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景点地图绘制方法图解(有这5张手绘地图)

甘肃景点地图绘制方法图解(有这5张手绘地图)(1)

走读地理 | 甘肃

每天一个地理问题


甘肃凭什么占据

中国历史的半壁江山

-

只要对中国历史

稍有了解的中国人

就会对河西走廊肃然起敬

就像长安洛阳

即使现在比不上北上广深

也是中国人永远的荣光

-

相比北京、西安、南京、开封

这些赫赫有名的古都

甘肃既没有首都光环

也没有古城滤镜

有的是灰不溜秋的土城

从玉门关土堆到阳关土堆

再到嘉峪关

从天梯山石窟、榆林石窟

到敦煌莫高窟

给你的印象不是戈壁

就是沙漠

呈现出一股沧桑与悲凉

-

甘肃景点地图绘制方法图解(有这5张手绘地图)(2)

长城第一墩

-

但是就是这些看似荒凉的地方

承载了甘肃无限的荣光

在这里

随便挖个洞、砌个墙

被骚人墨客转发朋友圈

就能照见24史

还能钻进语文课本

让中小学生背得死去活来

-

有哪个省有这样的魅力

2000年来

既能让文科生魂牵梦绕

又能武状元欲罢不能

只有甘肃

-

将军百战死,战士十年归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雪连沙千里,长城锁三关

所有的英雄想象和家国情怀

在甘肃都可以找到答案

甘肃景点地图绘制方法图解(有这5张手绘地图)(3)

榆林石窟

这一切都建立在

甘肃奇特的地图上

从地图上看

甘肃很像一个哑铃

两头大,中间小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形状呢

-

这是人为设计的吗

对,就是人为设计

这是千年政治智慧的结果

为了削弱陕西

把陇东划给甘肃

就是甘肃东边那一坨

为了隔断内蒙古和新疆

把甘肃西边扩大

就是甘肃西边那一坨

-

扩大后甘肃让

内蒙古新疆完全隔开不接壤

为防止甘肃独立

故意把中间弄得很窄

完全没有腹地,易攻难守

甘肃景点地图绘制方法图解(有这5张手绘地图)(4)

说甘肃中国古代的枢纽

河南、陕西、山西肯定不同意

尤其是河南和陕西

随着二里头夏都的进一步落实

安阳的殷墟出土甲骨文

铁证般的事实

证明河洛盆地

自古就是中国的中心

从炎黄、尧舜禹到夏商,甚至周

远古华夏的创始单元

从未离开河南的视线

一句话

河南无论是地理还是历史

都是妥妥的占据

中国历史的中心地位

-

再来看陕西

从西周、秦汉到唐末

中国古代史最辉煌

最血脉贲张的篇章

都是以陕西写就的:

