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亮点(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泗阳实践)

编者按:为全面提升全市网络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涵盖领导管理、正能量传播、内容管控、社会协同治理、网络法治、技术治网等各个方面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结合职能职责和任务分工,结合宿迁实际现状,围绕网络综合治理难点、网络舆论热点、网民关注焦点,加快相关重点任务项目化推进,宿迁市委网信办开展实施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三清”工程。即日起,宿迁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联合宿迁市委网信办推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网络素养教育基地是网络人士之家,我们彼此交流、互动,传递正能量,发出好声音,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清朗网络空间。”近日,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网络素养教育基地参观的网友李军说。为进一步加强网络宣传舆论引导,泗阳县网信办深入推进“清源”工程,着力加强正能量传播,强化社会协同治理,深化网络法治建设,扎实推进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取得实效。

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亮点(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泗阳实践)(1)

不断创新,强化网络主体建设“同心圆”

泗阳县网络素养教育基地是集互联网党建引领、网络文化成果展示、网络安全教育、网评员培训、网络警示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展馆,不少网友通过线上相约,开展线下活动。依托西征网,在新时代网络文明实践活动、网络人才孵化、网络素养提升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努力打造县域网络文化建设新高地。

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亮点(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泗阳实践)(2)

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亮点(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泗阳实践)(3)

“我们西征网开设了‘捉谣记’专栏,及时向广大社区居民发布辟谣信息。同时,精心打造‘征视频’系列短视频,讲述泗阳好故事,传播网络正能量。常态开展网络安全进社区,网信普法讲座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引导广大社区居民安全上网,理性上网,文明用网,弘扬网络文明新风尚。”西征网总编辑陶冰峰说。

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亮点(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泗阳实践)(4)

2021年,泗阳县网络素养教育基地指导西征网以“凝聚新力量,筑梦新时代”为主题,邀请社会各界通过线上朗读的方式,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推出“我想对泗阳说句话”微视频征集活动。该活动收集到海内外、不同领域泗阳人士对家乡的美好祝福。疫情期间,泗阳县网络素养教育基地组织泗阳各网站连续发布500余篇疫情防控相关资讯,制作原创微视频5部,累计阅读量达100余万,在互联网战线上有效传播了党和政府的声音,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力量!

用心用情,建立网络服务“便民苑”

泗阳县众兴街道红光社区坚持以党建为核心,推动网格化管理和网络化治理在社会治理、网络综合治理中“融合、融入、融通”,推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清源”工程在网格内落地生根,形成“人在网格走、事在网络办”的良好治理氛围。

除此之外,红光社区引导和鼓励本社区的“网络达人”积极参与社区自治管理和业主微信群组互动,利用网络达人自有网络平台和网络应用技术,用个性化、特色化、网络化风格,展示日常生活和精神风貌,培育在身边接地气讨人喜的社区“网红”。

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亮点(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泗阳实践)(5)

“收集社情民意向有关部门反馈,将问题解决在基层。我们会不定期在小区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与群众打成一片,宣传党的好政策,凝心聚力共话同心圆。”时政评论员王小平说。

据泗阳县众兴街道红光社区党委书记李飞介绍,红光社区建立健全“两长两员”机制(楼栋长、党小组长,网格员和物业联络员),从中择优选取“网情信息员”,负责社情民意收集,将党委政府管理、治理的触手延伸到网格内。红光社区建立一线、一网、一站、一群、一会、一账、一卡“七个一”舆情反映体系、社会监督体系,拓宽反馈经纬度,打造社会监督“连心桥”。

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亮点(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泗阳实践)(6)

“在市、县网信部门的有力领导下,我们红光社区党委扎实推进‘网格化’管理模式下沉,积极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同时,为了有效消除沟通壁垒和治理瓶颈,我们建立健全了多元参与机制,网格化管理正有力有序向网络化治理过渡,为实现舆情隐患化解在基层的良好局面,提供了有益经验和重要保障。”李飞说。

据了解,自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泗阳县持续深化网络内容管理,聚力提升用网管网治网本领,打造完善服务群众能力的社会协同治理体系。目前,已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活动120余场次,发放倡议书和宣传手册等宣传材料2万余份,覆盖人群达30余万人次,直接推动解决群众问题4000余件,切实推动网络综合治理工作落地见效。(黄诗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