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

一类人在荧屏默默绝迹了。

——可似乎无人在意。

这是今年国产剧六大爆款。

共同点:

仙侠,甜宠;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1)

△ 收视前十中占了六部(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

但在Sir看。

一个“共同”更严峻。

这些剧没有反派。

有人会杠,没有吗?

你细品。

封建教条大家长。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2)

△ 《苍兰诀》

歪嘴一笑黑魔王。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3)

△ 《沉香如屑》

还有酱婶儿。

看似制造矛盾,实为卖梗的笑点担当。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4)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5)

△ 《星汉灿烂》

坏的坏得表面,恶的恶得单一。

而与黑白分明的人偶形成荒诞镜像的是。

演员人性的斑驳倒是频上热搜。

仙侠剧小生恋爱长跑被拍;歌手女友旧日言论被扒;网传偶像演员有过姐弟婚史……

(欢迎对号入座)。

不理解。

世界还是那个世界,我们的影视变“好”了。

奇怪。

变“好”了的国产影视,真的变好了吗?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6)

01

反派已死

我们不是没有过优质的反派。

掰着手指数:

张东升(2020)、李丰田(2017)、祁同伟(2017)。

更远的,千禧年的安嘉和、郭小鹏、聂明宇、陈俊威……

过去数十年,这些迷人的反派/反面角色,与正面角色交相辉映,撑起一部部经典。

更别说像《黑冰》《黑洞》《征服》,以反派为主角,书写江湖传奇。

论邪论恶,后来者难望其项背。

——但他们邪恶得又不脸谱。

《无证之罪》,李丰田。

相信不少人被他吓到的瞬间,是活吃金鱼的恶心,是反抽香烟的狠戾。

更直接点。

是他杀人时,脸上兜不住的快乐洋溢。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7)

这是他最可怕的时刻?

于Sir。

更毛骨悚然是这个细节。

作为一个妥妥的反社会疯子,李丰田在办事(杀人)前,掏了掏口袋,拿出一个东西。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8)

看不清?

给你放大一点。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9)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10)

人物的完整就在于此。

一个草莓小道具,将角色的出身、阶层、经济状况、变态癖好暴露无遗。

那满满的生活气息告诉你:真正的恶不是招摇过市的屠刀,是藏于闹市,深埋街邻,掩盖在一张隔壁老王的脸之下的一把匕首、一块砖头、一根木棍。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11)

为什么我们说到李丰田、张东升,众口一辞都是好呢。

因为他们的表演,让我们看到了脸谱化的黑白背后渐变的灰度。

人是世界上最善于伪装的动物。

而他们的表演,总吸引着我们去猜。

是黑?是白?

——猜不透。

就像张东升跟着老婆去参加家庭聚会,一顿被羞辱后,“逃”去厕所洗脸。

站在镜子前,他整了整手表。

接着,既轻蔑,又像自我安慰,甚至有点满意地对着镜子笑了笑。

你说,他是对谁笑?

到底从何时开始,他积压的情绪变质,酿成杀意?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12)

可惜。

短短数十年间。

一只大手拂过。

国产影视的反派开始集体退化,体现在人设上,就是将恶贯满盈这四个字演得生怕观众看不出。

用贪婪表现贪婪,以暴戾诠释暴戾,借无耻发挥无耻。

从人物。

逐渐退化成NPC。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13)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14)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15)

看到他们。

Sir的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16)

你要是再深究,这些人从台词,动作,表演,种种黑化细节皆由一套完备的流程定制。

仙侠剧总有一个蠢蠢欲动的魔族;

宫斗剧总有一个母家强势的贵妃;

都市剧总有一个匹配“七年之痒”的小三。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17)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18)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19)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20)

一个个像流水线上批量制造的人偶。

一刀剜下。

不是血,不是肉。

只流出斑斓甜美的人造颜料。

02

这世界有正常人吗

答案显而易见。

要演好一个坏人。

重点不是“坏”,是“人”。

人的个性,人的逻辑,人的质感。

姜文有句话:

“当你深入了解一个人之后,这世界有正常人吗?”