周武王从这里分封天下

打样出第一张华夏高清版图

秦始皇从这里统一六国

开发出中国大一统1.0版

汉武帝从这里向西大踏步推进

让远在万里之遥的帕米尔高原

成为华夏的西部屏障

实现中国大一统2.0版

尔后

唐太宗突破西部屏障限制

远拓域外

把华夏的边境推进到咸海

实现了中国大一统3.0版

陕西一次次把中国推向

古典时代的最高峰

向华夏子民交出了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

其中心地位让后来者无可撼动

在河南、陕西泰山北斗一样压顶下

那甘肃哪来的底气呢

其实甘肃的底气就在其位置

不谦虚地说

无论是汉武帝大一统2.0

还是唐太宗的大一统3.0

都离不开甘肃的鼎力支撑

如果没有甘肃出人、出马、出粮草

那汉武唐宗根本立不起来

怎么理解

1、关于出人

汉代开边,胡人为主,汉人为辅

霍去病千里挺进漠北

封狼居胥,其实是胡人开道

李广利征服大宛,威慑西域

其精锐部队全来自属国

什么叫属国

属国是两汉为安置归附的匈奴

羌等游牧族群而设的行政区划

属国不是国

相当于今天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到了唐代

这些胡人经过胡汉融合后

变成中国历史上最能打战的军事贵族

陈寅恪称他们为:关陇集团

2、关于战马

中国三大战马有两大产在甘肃

山丹马,河西山丹军马场

河曲马,黄河上游甘南地区

山丹军马场自古就是游牧部落的驻牧之地

大月氏、乌孙、匈奴

靠这块草场发家致富

-

3、关于粮草

古代的甘肃还包括河湟谷地

宁夏河套地区

河湟谷地、河套平原也是产粮区

军粮由此产销比中原更便捷

当然粮食只是一部分

当然甘肃只是出人出马还不够

甘肃最牛的是自汉至清

一直在参与融合华夏四大板块

这么说吧

如果把中国比作一家上市公司

那炎黄夏商周是创始轮

秦并六国,算是天使轮

汉唐开西域,算A轮

元自带草原股入伙

并游说青藏高原股加盟

最终大清统一打包上市

从此中原、草原、西域、雪域

实现五族共和,华夷一家

这才算得上真正的华夏大一统

而在整个上市过程中

甘肃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做打磨工作

这得益于其地缘优势

甘肃天然就是四大板块的粘合剂

比如:中原和西域

一旦河西走廊断链

西域和中原就若即若离

还有草原和雪域的结合

也要通过甘肃的地盘

著名的《凉州会盟》

就是在河西完成的

这次会议最大成果

让青藏高原从此并入华夏

让长江、黄河全流域流淌在华夏大地

这算不算甘肃的最大的功劳呢

甘肃景点地图绘制方法图解(有这5张手绘地图)(5)

再看甘肃的文化建构

甘肃地处农牧交错地带

所以能站在农民和牧民两个角度看问题

从这里打磨出来的政治、文化体系

兼容性强,BUG少

让华夏这个操作性系统不容易崩溃

你看佛教传入中原

先是在甘肃短暂消化

再深入中原遍地开花

还有,甘肃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之一

一直在丰富华夏的精神内核

同时也让华夏文化走向更宏伟壮阔

季羡林先生这样评价:

“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

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

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

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

就是中国的河西走廊敦煌和新疆地区

这样看来

甘肃就是华夏文明崛起的肱骨

有力量有营养

甘肃景点地图绘制方法图解(有这5张手绘地图)(6)

走读地理 | 甘肃(3)

每天一个地理问题

甘肃是中国领土的孵化器

养大了,就自立成家

宁夏,甘肃的孩子

青海海东地区

甘肃的孩子

不仅如此

-

连省会西宁也是甘肃赠送的

你看,青海虽然地大物博

可真要选个老大

还得仰仗隔壁老甘

更让你想不到的是

新疆建省初期

也以“甘肃新疆”并称来命名

当时的乌鲁木齐、巴里坤、哈密、喀什

都要来兰州开会

巅峰时期的甘肃

包括新疆和青海部分地区、宁夏

内蒙阿拉善、额齐纳旗

总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

三分之一个中国在甘肃

-

今天的甘肃大大缩水

好比一对老两口

把儿子养大分家后

自己被挤压在中间

如同一根细长的骨头

这是近些年的情况

再往远些说

周王朝在陇东奠基

创设了最早的天下

而陇南礼县,走出的秦帝国

直接把天下坐实

这样看来

甘肃才是中国的枢纽

中国概念在这里才明晰

没有甘肃的中国

顶多就是黄河中下游的华夏地区

甘肃为什么能充当中国的孵化器

主要在地形

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在甘肃交会

在这里

你可以体验到西北干旱区的荒凉

也可以体验青藏高原的高冷

还可以感受浓浓的江南风光

也就是说

甘肃集结了东南西北各种地貌

让农牧在这里都很适应

要知道

中国历史上民族迁徙

最频繁的地方就是甘肃

56个民族的前身

都可以在甘肃找到原形

甘肃就像铰链

把中国几大民族的生存空间

紧紧连接在一起

为什么说,甘肃是中国的枢纽

你看,汉唐高峰时期的地图

甘肃都是核心

就像一根扁担

挑着中原和西域

从外形上看

汉唐帝国就是在甘肃骨架上

放大两头

甘肃显得极为纤细

一旦上下两大势力夹击

扁担就会断裂

这样看来,只有中原西域联手

才能对抗上下两股势力

看到这里,终于明白

为什么中原历代雄主

不惜巨资也要征服西域的原因

说到这里

一个新问题又来了

唐朝疆域都扩展到万里之遥的咸海地区

为什么不把旁边的雪域地区整合进来呢

这样至少可以让甘肃这根扁担粗壮起来呀

为什呢?

