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十年玉米专家刘霞(我们的十年玉米专家刘霞)

记者 都亚男 王开智

白茫茫的盐碱地上种出甜糯玉米来,而且产量还不低?

今年8月,山东首个耐盐碱彩甜糯玉米品种——鲁甜糯191正式诞生,鲜穗亩产量达1333.4公斤。这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副所长刘霞及其科研团队默默付出10年时光换来的。

我们的十年玉米专家刘霞(我们的十年玉米专家刘霞)(1)

我们的十年玉米专家刘霞(我们的十年玉米专家刘霞)(2)

我们的十年玉米专家刘霞(我们的十年玉米专家刘霞)(3)

我们的十年玉米专家刘霞(我们的十年玉米专家刘霞)(4)

鲁甜105。来源:受访者供图

对于过去的这十年,刘霞感慨良多,“过去的这10年,对我们团队来说,不光是在品种的选定数量上有了一个量的突破,在品质、性状拓展等方面,我们也有一个很大提升。”

“10年之前,我们团队主要从事普通玉米育种、栽培技术研发等方面的研究,对鲜食玉米关注较少。通过这10年的努力,我们团队不光开展了鲜食玉米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新品种选育,而且我们审定了7个品种,这7个品种已经全部转化给企业。” 刘霞说。·

虽然已经审定了不少玉米新品种,但刘霞有着更高的目标,“其实我们对品种的数量并没有过多的追求,我们更看重的是追求一些突破性的品种——在生产上可以推广面积比较大,或者是抗性比较好,对生产有影响力的一些主导性品种,是我们将来育种的主要目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