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禁毒日禁毒小知识(626国际禁毒日)

2023年6月26日是第36个国际禁毒日,禁毒工作事关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

毒品是全人类最严重的公害,随着时代及互联网的发展,新型毒品增多,伪装也越来越强,如含LSD成分的“邮票”、向学生兜售的“聪明药”以及逐渐蔓延的“0号胶囊”“G点液”“犀牛液”等色胺类物质;有的变换包装,伪装成食品、香烟等;有的是未列管的毒品替代品;还有新精神活性物质作为第三代毒品在国内迅速扩张。对于思维发育尚不成熟的儿童青少年来说,因其生长发育的特殊性,新型毒品的危害性更大。

毒品的危害

1.对个人的危害

  • 引发身体疾病。吸毒会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新陈代谢,降低免疫力,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呼吸道疾病(肺纤维化、肺梗塞、肺气肿、肺脓肿、肺结核等)、各种传染性肝炎、艾滋病与性病、感染性疾病(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等)、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症等)等,吸毒还可以引起骨、关节、肌肉的炎症和疟疾、破伤风等;还会诱发心理疾病,如焦虑、抑郁症等;过量甚至造成突然死亡。

  • 引发精神类疾病。长期滥用合成毒品极易损害神经系统,导致精神类疾病,可能会出现情绪失控、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由此引发自伤自残自杀、暴力伤害他人等,给公共安全带来风险隐患。

2.对家庭的危害

  • 破坏家庭。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家破人亡的局面,吸毒需要大量的金钱,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家庭都难以承受,最终使家庭破碎。

  • 损害后代。吸毒会影响生育能力,导致后代畸形发育或死亡。

3.对社会的危害

  • 严重危害社会治安。毒品具有依赖性,吸毒不仅给本人及其家庭带来严重危害,还会诱发盗、抢、骗等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我国刑法第347条明文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 吞噬社会巨额财富。吸毒严重损耗社会财富,属于恶性消费。

  • 毒害社会风气。吸毒者会失去正常人应有的道德观念、伦理准则和是非标准,严重败坏社会风气,摧毁民族精神。

国际禁毒日禁毒小知识(626国际禁毒日)(1)

与毒品擦肩的6种日常

  1. KTV蹦迪:该场所经常出现“神仙水”“蓝精灵”“可乐”“咔哇潮饮”“大麻饼干”“彩虹烟”“嗨气球”等毒品,有些甚至会掺杂在酒水饮料中,要学会辨识,对于陌生人赠送、开过口或包装稀奇的饮料应拒绝。

  2. 吃货出没:饼干、巧克力、跳跳糖、果冻、麻辣烫、“奶茶”、蘑菇等零食成为毒品新的伪装形式,其中加入的多为混合毒品。

  3. 追星现场:明星作为公众人物会时刻被他人关注与效仿,然而有的明星却沾染毒品、毒驾伤人,作为粉丝的青少年因心理发育不成熟,有可能会盲目效仿。

  4. 生日派对生日派对中也出现过聚众吸毒,有的寿星用毒品(“小树枝”“电子烟”等)招待不知情的客人。

  5. 吃药治病:生活中有很多常用药物是具有依赖性的,如镇静催眠药、止痛药、抗抑郁药等,这些药物一定要谨遵医嘱;有些感冒、止咳药中也有依赖成分,滥用也属违禁。

  6. 网吧:酒吧、网吧是很多吸毒者聚集的场所,他们习惯于一边吸食毒品一边打游戏,然而还是有很多儿童青少年选择去网吧上网,无疑是羊入虎口。另外,因网络的复杂环境,毒品在线上也开始热络起来,直播带货、吸毒示范、线上交易等成为新的贩毒模式。

国际禁毒日禁毒小知识(626国际禁毒日)(2)

防毒品“入侵”生活

  1. 青少年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2. 学习掌握毒品相关知识,了解毒品的种类、危害等;增强禁毒意识,学会保护自己,提高抵御毒品侵袭的能力,懂得辨别生活中引诱青少年吸毒的手法,树立坚固的思想防线;

  3. 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朋友,不与吸毒者、贩毒者为伍。不听信毒品能治病、能解脱烦恼和痛苦、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保护自己不受影响;

  4. 青少年应树立防毒意识,对口服或注射的物品都应保持高度警惕,对来路不明或陌生人提供的食品饮料也要提高警惕;不听人蛊惑,受人引诱;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礼物,拒绝吸烟、远离毒品,不沾毒;