简单说是流量思维

具体请听下回分解

甘肃景点地图绘制方法图解(有这5张手绘地图)(7)

走读地理 | 嘉峪关

每天一个地理问题

龟缩350公里的嘉峪关

凭什么称天下第一关

要知道玉门关才是万里长城第一关

可明朝竟然放弃玉门关

退避350多公里

龟缩到酒泉附近的嘉峪关

为掩人耳目

把嘉峪关悄悄改为玉门关

这算哪门子的第一关

从敦煌到嘉峪关

将近一万平方公里

相当于1.5个上海市

说放弃就放弃

为什么明朝这么没出息呢

你可能会说

不是还有河西七卫吗

是,可惜都名存实亡

原因是北元势力强大

加上此处民族关系复杂

驻守成本高且效果不佳

当然从地形上看

嘉峪关中间有一条山脉

像打尖一样,竖插在走廊中心

把本就不宽裕的走廊挤得所剩无几

这时只要拉一堵墙,建一座高楼

就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是河西走廊最狭窄的地方之一

嘉峪关就座落在这个所剩无几的空档上

远远望去,确实有几分雄姿

但我们不能因为其地形险峻

就无底线地点赞崇拜

还冠以天下第一关

-

不在听得见炮声的地方设碉堡

而以安全为由,退避三舍

无论如何都有缩头乌龟之嫌

这就好比,一个逃兵

为显示其勇猛,偶尔抓一次小偷

就要别人称他为英雄一样

嘉峪关从修建到今天600多年了

天下第一关也叫了600多年

为什么没有人反驳呢

难道大家觉得

做缩头乌龟也很光荣吗

当然不是

原因很多,这里只说地理

-

在冷兵器时代

相互间为了所谓的安全感

总想找到一个节省人力的解决方案

于是那些长相不近人情的山川

格外引人注目

什么叫长相不近人情

就是好好的一条大路

突然横过一座山

一条河,一堵绝壁

如果这样的山或河刚好就在边境附近

那就会成为天然的国界线

如果距离边境还有一定距离

作为守方,也会放弃,退守险地

嘉峪关就是险地

从祁连山横卧过来的讨赖河

刚好和北山横过来的长城完美衔接

一凹一凸两条长城

把走廊妥妥地封住

讨赖河就是凹进去的壕沟长城

此举,节约大把银子和人力

假如在玉门关设防

要想连接走廊南北两端

需要修建200公里的长城

不仅成本高昂

而且效果也不佳

你想,200公里,需要多少兵力

还有,这么多兵力

温饱怎么解决

汉代的做法是屯田

玉门关附近疏勒河流域

今天还能发现屯田遗迹

当年李广利征大宛失败后

连敦煌都不让踏入

只能带着数千残兵扎在玉门关

就地转业为农民

当年的玉门关不说水网纵横

至少疏勒河还能行舟走船

河仓城就是当时的粮仓

可是到了明代

情况就不一样了

据竺可桢推测,明朝恰逢小冰期

敦煌一带气候恶劣

疏勒河下游断流,河床干裂

军屯是没法搞了,怎么办呢

要知道,明朝戍边战士

70%屯田,30%守关

也就是说,朝廷不给一分钱

全靠自给自足

朱元璋曾沾沾自喜说到:

我养百万军队

不浪费百姓一粒大米

而嘉峪关后面就是酒泉绿洲

紧靠祁连雪山,水源有保证

山前洪积扇土地又肥沃

面积够大,地形够狭窄

是最完美的设关之地

环顾整个河西走廊

除了焉支山的峡口

再找不出第二个位置

可焉支山在河西走廊中段

如果在那设关

等于放弃敦煌、酒泉、张掖

让北元势力长驱直入

所以明朝收缩战线到嘉峪关

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环顾长城沿线关口

从综合指数来看

嘉峪关确实称得上天下第一

既然说到军屯,多说两句

本来,军屯是一项非常好的制度

朱元璋就靠军屯起家

可是再好的制度,也架不住贪念

钱多了,当官的就坐不住了

宦官王贵镇守陕西期间

霸占军队屯田100余顷

近千名士兵被逼给其种田

当军屯成了达官显贵的私人良田后

明朝的江山就开始摇摇欲坠

最先摇摆的是山海关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

大明江山易主

大清一统天下

嘉峪关从此作为摆设

完好无损的挺到今天


参考文献

《西汉敦煌军屯的几个问题》徐乐尧 余贤杰

《大明会典》李东阳 申时行

《河西走廊》中国地理百科

《祁连山》中国地理百科

《明长城通览》李少文《中国国家地理-甘肃卷》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竺可桢

《明朝历史的教训》吴晗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中国干旱地区地理》科学出版社

《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

甘肃景点地图绘制方法图解(有这5张手绘地图)(8)

