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某人做某事句子(如果你想让某人做某事)

第一种方法是这样说的:如果你想要人们遵守某项规范或规则,就可以告诉他们大部分人都在这样做(如果这是事实)。这个方法是由罗伯特.西奥迪尼提出的(说起罗伯物.西奥迪尼就不得不顺便提起他那经久不衰的著作《影响力》)。这种方法是运用大众都愿意随大流而不愿意成为异类这种特性。

从小的方面来说,比如要是有个小孩在公园里吵着让妈妈抱,妈妈就会跟他说:“你看这么多小哥哥小姐姐都是自己走,就你让抱”。

从大的方面来说,比如英国有一些人纳税人不纳税或者不按时纳税,有没有办法通过某些手段对他们施加影响呢?经济学家用了类似的方法。他们在之前的催款信中,加上了一些话。比如说:“英国绝大多数人都已经及时缴税”,“你所在地区的绝大多数人都已经及时缴税”,“你所在地区只有极少数人没及时纳税,你是其中一个”,诸如此类的。就收到了奇效:23天内补缴税款的人数提高了5%,政府在23天内的收入增加了900万英磅。

国内一款婴幼儿奶粉X鹤的广告词“每年超一亿罐被妈妈选择”也是这个套路。那潜台词就是:“大家都选了,你还有啥不放心的?大家都选了,你还有什么理由不选?”

第二种方法是这种说的:如果你想鼓励某人做某事,一定要让事情尽可能的简单。帮他扫清在他面前的所有障碍,哪怕障碍是微不足道的。

比如说你想让媳妇吃过饭之后陪你出去走走,但是她说她还要洗碗,还要拖地……。那你就乖乖地先把碗洗了,再把地拖完,她大概率就会陪你出去走走(我不保证结果)。

比如上文说的,政府想鼓励在职人员加入退休金计划,但是那些申请很麻烦,现在改成自动就加入了,不用填资料,不用去申请。那加入的人就大大增加。

还有一个例子,是关于器官捐献的。一般来说,政府都是鼓励人在死后捐献自己的器官,如果谁想捐献,可以在生前提出申请,或者写遗嘱。不用说,这中间有很多障碍,比如自己的心理障碍,或者家人的反对等等。但是某些欧洲国家,比如西班牙,是默认人死后要捐献器官,除非当事人明确提出反对,也就是“自动加入”,可以明确提出“退出”的形式。这让西班牙成为全球器官捐献率最高的国家,也打击了倒卖器官的现象。

再说两句其它的。

考核标准的改变,可能也会让事情出现转机。比如有的小孩成绩一直不好,你非要强迫他考出好成绩也不现实,还会给他造成极大的压力,甚至让他出现心理问题。这时候如果家长不以考出好成绩作为奖励的标准,而是以每天能完成作业作为奖励的标准,可能事情反而会变得不一样。

经济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某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可能是很重要的。比如说,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比如疫情影响的当下),国家要减税以刺激消费,是一年分几次减税好一些呢,还是一次性减税好呢?看起来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反正纳税人拿到的退税都是一样的。但是实际的,分几次减税,每次纳税人会拿到一些小钱,他们很有可能会拿去消费,而如果是一次性减税拿到一大笔钱,他们极有可能会存起来或者用于还债。

——《错误的行为》理查德.泰勒

建议某人做某事句子(如果你想让某人做某事)(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