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揭示了我们与宇宙千丝万缕的生物学联系)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这样表达他对哲学的定义:“我认为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每一个人,只要他没有死,他都在人生中。但是对于人生有反思思想的人并不多,其反思的思想有系统的人就更少。而哲学家必须要将他对人生的反思的思想哲学化,然后有系统地表达他的思想。”

由此我们可知,哲学家离我们很远,但哲学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且它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当我们不断地对人生进行提问和回答,这种对人生的反思就是一场小型的哲学辩论会。

每个人对人生的提问不尽相同,但有一些问题却是每个人都会感兴趣或都需要知道的,那就是“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

由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著作的《苏菲的世界》就为我们回答了“世界从何而来”的问题。


苏菲的世界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揭示了我们与宇宙千丝万缕的生物学联系)(1)


01“世界从何而来”关系到我们为何而存在

在一天的午后,本书的主人公苏菲在邮箱里发现一张写着“你是谁?”的卡片。然而这只是个开始,第二天苏菲又收到了同样的卡片,写着“世界从何而来?”第三天苏菲收到的卡片更奇怪,上面写着“请苏菲代转席德,祝福席德十五岁生日快乐”。可是苏菲根本不认识什么席德,寄件人为什么觉得苏菲能帮上这个忙呢?

这一切都让苏菲困惑不已,如果仅仅是恶作剧,可是谁会问这样的问题呢?在后来收到的一封信件中,苏菲得知原来是一位自称为艾伯特的导师要为苏菲免费讲解哲学课程。

不得不说艾伯特是高明的,十四岁的苏菲对这两个问题充满了好奇,因为她竟然从没有问过自己“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样的问题。

正如本文所言:“千百年来,人们对这个世界不断的提出问题,但是没有哪一种文化不关心“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样的问题。”

最早的唯物论者“原子理论创始人”德莫克里特斯认为形状各异的原子通过相互之间的组合与分离形成了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他认为世界是由原子和虚空组成。

古希腊时期的理性主义者柏拉图,他认为在我们肉眼看到事物之前,事物的完美理型早已存在,我们看到的只是其完美理型的影子。

柏拉图之后,“世界从何而来”一直在“世界是物质的存在”和“世界存在于理性之中”摇摆。直到现在,这个问题在哲学领域仍是未解之谜。直到世界从何而来从“形而上”的哲学范畴到了以实践论真知的科学领域才迎来了柳暗花明。

现在被广泛接受的是“宇宙大爆炸”的理论。科学家认为宇宙经过了一次大爆炸之后,随处四散的物质形成了我们今天的星系。

但是我们不得不说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世界从何而来”,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类对于自己存在的发问,人们之所以想知道世界从何而来,是因为人们必须知道我们为何而存在。


苏菲的世界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揭示了我们与宇宙千丝万缕的生物学联系)(2)


02世世代代的延续源于人类的文明

毋庸置疑我们存在的基础是我们脚下这个承载着生命的地球,而我们的存在得以代代延续的根基是人类的文明。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各种环境问题接踵而至,生态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钢筋水泥的城市之中沙城暴、雾霾没有任何停下脚步的预兆,反而是愈演愈烈。与此同时,只增不减的高温天气更是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承受能力。

18年广东省遭遇的“山竹”台风与全球变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全球变暖导致海洋温度上升,而不断上升的海洋温度更是为台风横行提供了能量。

我们知道全球变暖是因为“温室效应”导致的,而“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就是具有吸热性的二氧化碳。

在工业革命之前,大气层的二氧化碳浓度只有275ppm,而在去年这个数值已经超过了400ppm,这一数值远远超过了免于地球发生灾难的最高二氧化碳浓度的350ppm。最可悲的是二氧化碳的浓度并没有下降的趋势,我们的地球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们自认为人类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为了人类贪婪的欲望,其他物种包括自然环境在内随时都可以被牺牲掉。殊不知这种万物以人类为中心的想法就如同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一样天真可笑。


苏菲的世界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揭示了我们与宇宙千丝万缕的生物学联系)(3)


03哲学的发问是为了牢记我们与宇宙的联系

贪婪的欲望之下,我们忘记了最初打赢这场地球主人的战役的正是因为我们具有思想,这让无论是体型还是速度都优于人类的各种动物诚服于我们的脚下。

而正是因为我们具有思想,我们才能感知我们的存在、宇宙的存在,我们才拥有动物不会拥有的“宇宙意识”,才能强烈地意识到我们是巨大而神秘的宇宙的一部分。

当人类第一次学会钻木取火、第一次学会制造工具、第一次在绳索上打结来记录今日的狩猎情况;当人类学会团体协作、成立第一个部落,人类的文明就像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太阳照进每一寸的荒蛮之地。从茹毛饮血到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月再到现代文明,我们从不否认人类的智慧与耕耘。

但是我们也绝不能忽视与此同时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类贪婪的种子以最快的速度蔓延至我们所能及的任何地方,人类文明的这座花园里也长满了这些疯狂生长的“面包树”。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想想,人类的文明乃至地球如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们何以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我们存在的目的首先应该是更好的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然后我们才能谈创新、谈科技、谈理想、谈幸福……其次我们所谈的创新、科技要为人类的文明谋福祉而不是与之相悖走向自私与贪婪。

如果我们不去追溯本源、不去对自己发问“世界从何而来”、“我们何以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几乎认为自己是被文化、社会历史、以及文明塑造而成,而忘记了我们与地球乃至宇宙有着千丝万缕的生物学的关系。

我们每一个人都继承着从远古人类走到文明社会的优秀的基因,这种基因赋予我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同时赋予我们顺应自然的胸怀。

苏菲的世界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揭示了我们与宇宙千丝万缕的生物学联系)(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