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是个怎样的人(冯友兰85岁失明这一辈子)

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默默支持的女人。这句话对了一半,因为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往往不止一个支持的女人。

这点从民国哲学家冯友兰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冯友兰在晚年的时候曾创作了一首打油诗。

“早岁读书赖慈母,中年事业有贤妻。晚来又得女儿孝,扶我云天万里飞。”

可见在冯友兰的心中,若是没有这三个女人的存在,自己根本不可能有如此高的成就。

冯友兰是个怎样的人(冯友兰85岁失明这一辈子)(1)

一、孩子教不好,那是做母亲的没有耐心的关系

胡适曾经说过,家庭教育中母亲是最重要的一环。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民国时期,大多是父亲在外赚钱养家,和子女的沟通自然是非常少的,对于孩子更多的还是母亲的陪伴。

所以胡适才会说,“娶太太,一定要受过高等教育的;受了高等教育的太太,就是别的方面有缺点,但对子女一定会好好管理教养的。母亲有耐心,孩子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教不好,那是做母亲的没有耐心的关系。”

而冯友兰的母亲应该就是胡适心中完美伴侣的样子,冯友兰的母亲吴清芝在当时是一个真正的女强人。

吴清芝可以说是我国第一批女强人,早在还没有成婚的时候,就是当地女子学校的校长,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有一定的心得。

吴清芝曾经说过,“吾教书无他长,但耐烦有恒耳”。

冯友兰是个怎样的人(冯友兰85岁失明这一辈子)(2)

可见吴清芝对于子女的教育看的非常透彻,若说自己有多大的能耐,那是绝对没有,所以就要有更多的耐心去教导。

这点和胡适的母亲付三倍的学费给教书先生,只是为了胡适能够听懂相差无几。

吴清芝对于冯友兰的影响也可以说是巨大的,众所周知,冯友兰从北大毕业后出国留学。

后来虽说承受病痛的折磨,但是却也写完了《中国哲学史新编》。

若说冯友兰的病情不严重,也不会在刚刚完书不久就去世了。

吴清芝对于冯友兰的教育非常重视,虽说丧夫,却也为三个孩子高薪聘请了家庭教师,这才让三个孩子最后都成了人杰。

冯友兰是个怎样的人(冯友兰85岁失明这一辈子)(3)

吴清芝早年说过一句话,“人生在世,不一定要长命百岁,最主要的是把要做的事做完了,走了也就无憾了。”

本来吴清芝此话的意思是,自己没有追随丈夫而去,仅仅是因为子女还没有成才,等子女成才了,那自己也就没有什么可留恋的。

可却没有想到,冯友兰正是因为这一番话而在病痛的折磨下写完了《中国哲学史新编》,也说了类似的一番话。

“现在治病,是因为书未写完。等书写完了,就不必治了”。

二、家有贤妻,男人不遭横事

冯友兰的一生共有两位妻子,一位是在1911年成婚的吴淑珍,只不过这段婚姻没有维持多久。

当时大多是包办婚姻,但是吴清芝却对包办婚姻嗤之以鼻,认为孩子的感情还是应该由孩子主导。

所以冯友兰和自己的表妹吴淑珍结婚,更多的还是自由恋爱,吴清芝只是从中介绍了一下。

冯友兰是个怎样的人(冯友兰85岁失明这一辈子)(4)

这段婚姻对于冯友兰来说也是一段不可磨灭的美好回忆,之所以没有维持多久,是因为吴淑珍在婚后第二年,也正是冯友兰出门求学的时候病逝了。

当时无论是吴淑珍还是吴清芝都选择隐瞒这件事,甚至当时吴淑珍还写了很多书信,以此来掩盖自己已经去世的事实。

一直到冯友兰假期回家探亲的时候,这件事才瞒不住,冯友兰也是因此而低沉了许久。

后来一直到1915年的时候,冯友兰才在朋友的介绍下,结识了第二任妻子任载坤。

同校同系的两人恋爱三年后结婚,之后冯友兰便开始了自己甜如蜜的婚后生活。

在此期间,冯友兰能够专心于创作,任载坤是最大的功臣,要知道这完全是任载坤自愿的。

毕竟吴清芝早就说过,“我不要媳妇在家照料、伺候,只希望你们在外好好地做事,有了小孩我替你们照管。”

但是任载坤还是选择成为冯友兰身后的那个人,所以冯友兰才会说“中年事业有贤妻”。

冯友兰是个怎样的人(冯友兰85岁失明这一辈子)(5)

三、晚来又得女儿孝,扶我云天万里飞。

对于冯友兰晚年帮助最大的,自然是女儿宗璞。

冯友兰和任载坤都非常优秀,他们的儿女自然也是如此,宗璞是当时非常著名的作家,作品《东藏记》更是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可哪怕如此,对于宗璞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父亲。

在任载坤去世的时候,冯友兰已经几乎失明,生活差不多算是不能自理。

正是这个时候宗璞放下自己写了一半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专心照顾冯友兰,不仅是在生活方面,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上。

冯友兰是个怎样的人(冯友兰85岁失明这一辈子)(6)

当时的宗璞与其说是一个女儿,不如说是一个秘书、管家、医生和护士的集合体。

冯友兰对于宗璞的奉献是看在眼里的,但是对于冯友兰来说,自己余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完成《中国哲学史新编》。

所以冯友兰也只是在一次因心绞痛住院的时候,对宗璞说了一句,“小女,你太累了!”

因为冯友兰怕自己这次挺不过去,以后再也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感情。

不过若说真正让人感动的,还是在冯友兰在即将离世的时候,为宗璞写下的一幅寿联。

鲁殿灵光,赖家有守护神,岂独文采传三世;

文坛秀气,知手持生花笔,莫让‘新编’代‘双城’。

这幅寿联冯友兰的意思非常明显,那就是让宗璞不要因为自己,而放弃了她的创作。

冯友兰是个怎样的人(冯友兰85岁失明这一辈子)(7)

也正是因为这样,宗璞才会在冯友兰逝世后不久就重新执笔,来完成自己已经搁置多年的《野葫芦引》。

因为宗璞知道,这是冯友兰的期望,她不能辜负自己的父亲。

可以说冯友兰的人生中若是缺少了这三位中的哪一位,都不能有如此高的成就。

年少时,母亲倾心于他的教育问题;中年时,妻子让他能够专心创作;晚年时,女儿让他能够继续创作。

正如那句,这一辈子,不必功成名就,只需妻贤子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