2006年,《错爱》。

在剧中,徐帆担任主角,饰演一个情绪不稳定的后妈。

一个几近癫狂的母亲。

孩子有逆反心理,不吃饭,就拿起馒头抓着头硬塞。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21)

孩子饿了偷吃饺子,她发现后,把他摁到书桌上,用手伸进嘴里抠出来。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22)

还有这一幕。

为了惩戒孩子,她将老鼠夹放在书包。

但真等到孩子流血大哭,她又。

打开夹子。

把自己的手放进去。

然后,缓缓抬起夹住的手,微笑着,乞求原谅。

(动图在下面了,你们感受一下)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23)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24)

回忆一下。

你我小时候被父母一阵毒打,回过头,他们是不是又抱起我们哄,甚至给糖吃。

徐帆,只不过把这种失控推至极致。

正如短评里写道的:

小时候只觉得周佳丽很坏很变态

现在看它其实是个不会控制情绪

且会把负面情绪无限放大有着心理障碍的患者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25)

许多“变态”,本质是病态。

2017年,《人民的名义》。

许多人在抨击祁同伟作恶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

相比一身正气的侯亮平,祁同伟的人生,可能要更符合普通人的命运。

家世平庸但有一颗奋发向上的心。

他善良过。

工作有魄力,感情有担当,办案时也敢玩命,冲在一线,真刀真枪干毒贩,身中三枪。

但。

立了大功的他还是只能待在乡镇司法所。

为什么?

辅导员梁璐看上他,压着他,不让他出头。

梁的父亲,是省政法委书记。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26)

许多“坏人”,本质是想好而不得的普通人。

祁同伟的黑化,更像是现实对与现实不匹配的野望的反噬。

这个世界上谁不想由着自己的性子活着

但我们不行

我们没有那种有权有势的那种老子

我们得靠自己 对吧

所以说个性对我们来说

那是一种奢侈品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27)

某种程度。

侯亮平与祁同伟,就是一张纸的阴阳两面。

同样是有能力的普通人。

赢了,是侯亮平;

输了,是祁同伟。

而我们同情,理解祁同伟,也不意味着我们认可他的犯法。

是想探究一个人为什么变成那样。

这就是我们需要反派的理由。

唯有通过对恶的凝视。

我们才能辨别恶,痛恨恶,也明白过来如何避免“恶”。

所谓恶人,背后隐喻的往往是人性关乎欲望的弱点。

更进一步。

对恶的土壤刨根问底,对环境乃至体制的拷问。

2005年,《大宋提刑官》。

郭达饰演的奸臣刁光斗,贡献了全剧争议最大的高光时刻。

一句话直击痛点。

‍‍

就你一个人

扛着一杆大宋王法的大旗

就能够横扫天下 澄清玉宇?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28)

一语成谶。

剧终,宋慈搜集了所有贪腐证据,呈到宋孝宗面前。

整整八箱,朝廷收下了。

可还没等宋慈走出皇宫,下一秒便是惊天霹雳。

圣上微微一笑。

“内侍失察,引起大火,还好扑救及时,没有引起大灾。”

“只是宋爱卿,你刚才送来的那几口箱子,不巧毁于大火之中了。”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29)

就此,全剧被抬上另一个境界。

因为正邪善恶,远远没有我们所想象的清晰分明。

反派也不一定是个人。

它往往是一种观念,一种体系,甚至是一个时代。

像《大宋提刑官》《大明王朝》这些经典之所以经典,就在于它讲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夹杂,编织起一张立体而细密的网。

局中所有的人都匍匐在这张网上,任何一个人的震动都会引起网络上其他人的震动。当核心发出震动,震动就变成涟漪,一圈一圈荡漾开去。震动足够大的时候,最外层的人,最先被震落、抛弃。

毒舌文章《国产剧到底还是它无敌》,作者戴斯特尼

而权力的狡猾和傲慢就在于。

那些一开始被震落、抛弃的人,往往被解释成坏人、罪人。

03

电影不是审判庭,你我也不是法官

反派的濒临灭绝。

既在于一系列以反派为主视角的影视制作被打上封条。

也体现在下游观众审美越来越窄。

不久前。

一则新闻看得Sir连连苦笑。

改了结局,让格鲁最后改邪归正的《小黄人》,还是被举报“一部讲一个小孩想加入坏人组织,做一个坏人发生的故事”。

理由?

