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世事洞明皆学问(世事洞明皆学问)

——2019年坐井观天行知感想小结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往事不堪回首,人生几度春秋?

人世间最宝贵的东西不是黄金白银、而是日夜流淌的时间。当我们须发皆白老态龙钟之时,回首往事,皆因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碌碌无为一事无成。那时,我们流下再多的泪水也无济于事,只能悔恨交加、徒增伤悲。

2019年早已过去,我的生活平淡如水,在浑浑噩噩中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糟蹋了无数赖以生存的粮食和蔬菜,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推天度日,消耗能量。走过了几个地方,偶尔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让我平静如水的心里泛起涟漪无数。把它简明扼要颠三倒四写成文字,也算作心灵的一点慰藉吧!

2019年我去过烟台,开封,洛阳,南阳,南京,杭州,苏州,合肥,西安,华山,汉中,北京,天津,武汉,长沙,南昌,九江,庐山,南宁,桂林,岳阳,岳阳楼,黄鹤楼,西宁,塔尔寺等。

桂林山水甲天下,真是名不虚传,那奇秀迷人的美景在我心中魂牵梦绕。

不愿做神仙,愿做桂林人。

名利身外物,青山绿水中。

儿时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课本上有《桂林山水》这篇课文。课文中是这样赞美桂林山水的: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象老人,象巨象,象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象翠绿的屏障,象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象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象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小学五年级的这篇描写桂林山水的课文,在我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我时常在想,要是在我儿时学习这篇课文时能亲自到桂林游览一番有多好?

桂林,古称桂州,静江。因桂树繁多,桂花成林而得名。

千峰环立,一水绕城,云中之神,雾中之仙。

神姿仙态,桂林之山,柔情之深,佳梦之美。

如情似梦,漓江之水。山几重也?水几重也?

水绕山环,桂林美城。是山城也?是水城也?

山水环绕,天堂仙境。桂林山水,美得屏气。

桂林山水,美得心跳。桂林山水,美得惊艳。

桂林,一座来了不想走的城市!

桂林,一座走了还想来的城市!

在我的2019年的行知中,印象最深的当属合肥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李鸿章代表晚清政府与外国签订了诸多不平等条约,如1894年的中日《马关条约》,1901年的中国与八国联军的《辛丑条约》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唯一有能耐与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称其为再造玄黄之人。基辛格评价李鸿章素有大志,举止儒雅,受辱不形于色,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的险恶处境有不同凡响的认识。梁启超曾经叹息: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认为李鸿章在诸葛亮之下,在郭子仪之上。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学生,曾国藩是晚清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我以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李鸿章在某些方面(外交,洋务等)胜过其老师曾国藩。晚清三杰: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这三个人杰让腐朽无能摇摇欲坠的晚清延长了五十年。

李鸿章有一幅对联,写得非常好:

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粟,

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

祈大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

门无债主,就是地上神仙。

我又想起另一幅对联: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对于一切荣耀和屈辱泰然处之,用平静的心情欣赏庭院中花开花落。对于所有升降浮沉和荣辱得失都不在意,安然的观看天上浮云随风聚散。苏东坡的《留侯论》里有赞美张良心胸宽广大度高深的语言:天下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我是凡夫俗子,还达不到心平气和

淡然纯粹的境界。

我是布衣寒儒,还做不到海阔天空

大度稳泰的度量。

然而,我要尽量做到天外白云,山间清流。

然而,我要尽量做到积德行善,正本清源。

人生世事洞明皆学问(世事洞明皆学问)(1)

人生世事洞明皆学问(世事洞明皆学问)(2)

人生世事洞明皆学问(世事洞明皆学问)(3)

人生世事洞明皆学问(世事洞明皆学问)(4)

人生世事洞明皆学问(世事洞明皆学问)(5)

人生世事洞明皆学问(世事洞明皆学问)(6)

人生世事洞明皆学问(世事洞明皆学问)(7)

人生世事洞明皆学问(世事洞明皆学问)(8)

人生世事洞明皆学问(世事洞明皆学问)(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