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版本的理想国名著之间的区别 版本学的深度与趣味

周汝昌先生倡立的“红学”,有“脂学”、“文本学”、“曹学”、“版本学”四科,每一方面都博大精深,仰之弥高作为票友,我是哪一方面都有所了解,但还是不得要领,只能在外徘徊其中的版本学,更是让人头大若不是专家,最好莫去碰,免得踏入云雾缭绕的山中,不知身在何处,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不同版本的理想国名著之间的区别 版本学的深度与趣味?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不同版本的理想国名著之间的区别 版本学的深度与趣味

不同版本的理想国名著之间的区别 版本学的深度与趣味

周汝昌先生倡立的“红学”,有“脂学”、“文本学”、“曹学”、“版本学”四科,每一方面都博大精深,仰之弥高。作为票友,我是哪一方面都有所了解,但还是不得要领,只能在外徘徊。其中的版本学,更是让人头大。若不是专家,最好莫去碰,免得踏入云雾缭绕的山中,不知身在何处。

近日找了两个版本的《红楼梦》,进行交叉、比对式地阅读。刚起了头,就突然发现第三回的回目有很大的出入。为了弄明白问题,又对手边的两个纸质版本进行了查考,发现差异果然很大。为了进一前弄清各个版本在此回目上的差异,又上网费了一番功夫,终于找到一篇对此问题颇有研究的文章,一下就搞清楚了各版本的差异。

以下是我的一些分析,“资料”部分全部部引自“知乎”上一位名叫“师明礼”的作者的文章。最后,在文末附上一面介绍各版本的专文,既呼应前文的内容,也供同好参阅版本的源流。

一,对甲戌本回目的认定

第三回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脂评甲戌本、周(汝昌)汇校本】

资料:独一无二的甲戌本。

甲戌本的回目标题是所有本子里最好的一个,“收养”二字突出显示了黛玉的可怜,脂砚斋特意在这个标题旁边加一批语云:“二字触目凄凉之至”。

我的分析:据周汝昌先生的观点,脂砚斋可能是曹公的红颜知己,她也参与了“梦书”的创作、修改。其评点工作有的在写作过程之中,也有一些评点是在曹公身后写的。所以,其点评的可靠性非常之高,是除“梦书”本身外的第二资料来源。

就本回目看,各种版本中,唯一对回目本身作出点评的就是由脂砚斋写的。从点评内容看,也十分精当:“二字触目凄凉之至”。由此可知,脂砚斋本人深入了解作者落笔撰此回目的沉重心情和深刻用心。评点者于此处作点评,实有为曹公代言的用意,提醒读者留意黛玉未来“寄人篱下”时“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凄楚境遇。

二,对其他版本的看法(一)

我查阅的情况: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都京【庚辰本,冯(其庸)注本)】

资料:回目一样,个别字词不一的有:庚辰本,己卯本,杨藏本。

庚辰本: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代玉抛父进都京

己卯本: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代玉抛父进京都

杨藏本:贾雨村寅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庚辰本和己卯本差别在于“都京”和“京都”,庚辰本可能是抄手抄颠倒了。

杨藏本和上面两本的差异在于“夤缘”和“寅缘”,这里基本可以断定是抄手抄误。

这个回目取的不太好,特别是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显得好像是黛玉狠心扔下老父亲一样,和甲戌本的“收养林黛玉”,一个是被动被人收养,一个是主动抛父,高下立判。人民文学出版社采用的是庚辰本的回目标题,窃以为没有甲戌本的好。

我的分析:我也认同师明礼先生的主张。据“版本学”专家的意见,因为抄写者的失误,导致梦书中有违原书原意的地方比比皆是,由此引发的误读、误会很多。还有一类是由于政治上的原因或书商的有意为之,篡改本书的原旨原意原话,其后果就更加恶劣,更加不可原谅!对照甲戌本的回目和脂评,显见其他版本的回目确实很难看。

三,对其他版本的看法(二)

资料:第三回 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王府本,戚序本,列藏本,梦觉本,舒序本,程甲本。)

回目意思类似,字词不一样的有:王府本,戚序本,列藏本,梦觉本,舒序本,程甲本。

戚序本:託内兄如海酬训教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王府本:同戚序本。

列藏本:同戚序本。

梦觉本:托内兄如海酬训教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舒序本:托内兄如海酬闺师 接外孙贾母怜孤女

程甲本: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戚序本,王府本,列藏本,梦觉本这四本其实是一样的,细微的差别是“託”和“托”,这两个字微有差别,也可通用。

舒序本里“训教”作“闺师”,“惜”作“怜”,不知道这是所据底本原有的,还是舒元炜擅自改的。

程甲本里“酬训教”作“荐西宾”。

我的分析:

(1)怜和惜,显然“惜”字更有外祖母疼惜、怜惜黛玉的意味。这也可以从贾母与黛玉至少三次相拥而痛哭的情形可证。“怜”字稍嫌生分了一些,不像外祖母对外孙女的疼爱之情,而像非亲非故之人的一种表达。

(2)训教、闺师不如西宾通俗通用。另外,对照甲戌本“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的表达,贾雨村在林如海举荐、贾政的朝中运作下被“起复”,更显他日后忘恩负义的可耻与可恨!这里避开了黛玉与所谓“训教”、“闺师”或“西宾”的紧密联系,反应了曹公时时处处都在维护她“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深意。

(01.18.2022)

附:略说红楼梦》版本(朱正伦)

