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治愈的正确方法(慢阻肺的几大治疗误区)

本文转自: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gh_1afbe556a3cf

慢阻肺的几大治疗误区,

你踩雷了吗?

慢阻肺治愈的正确方法(慢阻肺的几大治疗误区)(1)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进行性发展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6亿人患有慢阻肺,平均每年约有270万人死于慢阻肺,慢阻肺已成为次于脑血管病、心脏病等疾病的世界第三大致死原因。

坚持长期规范治疗,慢阻肺可以得到一定改善。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很多患者对本疾病的治疗认识薄弱,一些偏差和误区往往会影响慢阻肺的治疗。

误区一:

慢阻肺反正也治不好,就不治疗了,

随它去,要不了命

慢阻肺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仅次于脑血管病和心脏病。据统计,我国每年超过91万人死于慢阻肺,占全球慢阻肺死亡人数的31.1%。慢阻肺还可引起多种严重并发症,如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肺癌,甚至猝死。虽然慢阻肺这个“杀手”发病率高,致残率以及致死率也高,但它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坚持长期规范的治疗能够改善症状、避免并发症,降低未来急性加重的风险,破罐子破摔是万万不行的。

误区二:

年纪大了,身体机能老化了,

活动后气促很正常

慢阻肺早期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微的症状(以咳嗽、疲乏为主),在体力劳动后出现,休息后可以缓解。后期逐渐加重,直至动则气促。不少患者认为年纪大了,活动后气促是正常现象,早期容易忽视。当患者出现严重气促去医院就诊时,肺功能往往已经损失了一半,并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所以,大家一定要对慢阻肺早期症状加以识别和重视,不要一再忽视轻微的咳嗽、咳痰,应该及时去医院查明病因。

误区三: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吸药

喘了就吸两口,好点了就停药。患者断断续续治疗,或随意停药,或减少药量,会导致病情反复加重,肺功能急剧下降。慢阻肺这种慢性疾病不是一两日就形成的,所以它的治疗也必然是一场持久战。遵医嘱坚持长期规范用药治疗至关重要,除了可以缓解慢阻肺症状,更能减少未来急性加重的次数和严重程度。

慢阻肺治愈的正确方法(慢阻肺的几大治疗误区)(2)

误区四:

长期吸入激素会有副作用,

吸入用药没有直接口服的好

很多患者“谈激素即色变”,担忧各种副作用,有时甚至不愿配合治疗。事实上,吸入药物的剂量非常小,常以微克计;吸入激素剂量也仅为全身使用的几十分之一,主要作用于小气道及肺部,全身作用微弱,其导致的副作用也比口服药少得多。

误区五:

既然慢阻肺不能被治愈,没有必要戒烟

烟草中含有的焦油和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破坏患者的气道粘膜以及纤毛的功能,加重肺部血管内膜的损害,影响患者呼吸道的功能,进而导致慢阻肺患者病情加速的进展。

如果及时戒烟,肺功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会明显感觉咳嗽、胸闷气短的症状减轻,呼吸更加顺畅。因此慢阻肺患者戒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是减少慢阻肺发病、阻止其进展的最有效和最省钱的干预措施。

慢阻肺治愈的正确方法(慢阻肺的几大治疗误区)(3)

误区六:

一动就喘,不如不动

爬楼喘、走路喘、咳痰喘、穿衣服喘,甚至一说话就喘。很多慢阻肺患者认为任何一点轻微的活动都能让自己喘得上不来气,如果再运动,更会加重呼吸困难。事实上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适当的运动锻炼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通过锻炼能提高通气功能,促进痰液排出,改善缺氧状态,减少感染机会,有效延缓慢阻肺的不良进展。

如果长时间不运动,肌肉会逐渐萎缩,呼吸问题也会逐渐加重,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

慢阻肺病人可以根据病情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例如床上脚踏车、原地踏步、步行、太极拳、游泳、呼吸操等。

慢阻肺治愈的正确方法(慢阻肺的几大治疗误区)(4)

误区七:

忽视肺功能检查

如何准确判断自身是否患上慢阻肺?这需要进行一项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客观指标,也是筛查慢阻肺最简便、最准确的方法。

肺功能检查还能对慢阻肺的轻重程度做分级,慢阻肺患者定期到医院复诊,复查肺功能,可以让医生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获得更佳疗效。

慢阻肺治愈的正确方法(慢阻肺的几大治疗误区)(5)

慢阻肺虽然无法完全治愈,但它是可防可治的,患者应遵循医嘱、坚持长期规范治疗,并且坚持定期复诊、定期复查肺功能,才能打赢这一场治疗的持久战,与“慢阻肺”这个疾病和平共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