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需要掌握的知识点(5分钟带您了解关于高血压的10个问题)

#心健康信科普#

高血压药物什么时候服用

人在睡眠时血压降低,凌晨2、3点最低,清晨醒前血压快速升高,晨醒后开始日常活动的最初几小时内血压达到或接近最高峰,甚至比夜间高40-50mmHg以上,医学上称“血压晨峰”。因为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有晨峰现象,过去指南和医生经常建议患者晨起后服药。

高血压需要掌握的知识点(5分钟带您了解关于高血压的10个问题)(1)

其实还有部分患者有凌晨甚至夜间血压升高,因此,对于这些患者应睡前服降压药。所以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血压规律,建议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来明确血压峰值在哪个时段出现,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合适的服药时间,以防出现心脑血管意外。

高压不高,低压高、脉压小,怎么办

高压(收缩压)不高,低压(舒张压)高,脉压小这种情况多见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

患者到医院门诊最常问的问题是“医生,哪种降血压药降低压更有效?”实际上,所有降血压药都既降高压也降低压。不存在哪种药比哪种药降低压更有效。这些患者往往肥胖,很少运动,吃的过多,有的大量喝酒,睡觉打鼾,过度娱乐熬夜等。

高血压需要掌握的知识点(5分钟带您了解关于高血压的10个问题)(2)

关键是要管住嘴,迈开腿。健康饮食多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保证睡眠,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降压药物的降低压效果,甚至可能减停药物,拉开脉压,保持血压正常。

高压升高,低压不高,甚至低,怎么用药

高压(收缩压)高,低压(舒张压)不高,甚至低,脉压大,多见于老年高血压患者。

降血压药物没有单降收缩压,不影响舒张压的药物。但降血压药物对血压下降的幅度取决于用药前基础血压升高的程度。用药前血压越高,降压药对血压降得越明显。因此,对老年人单纯的收缩压升高,降血压药对收缩压下降明显,对舒张压影响较小或很小。而收缩压增高是卒中最大的危险。不要因过度顾虑舒张压下降,而不敢用降血压药控制好收缩压。

高龄(80岁以上)老年人的收缩压一般降至150mmHg左右视为理想。

如果血压高了,可不可以只运动不服药

一些中青年发现血压高,对服降血压药有顾虑,怕吃上了,停不下来。尤其无明显症状时,更对用药有抵触情绪。实际上,现在临床上使用的降压药,安全有效,副作用可控。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长期坚持用药。

病例:初次发现高血压,收缩压介于140-150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在90-100mmHg之间。有肥胖,缺少有氧运动,大量饮酒。患者有意愿改变自己的不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吃动两平衡,控制体重,能使体重在原有基础上减10%。每天定时多次测量血压,动态掌握血压变化。

医生建议:可先不用药,认真改变生活方式。如六个月后血压仍高,应开始用药。改变生活方式需要一个过程,建议这些中青年患者不要抵触用药,可一边用药,一边改变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的效果出来了,再尝试可否把药物减量。停药的可能性也并非不存在。但如初诊时血压已达到或超过160/100mmHg,应及早用药,同时改变生活方式。

水银柱式血压计、电子血压计选哪种好

如果追求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好选用水银柱式血压计,但携带不方便,要用听诊器来听,非医护人员及听力不好者一般使用不好。

高血压需要掌握的知识点(5分钟带您了解关于高血压的10个问题)(3)

高血压需要掌握的知识点(5分钟带您了解关于高血压的10个问题)(4)

电子血压计较轻巧,携带方便,操作也简单,适合居家自我监测。国家现在也提倡高血压患者使用测量肱动脉的臂式电子血压计自我监测,但须经常与水银柱式血压计校准。

降压药物需要经常更换吗

如果使用的降压药物疗效满意,没有不良反应就不应该更换,只有在疗效不佳或出现不良反应,医生才会换药。如果降压疗效很好,应该坚持并长期服用,如果有不良反应且无法耐受,那就必须停药改用其他降压药。

什么人容易患高血压

1.父母患有高血压

2.摄入食盐较多

3.摄入动物脂肪较多

4.肥胖,不爱运动者

5.吸烟、长期大量饮酒者

6.精神紧张者

7.生活不规律者

80/50mmHg是低血压吗

常年保持血压90/60mmHg,有时80/50mmHg,如没有不适症状,是正常的,不是低血压。这种血压水平的人卒中风险更小,不需用药,无需治疗。有时这些患者有乏力、头晕、心悸……症状,容易归因于“血压低”,实际与血压关系不大,很可能与睡眠不足,焦虑/抑郁有关。如果血压低,又经常乏力、出汗,黑矇,那就需要及时就医了。

高血压需要掌握的知识点(5分钟带您了解关于高血压的10个问题)(5)

降压效果不佳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与以下常见原因有关:

选药物不对症,所用药物剂量不恰当,随意更换药物,单纯依赖降压药物,没有结合运动和饮食体重控制,过度劳累,精神负担过重等。

什么是高血压自我管理

治疗高血压应坚持“三心”:即信心,决心,恒心。定时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给予调整,防止血压反跳;自备血压计,学会监测血压;除服用适当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

总结:高血压病的控制不能仅限于药物,也需要慢病防控的五大处方:药物处方、运动处方、心理睡眠处方、营养处方和戒烟限酒处方。原发性高血压病虽有些家族史,但源头上还是生活方式导致的病。

(参考文献:胡大一:说说降血压药物使用中的问题)

(编辑ZS。)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黄芳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