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杂粮怎么吃才能有营养(传统文化告诉你酸甜苦辣咸应该怎么吃)

五谷杂粮怎么吃才能有营养(传统文化告诉你酸甜苦辣咸应该怎么吃)(1)

吃穿住行,吃永远排第一,对于吃的研究,中华民族从未停止过。华夏五千年,中华美食历史悠久,饮食文化底蕴深厚。

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古籍中多有记载。如果说食材是饮食的根本,那么五味则是饮食的灵魂。无食材不可食,无五味可不食。五味对于人体健康来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始终透露着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任何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不同事物都有着内在必然的联系。比如说五味,首先五味是在食材的载体上的呈现的味觉效果,但五味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食材相结合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作用,合则益,斥则损。今天我们就运用传统文化的知识来了解一下五味对人体的影响和五味的四时吃法。

五谷杂粮怎么吃才能有营养(传统文化告诉你酸甜苦辣咸应该怎么吃)(2)

五味即酸、甜、苦、辛(辣)、咸,根据五味其属性对应人体五脏: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五味会对应五脏称为合,意思就是每个脏器与每个味道对应。

在《礼记》中有记载:凡食齐视春时,羹齐视夏时,酱齐视秋时,饮齐视冬时。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和滑甘。

大概意思是春季应多吃酸,食可生发的五谷即可;夏季应多吃苦,食根类的汤剂为好;秋季应多吃辛,食发酵类带辛辣的酱类较好;冬天则多吃咸,可以和一些酒。其中关于甘没有记载,甘与长夏对应,属性为土。在这段文字里记载了春夏秋冬应对应的五味和一些食物,为的是调和。

五谷杂粮怎么吃才能有营养(传统文化告诉你酸甜苦辣咸应该怎么吃)(3)

这就让我们明白了一年四季每个季节应该吃什么了。但是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需要辩证地理解和应用,要充分理解古人所说的内涵。“多”不代表“过”,如果五味对应季节都“过”量食的话,就会对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在“吃”上如何把握五味的“量”。

《黄帝内经》有云: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䐄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这里所表达的就是过量吃五味以后对身体的影响,大概意思为:咸吃多了脉象凝滞脸色发红;苦吃多了皮肤枯燥容易掉头发;辛辣的吃多了会抽筋而且指甲干枯无血色;酸吃多了会使肌肉角质变厚而且嘴唇外翻;甜食吃多了则会引发骨头疼痛和头发脱落。

五谷杂粮怎么吃才能有营养(传统文化告诉你酸甜苦辣咸应该怎么吃)(4)

《礼记》和《黄帝内经》都是传统文化的经典,《礼记》里告诉人们四季应该这样食五味,而《黄帝内经》里告诉人们五味吃多了会影响人体健康。这到底让人们怎么吃才合适呢?其实,这不矛盾,《礼记》里表达的主旨是礼仪规则,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而《黄帝内经》则注重治病与养生,侧重不一样则表达的重心也不一样,但殊途同归,关于五味的表述需要把握一个观点:遵循五味四时用法,每季应对应多食其味,但不可过量,过量则伤身。(文史汇菜)


有诗云:

饮食健康比天大,

五味俱全不可少,

春夏秋冬皆可食,

切勿贪嘴损身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