烫的热尿,那就是张于旦在结识鲁公女之前,是有家室的,而且还有两个儿子,鲁公女不过是他的一场意外之喜。原本以为只是短暂的插曲,从没想到竟成不朽的传奇。

聊斋鲁公和女儿 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2)

对于他的两个儿子,原著说由于张于旦虔诚敬拜神明,两个人都在考试中金榜题名。对于张于旦糟糠发妻之事,蒲松龄除了在去世时提了一句,其余只字未提,这在《聊斋》中比较罕见。

发妻去世之后,儿子们就寻摸着给自己找个后妈,张于旦自然不会同意。由于虔诚,得到神明庇佑的他竟然越活越年轻,白胡子变成黑胡子,皱纹渐渐抻平,身体愈发强健,像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不仅是身体格上的变化,心理上也愈发年轻化,常常出去游玩儿,出了事儿还得两个儿子去捞他。

不管外貌性格如何变迁,十五年之约依旧在他心头时刻萦绕。约定时间一到,便安排车马前去河北寻找伊人。

当初胡兰成与张爱玲不得不分别之际,张爱玲深情地对胡兰成道“那时你变姓名,可叫张牵或者叫张招,天涯海角有我在牵你招你。”而当她风风火火赶到胡兰成的住处时,谁知早已变却故人心,和别的女人打得火热了。她不愿意忍气吞声逆来顺受,默认其他女人的存在,于是便选择离去。(文/张溥杰)

很多感情都是这样,胶着之际你侬我侬,分别之后渐渐冷却,多少恋人最终败给了时间,败给了距离。无法触及的爱,让人张皇失措,如同掉进了水里,却不会游泳。张于旦此去不知等待他的会是什么。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而鲁公女这厢,也的确投胎到了河北卢户部家里,生而能言,聪颖漂亮。到了豆蔻之年,求婚者络绎不绝。并非来的男子不好,其中不乏风度翩翩的青年才俊,他们都是极好极好的,可她偏偏皆不喜欢。

卢户部就很奇怪,这闺女没啥毛病吧?追问之下,女儿终于道出了实情。卢户部听后哈哈大笑,笑她太痴,十五年沧海沧田,且不说他是否还在人世还是记得这档子事儿,就从年龄也看,到时候也都一大把年纪了。但是不管家人如何劝说,她自岿然不动。

相约之日终于到了,张于旦如约而至。但是他怎么都没想到,门卫竟然不肯前去通报。看来不管做什么,一定要打点好保安。当然,这或许是卢户部夫妇的一个阴谋,以此让女儿心灰意冷。

那天没有等到斯人出现的女儿,以为是张于旦变了心、负了约,整日以泪洗面,长卧不起。卢户部看到女儿茶不思饭不想,心中很是担忧。于是去找张于旦,幸好张于旦并未一走了之,而是继续在城中暗自打探消息。(文/张溥杰)

见到张于旦之后,卢户部先是大吃一惊,根本不是他想象中年过半百胡子花白的老头子,而是一个风度翩翩的少年,继而大喜。于是二话没说就将张于旦拉回了家里。张于旦一脸发懵,两眼圆睁,不知这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领回家之后暗中观察的女儿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在她的意识里,昔日温情脉脉的张生,此时也应该是个小老头儿了,现在却是一个少年,此中有诈,肯定是父母在骗她。想及于此,泪水簌簌地洒落了下来。见女儿泪眼婆娑,卢户部对张于旦也失去了仅有的几丝热情,面对张于旦的质问,也不做回答。稀里糊涂的张于旦只好告辞。

见到翩翩少年反而不喜,心中只为看到那个渐渐衰老的男人。鲁公女可谓是对张于旦一片痴心。

伤心过度的鲁公不久后便一命呜呼,但是刚又后悔了。赶紧托梦给张于旦,问来者是不是果真是他,如若是,请赶紧为其招魂。醒来之后,张于旦立即照鲁公女梦中所言去做,她果真起死回生。大喜过望的卢户部也择良辰吉日让二人成了婚。

女人大多往往不会在意男人的衰老,甚至觉得男人越老越有韵味,但男人则反之正如一则调查所说那样,男人向来很专一,因为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不管岁月如何,变迁,都最爱十八到二十多岁的女子。(文丨张溥杰)

文章有删节,作者张溥杰,著有《民国情事:此情可待成追忆》(新华出版社),严禁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