  5. 将禁毒作为自己应尽的终身义务,拒毒品于家庭之外,关爱自己的家人,提醒自己周围的人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6. 不依赖精神类药物,谨遵医嘱;

  7. 家长应培养孩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孩子健康成长,远离毒品危害;更要以身作则,拒绝沾染毒品;

  8. 尽量避免让孩子去治安复杂场所;发现孩子性格和行为异常,应警惕;

  9.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新型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并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全面开展预防毒品犯罪宣传教育工作;

  10. 教育学生拒绝进入毒品常出现的场所,远离吸毒人群;

  11. 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禁毒活动(如禁毒知识竞赛等),利用禁毒光盘、图片组织全校师生观看,帮助师生树立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珍爱生命 / 远离毒品

国际禁毒日禁毒小知识(626国际禁毒日)(3)

禁毒是一个全世界都关注的问题。

毒品一日不绝,我们的禁毒就应该一日不止。

毒品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

吸毒又会有哪些严重的后果?

拒绝毒品,我们要怎么做?

01 你我必须知道的禁毒知识

什么是毒品?

国际禁毒日禁毒小知识(626国际禁毒日)(4)

根据我国《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哪些行为是吸毒?

常见的吸毒行为有:烟吸、烫吸、鼻嗅、口服、注射五种。

02 吸毒为什么会成瘾?

国际禁毒日禁毒小知识(626国际禁毒日)(5)

总的来说,吸毒会成瘾是毒品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毒品有个共同的特性,就是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脑内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系统,逐渐产生精神依赖(心瘾),进而形成追求使用该药物的行为;另一方面,毒品进入人体后,破坏人体正常的平衡,产生在毒品作用下新的平衡状态(身体依赖)。一旦停止吸毒,就会感到不适。只有连续不断地吸入更大剂量的毒品,才能保持人体新的平衡。

03 法律对吸毒行为的处罚

国际禁毒日禁毒小知识(626国际禁毒日)(6)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第八条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由公安机关处15日以下拘留,可以单处或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并没收毒品和吸食、注射器具。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除依照前款规定处罚外,予以强制戒除,进行治疗、教育。强制戒除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实行劳动教养,并在劳动教养中强制戒除”。

04 沾染了毒品对我们有什么危害吗?

危害当然有!而且很严重!

国际禁毒日禁毒小知识(626国际禁毒日)(7)

吸毒会使人的心,肺,肝等器官造成损害,吸毒会破坏人的生理机能和新陈代谢并引发多种疾病,吸毒过量还会导致突然死亡。

毒品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都会产生危害。吸毒者多数会出现幻觉及神情恍惚现象,长期吸食毒品会使人的神经系统反应迟钝,导致神经不正常,出现精神病症状。毒品的快速蔓延还会使整个群体受到侵蚀和毒害。

提醒大家一下,不是说你自己不主动地去做这个事情,就完全是安全的。

05 拒绝毒品,我们怎么做?

国际禁毒日禁毒小知识(626国际禁毒日)(8)

为什么明知道吸毒不好,还会有人去吸毒呢?

国际禁毒日禁毒小知识(626国际禁毒日)(9)

是的。

国际禁毒日禁毒小知识(626国际禁毒日)(10)

首先因为青少年是接受新事物比较快的群体。

他们吸食毒品有很多原因,比如说:交友不慎,盲目好奇,寻求刺激,受他人教唆,被人诱骗,不良家庭环境影响,或者是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认为尝一口没有问题,结果越陷越深......等等。

但是,个人的主观因素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想不吸毒,就要珍爱生命,坚决拒绝毒品。

国际禁毒日禁毒小知识(626国际禁毒日)(11)

毒品好可怕,我们要如何拒绝它呢?

如果有人不幸沾染上毒品之后想要戒毒,想要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迹,我们有哪些方式可以帮助到他们呢?

人们一旦染上了毒品,精神就会开始堕落,人格必将扭曲。毒品不仅残暴地销蚀着人的灵魂,还无情地破坏着人们的家庭生活。因此,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谨慎地防备它,战胜它:

01 要洁身自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健康的生活情趣,识破毒品诱惑,坚决抵制毒品的侵略。

02 要慎重交友,不能义气用事,发现朋友吸毒要及时劝阻,当无计可施时就该远离他(她)。

03 多参加禁毒活动,让自己彻底地认识毒品的危害性,增强防毒意识和拒毒信心。

04 要加强学习,让知识来充实自己,优化自己的心态,从中找到避毒方法。

至于戒毒一般有三种模式:一般是自愿戒毒;第二种是社区戒毒;第三种是强制隔离戒毒。

信息来源:校园安全云服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