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弟真的好难(一些招弟想要改名)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一位因名叫“招弟”而感到自卑的女孩,在经历了严格的改名流程之后,终于在20岁这年的夏天,改掉了自己的名字。这个故事经由媒体讲述引起大众关注之后,越来越多的“招弟”们,开始分享自己的经历——有的幸运,仅仅几天就改掉了名字;有的艰难,收集各种各样的材料,费尽口舌和时间;有更多的人,至今仍奔波在寻求改名的路上。“招弟”们为什么要改名?为什么改名的经历如此大相径庭?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招弟真的好难(一些招弟想要改名)(1)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有调查发现,“招弟”“招娣”这样的女性名字,仅在某一个省份就超万人,再加上有相似寓意的“迎弟”“盼弟”“引弟”“念弟”等等,数量就更为庞大。女孩们在社交平台上纷纷吐露心声:小时候,虽然爸爸妈妈也很关爱,但还是会觉得自己是一个“不被期待的孩子”;学校里,同学们会探究地问“你到底有没有弟弟”,甚至被嘲笑、孤立、霸凌;找工作时,HR第一时间关注的不是个人能力和工作经历,更可能在“招收后会不会让人觉得公司文化有问题”等事情上反复考量……有人这样感慨:“这个名字就像咒语,一被念起,自卑感就涌上心头。”不难看到,类似“招弟”这种带有重男轻女、性别不平等色彩的名字,对一些当事人的影响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拥有一个崭新的名字,成为很多“招弟”们懂事之后的心愿。2021年初施行的民法典即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不过,姓名登记本身属于行政行为,直接的依据是1958年的公布《户口登记条例》和同年公安机关发布的《关于执行户口登记条例的初步意见》。根据这两个规定,在有充分理由的前提下当事人可以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姓名变更登记,但对何为“充分理由”没有细化,对申请改名被驳回之后的申诉、复议等救济渠道和听证程序也没有进行详细规定。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明晰姓名变更的规则,是破解“招弟”们改名困境的现实要求

也有网友指出,如果改名门槛过低,难免给社会管理体系带来混乱,各地在实践中普遍要求改名者提出正当理由、证明自己没有犯罪记录或民事纠纷等,有其现实合理性。正因此,现实生活中,如何在把好关口的同时更好满足群众合理需求,考验着相关部门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也从侧面印证了尽快细化完善相关制度安排的重要性。某地近期发布的《户口项目变更更正办事指南》进一步明确了变更姓名的申请条件,包含姓名或者姓名的谐音违背公序良俗的;姓名或者姓名的谐音易造成性别混淆、他人误解或者伤及本人感情的;名字中含有冷僻字等。类似的规定越是详尽,更多人摆脱“姓名歧视”的路途就会愈加顺畅

还须明确,因为姓名、样貌等外在因素随意给人贴上不友好的标签是无礼的,因为不友好标签而施以不公正对待更不能被允许。在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健康生育观日渐普及以及重男轻女的社会观念发生极大改变的社会背景下,“招弟”等带有落后色彩的名字,反而更容易给一些当事人带来困扰。她们有权利撕掉身上的“偏见标签”,社会也应该营造一个更为宽厚温暖的环境——她是她自己,无论身上曾经承载了家人怎样的想法与愿望,她都有资格和能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

这正是:完善制度规章,强化权利保障。

大家晚安。

(文丨张晔)

| 荐书 |

★ ☆ ★

《与未来谈谈心——睡前聊一会儿》

★ ☆ ★

招弟真的好难(一些招弟想要改名)(2)

丨简介丨

继《与时代谈谈心》《与世界谈谈心》后,人民日报评论部的“睡前聊一会儿”栏目再推系列读物之《与未来谈谈心》,把睡前几分钟的谈心,变成更为触手可及的陪伴。本书系统梳理了这两年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新闻热点,分为风尚、世态、青春、时代、人物、文化、生活、社会、新知等部分,给读者一个触摸时间、观察世界的窗口。

我们在时间中跋涉,向着未来前行。面对过去,每个人都会有遗憾、懊悔、回忆;好在,每个人也都有未来,那里有困惑、失落,更有收获、希望。这本小书收录的,是时间中的圈圈涟漪,是记忆中的种种际遇,希望它能让我们在相连的悲欢中,“一起向未来”。虽然未来还不确定,但也正因如此,一切皆有可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