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融水侗话(桂柳地区的融城为什么饮食和方言跟广东如此相近)

桂柳地区位于广西北部,一般指桂林和柳州及周边。桂柳因为自己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影响,形成了区别于白话地区的饮食习惯和方言。桂柳地区的饮食偏辣,且通用语言以桂柳话为主。然而在桂柳地区,又有这么一个地方成为了一个意外,它的饮食和方言都与广东有很多相似之处,那就是融城。

广西融水侗话(桂柳地区的融城为什么饮食和方言跟广东如此相近)(1)

融城指的是融安和融水这两个县城,在历史上这两个县城曾经为一家,后来才分开的,即使如此,两地还保留有相同的饮食习惯和方言。融城讲的语言为“土拐话”,虽然不是白话,但是在很多表达和发音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不仅在方言上融城两地与广东相近,在饮食上也惊奇地相同。

广西融水侗话(桂柳地区的融城为什么饮食和方言跟广东如此相近)(2)

濑粉

滤粉是融城的特产美食,本地也叫濑粉,被纳入了省非遗行列当中,因鲜美的口感独特的风味深受当地人喜爱。在广东,也同样有濑粉,制作方式相同,都是用米浆滤到沸水里制作而成,口感爽滑,米香味十足。他们的区别在于调料和配料的不同,展现了各自的风味。

广西融水侗话(桂柳地区的融城为什么饮食和方言跟广东如此相近)(3)

广西融水侗话(桂柳地区的融城为什么饮食和方言跟广东如此相近)(4)

铜瓢粑/阿嬷叫

铜瓢粑是融城街头油炸小吃,外酥里嫩,香味浓郁。广东的阿嬷叫做法十分相近,只是里面的馅料要更为丰富些。

广西融水侗话(桂柳地区的融城为什么饮食和方言跟广东如此相近)(5)

广西融水侗话(桂柳地区的融城为什么饮食和方言跟广东如此相近)(6)

芋头糕

融城和广东人都喜欢吃芋头糕,芋头糕是用芋头和米浆蒸熟而成,香味扑鼻,吃起来富有弹性。可加入配料和酱汁食用,更显独特风味。

广西融水侗话(桂柳地区的融城为什么饮食和方言跟广东如此相近)(7)

油蛋糍/炸油果

融城的油蛋糍和广东的炸油果都是用糯米团子油炸而成的,外形金黄圆润,象征着圆满美好。吃起来外酥里软,甜而不腻,十分具有滋味。

广西融水侗话(桂柳地区的融城为什么饮食和方言跟广东如此相近)(8)

烧腊

广东的烧腊名扬远外,在融城两地,也十分喜欢吃烧腊。有烧鸭、叉烧、烧鹅等,味道醇厚,油而不腻,咸中带甜,味道百吃不腻。

广西融水侗话(桂柳地区的融城为什么饮食和方言跟广东如此相近)(9)

扣肉

扣肉是两广地区宴席上常见的一道菜,工序繁复,肉质醇厚酥烂,肥而不腻。融城的扣肉一般为香芋扣肉,而广东的除了香芋扣肉,最常见的还是梅菜扣肉。

广西融水侗话(桂柳地区的融城为什么饮食和方言跟广东如此相近)(10)

广西融水侗话(桂柳地区的融城为什么饮食和方言跟广东如此相近)(11)

在古代,广西作为百越的一部分,被视为南蛮之地,是偏僻、落后的地方。这里环境闭塞,人烟稀少,很难形成自己的文化。从秦朝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迁徙,很多外地人在广西扎根发展。

广西融水侗话(桂柳地区的融城为什么饮食和方言跟广东如此相近)(12)

据记载,福建曾有一个村整体迁徙到融城,并在此安家落户,繁衍子嗣。因此也带来了他们的语言和饮食习惯。经过历史的发展,这些方言和饮食又融入当地的特色,因此形成了新的风格。由此可见,融安和融水,有很多人的祖籍是在福建。

广西融水侗话(桂柳地区的融城为什么饮食和方言跟广东如此相近)(13)

福建人除了迁徙到广西,有些还停留在广东,将自己的文化带入到广东,并流传和发展起来。广东如今的部分语言和饮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福建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融城与广东部分地区的方言和饮食上有相似之处了。

广西融水侗话(桂柳地区的融城为什么饮食和方言跟广东如此相近)(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