走读地理 | 敦煌

一张图,搞懂一个问题

敦煌,会变成下一个楼兰吗


敦煌自古就是沙漠

没有沙漠的敦煌

就像没有水的苏州一样,没有灵魂

楼兰是因为孔雀河改道和游动沙漠问题

而敦煌旁边就有一个好大的沙漠

叫鸣沙山

目前生意好得很

敦煌每年有一半的GDP是它创造

同样是沙子

随波逐流的河沙

在粉身碎骨后变成水泥森林

统辖世界

而敦煌的沙子,哪也不去

躺着把钱赚了

据统计,每年点名来鸣沙山

看月牙泉的人

占敦煌旅游人数的90%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鸣沙山

只有一个月牙泉

那月牙泉跟一口水塘没啥两样

还有莫高窟

如果不背靠鸣沙山

那荒凉的气氛全无

那还怎么建道场呀

佛寺要营造气氛

要么山巅,要么绝壁

敦煌的山不够高,也不够陡

只能拿沙子凑合

当然,祁连山雪山够陡够绝

如果把道场搬到祁连雪山

那戏份又有点过了

毕竟,敦煌还要吸收儒家营养

儒释道结合才是敦煌莫高窟

名扬国际的基点

-

不像西藏

一心一意做雪的文章

围绕几座雪山死心塌地的转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仅靠折磨肢体

连续反复就能入佛

苦是苦点,但门槛低

简单好执行

所以敦煌打沙的牌才接地气

莫高窟背靠鸣沙山

门迎宕泉河

也算有山有水,千年以降

靠丝绸之路的流量竟然活得很滋润

据《粟特商人》书中记载

从河西走廊到天山南道有很多佛寺

都是粟特商人供养起来的

这些商人发了财

就认养一个洞窟

年年岁岁

就有了今日的千佛洞

除了商贾

过往的使节也经常来这里喝茶

就连戍边的将军寂寞时

也策马扬鞭打此路过

可能是为了求福问卜

获得心灵安慰

总之,莫高窟从不缺流量

-

看到这里的流量这么好

有一群人坐不住了

他们跟粟特人一样

都是蓝眼睛高鼻梁

但出发点却不同

粟特人是来送流量的

而他们是来抢流量的

其中有一个叫斯坦因

用一叠银元换取了

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

还有一个叫伯希和的法国人

又用少量银元换取了10大车

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

后面的我不想说了…

就这样敦煌的流量在世界各地开花

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城

从此名扬天下

而一同出名的还有那几个文化强盗

你看,老外总说自己如何牛

中国边陲小镇一个偏僻的洞窟

就能撑起他国的国家博物馆

这到底是谁有文化自信

时至今日

尽管有很多人看不懂窟内壁画

到底好在哪里

但还是愿意购买不菲的门票

亦步亦趋的打探

屈指可数的几个洞窟

在讲解员幽灵般的手电照耀下

确实有飞天的感觉

可惜还没飞起

就被讲解员催出洞窟

因为队伍太长

等着飞天的人太多

好了,回到开头问题

敦煌,会变成下一个楼兰吗

会,但比楼兰更接地气

敦煌从沙漠中迭变

成为河西走廊的门户

而楼兰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其实,我们很多人对敦煌的印象

是来自两首诗

春风不度玉门关

西出阳关无故人

但是到现场看过以后

多少有点货不对版

打破我们从小对它的无限想象

更疑惑的是

玉门关和阳关,说是关口

一点也不险峻,

一般的关口,都建在隘口

玉门关周边不是沙漠,就是戈壁

哪来的隘口!既然这样

那在平坦的沙漠上

建个关口拦谁呢

挡空气吗

细心观察你就会得出结果

原来玉门关旁边有一条河

在沙漠中有水的地方

就是关口

绕开水源,那是自寻死路

按照这个逻辑

我顺道考察了瓜州的白墩子

旁边果然有个泉眼

当年唐僧偷渡出境时

就因为太渴

被驻防在白墩子的官兵抓住

-

你看,在干旱地区

沙漠和水才是真正的关口

也就是说,不是敦煌变成沙漠

敦煌自古就是沙漠

没有沙漠的敦煌

就像没有水的苏州一样

没有灵魂

-

同名纪录片请搜本号

《敦煌,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楼兰》

参考文献

《沙漠》

《粟特商人》

《中国历史地图集》

《世界文明史》

《丝绸之路史前史》

《西域腹地考察》

《大唐西域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