你我都懂的“三观不正”。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30)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31)

Sir就不懂了。

一部电影就能把小孩带坏, 那你小孩得多脆弱。

再退一步。

把银幕上的坏人一个个绳之于法当然是简单的,可现实会配合演出么?

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所接受的教育都是净化的, 那当他长大,该如何理解现实的复杂。

比如。

当你的正义战胜不了邪恶时。

更甚至。

当你的正义跟别人的正义发生冲突时。

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反派的“社会性死亡”,是打破第四面墙,由内而外。

越来越多演员们被迫加入这场莫须有的“洗白”队伍。

他们怕的是自己的角色吗?

不。

他们怕的是角色过于负面所引发的讨伐。

腾讯娱乐:为什么一黑到底的坏女人你不演?  

杨蓉:我从没演过从头到尾全黑的角色,哪怕原剧本是这样,我也希望她有层次,我希望放进我的理解。

仅仅从头到尾都是黑色的,就会带给大家特别不好的、负能量的东西。我为什么要去做?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32)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33)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34)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35)

他们对舆论的恐惧不是无中生有。

无数个“反派”是血淋淋的前车之鉴。

《我的前半生》的吴越;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36)

《甄嬛传》的陶昕然;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37)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38)

以及《三十而已》的张月。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39)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40)

一个女演员,因为演绎第三者太生动,就被封为茶艺大师,被追着网暴,被喷到停更微博。

一点点道德瑕疵都被赶尽杀绝。

主角越来越洁白无瑕了,结局也越来越大团圆,正能量, 各种各样的甜剧、爽剧、好剧纷纷涌现。

可现实,真的像荧幕所拼命展现的那样吗?

一面无声沉默。

一面歌舞升平。

两者之割裂,让人感觉仿若身处寂静岭。

“电影的存在并非为了审判个人,导演也不是上帝和法官。设计一个坏人,故事也许就变得黑白分明,但我认为不这样做,反而会让观众将这个问题带回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反复思考。”

——来自日本导演是枝裕和。

说这段话时,他刚凭借《小偷家族》拿下戛纳电影金棕榈。

看过这部电影人都知道。

主角个个都不干净。

小儿子偷东西;大女儿风俗擦边赚钱;丈夫和妻子不是合法夫妻;奶奶更是被抛弃的“无巢老人”……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41)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42)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43)

Sir很怀疑。

如果没有戛纳这片金叶子护身,如果是我们的导演,如果放在今天,《小偷家族》会是怎么样的口碑。

没有杞人忧天。

这是一段来自豆瓣的评论。

——骂《我不是潘金莲》。

“你要是真心想讽刺,我都没看懂你想讽刺啥,讽刺官,官没犯错,讽刺刁民,却又不停美化,让观众觉得她很可怜……对不起,这道阅读理解我放弃,请公布正确答案”。

“对不起,这道阅读理解我放弃,请公布正确答案”。”

但朋友。

电影不是数学题,没有正确答案。

电影不仅没有答案,还要模糊正确答案。

好的电影,一定是具有文学性的。

什么是文学性?

就是直面难以被“正确”填平的个体欲望,就是重新审视约定俗成的公序良俗,就是让你原来坚定的摇摆了,原来清晰的含糊了,原来没问题的困惑了。

为什么我们常说爱好文学会让人变得宽容。

因为宽容的本质是理解。

他们犯了错?

他们犯了什么错?

我会不会也犯他们一样的错?

这,才是文学,以及文学类影视作品,不断追问的意义。

04

我们与恶的距离

既然聊到文学。

那我们不妨把话题扯远点。

什么是真正的反派文化?

我们常常说今天的明星/角色没文化,那何谓有?

