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鼠标手的危害(教你7个妙招可以远离)

在今天的正文开始前

大家先来做个小测试

你能做到这个动作吗

▼▼▼

如何避免鼠标手的危害(教你7个妙招可以远离)(1)

信息时代,无论是娱乐还是工作,都离不开电脑,面对屏幕纵横天下,手握鼠标指点江山,相必很多人都听说过“鼠标手”这个职业病 。

上班族、电竞选手、家庭主妇等,经常要使用手腕的人,都是“鼠标手”的高发者。

如何避免鼠标手的危害(教你7个妙招可以远离)(2)

“鼠标手”正式名称,其实是这个:

如何避免鼠标手的危害(教你7个妙招可以远离)(3)

严重的人,甚至完不成最上面的“对指”动作。

长期做家务,当心“鼠标手”

家住深圳的林女士(化名)结婚多年,包揽所有家务活的她,双手几乎没有停下来的时间。

近日,正在做家务的林女士,突然感觉右手发麻,但她最开始并没有在意,稍微缓解后又继续做家务活。

林女士一直都有手麻的情况,她也曾经到家附近的医院看过,吃了药也不见好,于是拖了一年。

疫情宅家期间,家务活的量比平常多了很多。林女士右手手麻的症状也越来越严重:半夜会被麻”醒、吃饭抓不住筷子、有伴着手指疼痛……这些都给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在当地医院就诊后,医生结合肌电图检查结果,诊断林女士为“右侧腕管综合征”

由于林女士长期做家务,过度使用腕部,手腕处的神经和血管长期受到压迫,使手部的正中神经受损,而产生手指僵、麻木,酸痛无力的现象。

林女士自己都没发现,她的右手掌本该“肉嘟嘟”的大鱼际肌整块“瘪”了。

如何避免鼠标手的危害(教你7个妙招可以远离)(4)

手部的正中神经支配着大鱼际肌,若正中神经受损,大鱼际肌就会出现萎缩、无力等症状。

如果肌肉失去神经的支配超过了18个月,那么恢复的几率就会变得很小。

实际上“鼠标手”离我们并不遥远。

长期过度打游戏、长期过度使用手机长期过度使用键盘和鼠标办公都有可能导致腕管、肘管综合征。

2个动作可自测“鼠标手”

当手腕长期用力,腕管中的肌腱就会肿胀,与肌腱同在一个管道中的正中神经就会受到挤压,就会出现这些症状——

☞ 手指手腕无力

☞ 拇、食、中指和半个无名指的手掌侧皮肤感觉僵硬麻木

☞ 酸痛

☞ 夜间麻木感加重。

在日常工作上班时,可以通过以下两个动作自测自己是不是得了“鼠标手”。

01

Phalen试验

屈肘、前臂上举,双腕同时屈曲90°。

当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外侧,持续出现疼痛、麻木、灼烧等感觉时,可能就是腕管综合征。

如何避免鼠标手的危害(教你7个妙招可以远离)(5)

02

Tinel’s试验

使用叩诊锤或手指,在腕韧带近侧缘处轻叩正中神经部位

当拇指、食指、中指及环指桡侧一半的掌侧有放射性疼痛时,可能就是腕管综合征。

如何避免鼠标手的危害(教你7个妙招可以远离)(6)

7招预防“鼠标手”

01

手腕运动

腕屈动作——伸出左手,掌心向内,手指向下。

右手按在左手掌背,然后向内施力。保持呼吸,维持动作30秒。换右手做,重复多次。

02

手指运动

一松一紧——手指自然展开,在慢慢的握紧,变成拳头,动作不要过快,重复多次。

03

1小时休息1次

建议大家连续用键盘1小时左右,最好休息10分钟左右。

可以在休息期间活动一下手腕,做一些握拳、捏指等放松手指的动作。

04

选弧度大的鼠标

最好选择弧度较大、接触面较宽、有助于力量分散在鼠标上。

05

垫高手腕

鼠标使手腕伸直,手臂不要悬空,移动鼠标时尽量使用臂力,避免使用腕力。

06

键盘放正

键盘应放置在身体正前方中央位置,避免把键盘斜摆在一边,以与肘持平高度靠近键盘或使用鼠标,可以预防腕管受到过度牵拉。

07

坐姿要对

使用电脑时,手的前臂和肘部应尽量贴近身体,并尽可能放松,以免使用鼠标时身向前倾;并且尽量不要让自己手臂悬空。

坐在电脑椅上,做好靠着背垫,双脚应放在地面上,切记不要跷二郎腿。

“鼠标手”常见误区

01

鼠标手是小毛病而已

对于“鼠标手”患者来说,如果处理不当或不及时,病情可能会演变加重,有的还可能变成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等,所以不要忽视鼠标手,以免出现大麻烦。

02

只有经常使用电脑的人才容易患“鼠标手”

办公室文员长期使用鼠标,使腕管处受到压迫,从而容易患上“鼠标手”。此外还有教师、记者、收银员、装配工等,患上腕管综合征的概率都很高。因此,平时需频繁使用双手的人应注意休息,预防鼠标手。

03

手腕疼痛、手指麻木就是得了“鼠标手”

出现手部麻木、疼痛等不适时,不一定就是患上了“鼠标手”,还有可能是颈椎以及其他神经的问题。

(来源:大河健康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