  《红楼梦》的版本,可分为两个系统:一是以《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为书名而流传下来的八十回手抄本系统;一是曹雪芹著(前八十回)无名氏续(后四十回)程伟元、高鹗整理补缀的名为《红楼梦》的一百二十回印刷本系统。脂评的本子,其祖本都是曹雪芹生前传抄本,所以在不同程度上保存了作者本来的构思;程高的本子,基本上只有两种:程甲本和程乙本。

  1.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称甲戌本。甲戌是乾隆十九年(1754年)。甲戌本得名是因为在第一回第八页处有“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 的字样。

  甲戌本是个残本,共有十六回,分为四册。甲戌本卷首今存《凡例》和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的批语。

  甲戌本原为胡适先生收藏,2005年珍藏于上海博物馆。甲戌本有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影印本。

  2.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简称己卯本。己卯是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己卯本的得名是因为在第三十一回至四十回前的封面上有“己卯冬月定本”的字样。

  1975年,经吴恩裕先生发现残抄本避讳“祥”字和“晓”字。从而确定己卯本是清朝怡亲王府的抄本。因己卯本避清圣祖康熙帝玄烨的“玄”字、避清世宗雍正帝的“禛”字、避老怡亲王允祥的“祥”字、避小怡亲王弘晓的“晓”字。

己卯本共有四十一回又两个半回。其中有三十八回,藏于北京图书馆,另外三回又两个半回,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3.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称庚辰本。庚辰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庚辰本得名是因为每卷卷首均写有“脂砚斋凡四次评过”的字样,又自第五册起每卷卷首还写有“庚辰秋月定本”或“庚辰秋定本”的字样。

  1975年经吴恩裕先生、冯其庸先生等人研究,发现庚辰本是现存怡亲王府己卯本的抄本。庚辰本共八册,八十回,除缺第六十四、六十七两回,以及六十八回的一大段文字外,其他部分均完整无缺。庚辰本所缺的第六十四、六十七两回的全文以及第六十八回的一段文字以清蒙古王府本补齐。同时庚辰本保留了三千多条“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用朱笔、墨笔写的眉批与夹批,内容极为丰富,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庚辰本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有文学古籍刊行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影印本。

  4. 甲辰本红楼梦

  甲辰是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甲辰本红楼梦》得名是因为在该书回目前有梦觉主人于“甲辰岁菊月中浣”写的序文,故又称为梦觉本;因发现于山西,故又称脂晋本;简称甲辰本。

甲辰本全书八十回,是最早以“红楼梦”为书名的抄本。梦觉主人在整理此本时,大段删除正文,脂评,缩写情节,修改词句等等。

  甲辰本现藏北京图书馆。今有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本。

  5. 舒元炜序抄本红楼梦

  《舒元炜序抄本红楼梦》得名是因为在该书回目前有舒元炜于己酉年(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作的序,故简称为舒序本《红楼梦》、舒序本、己酉本。

  序本原有八十回,现在存第一至第四十回。己酉本是唯一一部写清楚抄写年份并题名为《红楼梦》的抄本。

  序本原为吴晓铃先生旧藏,后捐藏北京图书馆。

  6.戚蓼生序本石头记

  戚蓼生生前藏有一部八十回本的手抄《石头记》,他在卷首写了一篇序文。约在光绪年间,有正书局将手抄戚蓼生本《石头记》照相石印,题为《国初抄本原本红楼梦》。以其卷首有戚蓼生的一篇序,故称戚序本《石头记》或有正本《石头记》。

  有正本共有两个石印本。一种是1911至1912年上海有正书局的石印“大字本”。二是1920年,上海有正书局的用大字本剪贴缩印的一种石印“小字本”。

  7. 绣像红楼梦(辛亥年版、程甲本)

  《绣像红楼梦》是曹雪芹著,经程伟元、高鹗整理,由程伟元主持,辛亥年(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萃文书屋木活字版印刷的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扉页题《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胡适先生称辛亥年版《红楼梦》为程甲本。

  程甲本内容,依次为程伟元序,高鹗序,二十四页绣像图,目录,正文。程甲本是完整的一百二十回本。程甲本继承了觉主人对《石头记》作了大量的删改,包括大段删除正文,删除脂评,缩写情节,修改词句等等。

  从程甲本问世后,至1927年为止,流行的各种《红楼梦》印本大都依据程甲本翻印。

  8.绣像红楼梦(壬子年版、程乙本)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年(1792年)程伟元再次主持出版萃文书屋木活字版《绣像红楼梦》。胡适先生称壬子年版为程乙本

  程乙本在出版时对《红楼梦》作了修改、增删。程乙本卷首增加一篇“引言”外,正文删改字数约达2万字。

  程乙本自乾隆五十七年壬子年印出后,影响不大,至1927年上海亚东书局据胡适先生所藏程乙本重排印行后,才开始广为流行。

  9. 蒙古王府本石头记

  《蒙古王府本石头记》是手抄本。出自清代某蒙古王府,又在第七十一回总评一页的下半版有“柒爷王爷”的字样,故简称蒙府本《石头记》,蒙古王府本,王府本。

  本全书共十二卷,每卷十回,共一百二十回。这是一个拼凑的手抄本。

  蒙古王府本1961年入藏于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

  10.梦稿本《红楼梦》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

  《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为清人杨继振旧藏抄本,简称梦稿本《红楼梦》,杨藏本《红楼梦》、杨藏本。

  梦稿本目录与正文回目均题为《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梦稿本是拼凑而成的手抄本。

  梦稿本1959年春发现于北京,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1.郑藏本《红楼梦》

  郑振铎先生旧藏钞本《红楼梦》,简称郑藏本。残存二十三、二十四两回,其书口与回首《红楼梦》《石头记》两名并出。现藏北京图书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