Sir第一时间想到。

王志文在《黑冰》中所饰演的那个真正的反派。

王志文饰演的郭小鹏是一个大毒枭。

贩毒,勾结官员,这还了得?

但王志文认为这并不应该只是一个普通的坏人。开拍后,他拉着编剧成员开会,并用自己丰富的演技去诠释了这样一个亦正亦邪的角色。

偏执而疯狂的高级知识分子兼毒贩子。

他逻辑自洽到让人细思极恐。

直到被判处死刑,行刑前一晚,他仍然选择继续把游戏进行到底,自信到最后一刻。

“对世俗文化居高临下的包容”,在《黑冰》最后11分钟的长独白,王志文用影帝级的演技,体现得淋漓尽致。

你说这人是什么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

人不过是直立行走无毛动物而已

但是在我看来

人就像一封不知道从哪儿发出

又不知道发往何方的电子邮件

你们习惯把人群分成罪犯和非罪犯

就是所谓的好人和坏人

并且由此延伸出一些高尚啊

卑鄙之类的概念

但是我要告诉你

其实一切都是机会而已

穷乡僻壤的犯罪率低

不意味着那儿的人就高尚

因为他们没有选择

没有选择就不会有痛苦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44)

就不说在这一段长台词中,王志文的语气,语速,神态 ,手势都浑然天成。

——尤其这结束时画龙点睛的这癫狂一笑。

他承认游戏已经结束了,但打心底不认为自己输了。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45)

且问。

今天的演员,多少个能完整的,不吃螺蛳地把这段台词背出来。

如果有。

这番话要是放在现在,能被看到么。

因为世界上再不会有这样的罪犯出现了?还是台词里本为原罪的阶级差距已被解构?或者坏人本身就不配拥有博学、孝顺、文艺、通透?

如果以上答案都不是,那么消失的反派们,去了哪里?

今年。

《梦华录》中的“双洁”设定惹恼了一批人。

观众不解,我只是想看一部鲜活的古装剧,为什么要强迫我听宋朝的女德课?

想体现男女主的高洁无双可以多角度叙事,为什么非要用贞操锁来一刀切?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46)

因为不会写清白的人品,所以只能写清白的身体

因为不会写高贵的人格,所以只会写高贵的身份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47)

此时此刻我们才发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产影视中正反双方的差距,已经被无限放大。

坏人也不够“坏”,好人也不像“人”。

一切的矛盾与冲突是为了烘托真善美。

可不追问出真,不鄙视出真,没有垫底的真、善和美可能存在吗?

最后的最后。

说了那么多电影,说了那么沉重的话,Sir就借一段“不是段子的段子”为这篇文章做结尾吧。

来自第二季第一期的《奇葩说》。

当期辩题是《好友的伴侣出轨,要不要告诉TA》。

节目上,马东“不怀好意”地问嘉宾大S:你选哪方。

可以想象,性格刚烈的大S当然会说:“告诉!”

简单,干脆。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48)

马东又问:

如果,是你妹妹呢?

大S笑了笑:

“我还是会告诉她,但我一定会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告诉,一定要亲眼看见某些正发生的肢体语言。”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49)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50)

马东终于露出了他的底牌:

要是你妹夫呢?

——意思就是,主动出轨的小S,你会告诉她老公吗?

第一遍大S不理解,反应过来,她犹豫了。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51)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52)

最后,问题结束是以康永哥助攻:

“小S在《康熙来了》常常摸男人肉体。”

大S就坡下驴——“她如果出轨,一定是工作需要。”

但节目之外,没有被当场提问的我们呢?

在Sir看。

马东的这三个提问,完全可以当作什么是对,什么是好,什么是善的社会实验。

当你切断了真正的邪恶,良善就无从谈起。

当你不想承担良善背后的代价,你的良善不过也是一种党同伐异的伪善。

黑夜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黑夜消失了。

可怕的是,世界只剩下伸手不见五指的阳光。

国剧中的经典角色(他一个镜头演出人性欲望)(53)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穿Prada的南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