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品德与道德的关系(简谈品德结构与道德发展理论)

品德结构与道德发展理论

如何理解品德与道德的关系(简谈品德结构与道德发展理论)(1)

1.品德的含义: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依据社会道德行为表现出的心理倾向。

2.品德的结构(知情意行):

①道德认识;对道德行为是非善恶的认识。品德中的核心部分,品德形成的基础。

【核心、基础】

②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

【是内部动力、催化剂】

③道德意志;自觉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调节自己的活动,克服困难。

【精神力量】

④道德行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外部表现。

【重要标志】

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是道德行为培养的关键。

【例:小明下定决心不再迟到,可是一到冬天天冷,小明钻在被窝不肯起床,以至于再次迟到需要提高小明的——道德意志】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①自我中心阶段(2-5岁)无律期:以自我为中心来考虑问题

②权威阶段(6-8岁)他律期:①把规则看做是固定的,不可变的②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

③可逆阶段(9-10岁)自律期:①不把规则看做是一成不变的②不再无条件地服从权威

④公正阶段(11-12岁)倾向公正、平等、同情、关心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①前习俗水平阶段(9岁以下)阶段1: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 例:服从为了避免惩罚阶段

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例:只考虑符合自我利益

②习俗水平阶段(9-16岁) 阶段3: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好孩子取向阶段)例:谋求赞赏和认可

阶段4:遵守法规取向阶段(秩序定向阶段)例:尊重法律,认为法律不可变

③后习俗水平(16岁以后) 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例:法律不是绝对的,法律可变

阶段6:普遍原则或良心取向阶段例:公正、平等、道义高于一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