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印良品的东西为啥印着muji(无印良品MUJI全球最大的旗舰店的陈列精神)

在去年,无印良品(MUJI)全球最大的旗舰店落户成都。在“成都远洋太古里”——这个地处繁华商圈,寸土寸金的地段,无印良品花重金打造了这家共约3千平方米、地上地下共4层的全球旗舰店。

无印良品的东西为啥印着muji(无印良品MUJI全球最大的旗舰店的陈列精神)(1)

这次,成都人扬眉吐气了一把,而MUJI把这个旗舰店选择落户成都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北上广地区也有其考虑。

在这里,我们透过MUJI成都的全球旗舰店,共同探寻MUJI的经营哲学与陈列精神,也希望可以为从事视觉营销,商业运营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些借鉴与思考。

为什么选址成都?——“成都有东京的味道”

无印良品的东西为啥印着muji(无印良品MUJI全球最大的旗舰店的陈列精神)(2)

MUJI成都旗舰店一共有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共3141平米,这里有有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大陆的家居品牌IDÉE以及Café&Meal MUJI餐厅,总之,你可以看到更完整的Muji全线产品。

MUJI成都旗舰店的主题?——感觉良好的生活

首先,自然是确定好一个店铺的主题基调。根据MUJI中国区负责人王文欣介绍,“我们从主题开始。经过多次讨论,将这家店铺的主题确定为‘属于中国人的感觉良好的生活’”。

在这一主题下,中国的VMD(Visual Merchandising & Display,即商品视觉企划)跟日本以及各国的VMD一起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开业前一周,MUJI每天都会迎来众多其分布在世界各国的员工,其中包括MUJI在8个国家的陈列师,“他们一方面帮我们做陈列工作,一方面也在店里进行视觉陈列的培训。”王文欣说。

在确定主题之后,如何打造“感觉良好的生活”成为了VMD们下一个需要落实的事项。MUJI将其表述成自然环境、弱势群体和个人生活的平衡。这样的生活包括可以自由地搭配居家空间,可以放心地饮食,或者可以买到多彩的IDÉE。为此,MUJI引进了IA(家具搭配顾问)和SA(服装造型顾问)这两个职位,那些对陈列搭配非常有感觉的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印良品的东西为啥印着muji(无印良品MUJI全球最大的旗舰店的陈列精神)(3)

当然,舰店在陈列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精神,便是“Fresh Up”,是“与艺术的融合&Mix的卖场”。一进门,便是MUJI为迎接圣诞节而设的“365 Joyful Days”的主题行销,食物、拼图、文具、服饰等以看似随意的姿态聚在一起,组成一种MUJI式的生活。“以前商品是商品,卖场是卖场,现在两者合二为一。”王文欣说。因此,类似马车轮轴、月饼模具之类的物件充斥在不同角落,甚至可以在卖咖喱的货架上看到它们。左边“MUJI to Go”则打破了传统的上、中、下不同功能区块的展示,将不同大小的收纳包打开,装入不同旅行物件,直观地传达物品的角色分工。

MUJI的陈列精神——追求美学与严格的陈列法则

追求商品本质和便利性使得 MUJI 的产品开发过程颇为另类。以日本零售龙头企业大荣(DAIEI)为例,其自有品牌“SAVING" 在开发时仅与制造商合作;而 MUJI 则不同,每件商品从企划、设计、制造到售卖均需层层把关,均有设计师参与。即使产品设计方案获得最终通过,产品还将面临更为严苛的关卡--由日本顶尖设计师组成的外部资讯委员,会严格讨论商品是否符合“MUJI 的理念”。

无印良品的东西为啥印着muji(无印良品MUJI全球最大的旗舰店的陈列精神)(4)

MUJI店铺的空间规划按照品类分区原则,首先根据商品品类结构,划分大品类货区,之后根据就近原则与搭配原则,进行小品类货区规划。这样划分的优点很明显:对于顾客来说,卖场视野秩序井然,便于分类寻找所需商品;对于商家来说,可以使现场的货品管控更加清晰可控,便于计划、整理与反馈,同时提高售货的效率和终端的形象。

无印良品的东西为啥印着muji(无印良品MUJI全球最大的旗舰店的陈列精神)(5)

标准化化陈列不仅要求整齐、饱满、富有冲击力,还要求考虑顾客购物习惯。例如文具区所有笔盖都必须朝向同一个方向,美容护肤品类的各类瓶子的瓶盖和标准也必须朝向统一,被掛在高处的搓澡棉、浴花必需由店员用纸板作为尺子规整,保持同一水平高度。

无印良品的东西为啥印着muji(无印良品MUJI全球最大的旗舰店的陈列精神)(6)

当然,这么用心的陈列设计不仅体现的是原研哉的设计美学理念,同样,也是MUJI成都旗舰店日均销售破百万的绝对法宝。这就是陈列的力量,我们相信,将美做到极致,顾客自然就对品牌具有依赖感。问题来了,MUJI的陈列精神你们都领会了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