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方法趁早学(用尽全力却还是教不好孩子)

前不久,北大教授钱理群在访谈节目《十三邀》上提到:

“疫情是百年未有的历史危机,最令人不安的,是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因此,给自己立了3条规定:

观察,不要轻易下结论;等待,很多事情现在都不能着急;坚守,不能在一片混乱中就跟着大家走。

这些规定,在家庭教育同样适用。

父母教育孩子该如何坚守变与不变?如何做孩子喜欢的父母?

在2022新的一年里,我们总结了最受孩子欢迎的9件小事,一起来看看吧!

01

孩子犯了错,

学会看破不说破。

每一个孩子都会有缺点,每一个孩子也都会犯错误。

看到错误之后,你是会给孩子保留自尊的空间,还是任意地放大孩子的缺点呢?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会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总是以“教育”之名当众批评孩子,对孩子的尊严却视若罔闻。

但实际上,真正的教育是父母明明知道孩子做得不对,但仍旧愿意用理解和宽容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面子。

教育孩子方法趁早学(用尽全力却还是教不好孩子)(1)

看破不说破,在孩子认识到对错后,告诉他做错了没关系,更好地去引导孩子。

02

不管怎么尝试,

都请始终支持他。

尝试是一个从不会到会,由不熟到熟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尝试各种事情,让孩子慢慢建立人格,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要什么。

作为父母,要做到的就是无论孩子选择什么,父母要始终支持你的孩子

作家德莱塞曾说: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比它更优美,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

懂得用支持式教育方式的父母,总能用欣赏的眼光来对待孩子,让孩子觉得父母是懂他们的。

03

知道做错什么,

比让他道歉更重要。

所有的孩子都会犯错,可父母的反应却是截然不同。

有的父母只知道一味责骂孩子,勒令孩子道歉,结果却错失了一次教育孩子的宝贵机会,反而让孩子学会了逃避、推脱和遮掩。

但是更聪明的做法不是让孩子说句“对不起”,而是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知道哪里做得不对,下次再遇到事情就不会畏手畏脚,而是敢于大胆尝试,并从失败的尝试中学习、总结经验。

教育孩子方法趁早学(用尽全力却还是教不好孩子)(2)

04

如果尽力了,

那输了也没关系。

在孩子未来的人生当中,他们会遇到无数的问题,也无法做到次次能拿第一。

在这段旅程中,输赢从来都不是目的,而是这个过程你收获了什么。

作为家长,不要让孩子觉得赢了一次就预示着今生的胜利,而输了一次就意味着接下来的失败。

相反,父母告诉孩子这些为成功而付出的汗水,因坚持而流下的眼泪,才是值得我们去记住的。

做得不够好时,不要问孩子“你是不是不够尽力”,而是与孩子一起分析“下次如何改善”、“如何解决”。

05

试试看,

成为他的榜样。

儿童教育学家孙敬修曾对父母说:“孩子们的眼睛是照相机,脑子是录音机,你的一言一行都刻在他们的心上。”

很多时候,教育的关键在于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标杆”,孩子不会听我们怎么说,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修炼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

养育孩子是条漫长的路,唯有榜样是条捷径。

教育,就是先自教,而后教人;先自管,而后管子。只有我们先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引导孩子成为更优秀的人。

教育孩子方法趁早学(用尽全力却还是教不好孩子)(3)

06

少点比较,

别总说“别人家孩子”多好。

提到孩子,父母总是喜欢拿别人家孩子的成就来和自己的孩子做比较。草是别家的绿,同样,孩子是别家的好。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用比较来鞭策孩子,只会让他丧失信心、内心受伤。要找到他的优点,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当孩子发现不需要证明自己比别人更好的时候,他们的心理会更加健康。

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季节,没有人需要努力变成另一个人。

相反,我们都应该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07

再小的成长,

也值得你的鼓励。

人的本质就是希望收到别人的夸赞,对孩子来说,父母的夸奖意味着很多的满足感。

不要吝啬对孩子的夸奖,再小的成长,也值得鼓励

孩子在努力做完一件事情之后,都希望能够得到父母的肯定,如果只是一味的否决,只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对于这个东西失去兴趣。

08

多对他笑一笑,

这没什么坏处。

对于孩子而言,父母几乎等同于全部,他们随时随地都在观察我们的情绪和做法。

当父母因为生活、工作、社交等各种事情不断抱怨时,虽然都是看似无关紧要的情绪发泄,但在长时间累积下,孩子会慢慢变得看你“眼色”行事。

教育孩子方法趁早学(用尽全力却还是教不好孩子)(4)

所以多对孩子笑笑,不是一味指责抱怨,孩子也会觉得家里是轻松的。

09

教育孩子,

用力不如用心。

中科院管理心理学博士曹宏在《名师课堂》这样说到:

有些父母教育孩子很努力,但就是教不好,这是为什么?因为教育不是努力就行,父母用力要找对方向,用力不如用心

确实是,教育没有捷径,做不到短时间出成效,也很难一蹴而就。

在这条路上,父母唯有用心去聆听、沟通、等待,不断坚持前行,让孩子走向更大更远的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