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机的发展(照相机简史一)

日前,拥有27年历史的奥林巴斯深圳工厂突然关闭,在相机业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不过类似的事情去年也发生过,同样作为相机巨头的尼康在去年10月也关闭了在无锡的工厂。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小型数码相机的市场如断崖式下跌。曾几何时,卡片机还是市场的宠儿,小巧时尚的卡片机饱受年轻人的青睐。而仅仅几年的功夫,现在你去各大景点,追求便携的直接用iPhone手机,追求画质的用单反和微单,卡片机早已销声匿迹了。如今家用相机领域已经是单反和微单二足鼎立,关注新闻之余,我们今天也来聊聊相机的History。

照相机的发展(照相机简史一)(1)

年龄稍微大一点的朋友一定对胶卷相机不会陌生。在数码相机普及之前,照相是不能马上看到效果的。影像记录在相机暗盒中的胶卷上,需要用特殊的工艺冲洗才能成为漂亮的照片。这种照相方式叫胶片照相,是第二代照相技术的代表。至今仍然被广大传统爱好者所推崇。第一代和第二代照相技术均是光化学成像,我们下面就从世界上的第一台相机说起。

照相机的发展(照相机简史一)(2)

如果不考虑记录影像的话,照相技术的历史要远远长于感光材料的历史。早在17、18世纪的欧洲,就有很多画家用暗箱柜来帮助他们绘制风光、建筑甚至人像。光线由镜头进入,成像在毛玻璃上,画家再用纸瞄下图形,这就是最早照相机的雏形。此时的暗箱柜已经开始采用双凸透镜作镜头,并且已经出现了光圈装置。

照相机的发展(照相机简史一)(3)

早在1793年,法国人尼埃普斯(Joseph Nicéphore Nièpce)就开始研究感光材料,在1826年,他率先利用一块涂着朱迪亚沥青的白蜡板,拍下了世界上的第一张照片,这张照片的曝光时间长达8个小时,但是清晰的记录了尼埃普斯家里的后院。

照相机的发展(照相机简史一)(4)

1839年,尼埃普斯的合伙人,法国画家达盖尔(Daguerre)发明了银版摄影法,大大缩短了曝光时间,并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照相机。银版摄影法是利用表面上涂有碘化银的铜板做底片进行曝光,然后通过水银蒸汽显影,最终用浓食盐溶液定影。银版摄影法得到的照片是由霜白色的汞合金和黑暗色的镀银铜板表面组成,曝光时间从尼埃普斯的8个小时缩短到了30分钟。

照相机的发展(照相机简史一)(5)

最早的相机由两个套在一起的木箱组成,靠木箱的伸缩来调整焦距,用镜头盖来充当快门。早在1838年,达盖尔在实验中就拍下了下面这张巴黎街头的照片,可以看出,当时的照片已经非常清晰了。

照相机的发展(照相机简史一)(6)

随后许多发明家参与了照相机的改进。1860年,英国的萨顿设计出了最早单反相机,用一个可以转动的反光镜充当取景器。1862年,法国人德特里把两只相机叠在一起,构成了最原始的双镜头相机。1880年,英国人贝克制成了双反相机。

照相机的发展(照相机简史一)(7)

但是达盖尔摄影法所用的银版过于笨重,每次照相都需要更换底片。人们急需一种更加方便的摄影方法。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的创始人乔治·伊斯曼(George Eastman)发明了胶卷,同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胶卷相机——柯达1号。这台相机相比和微波炉差不多大的达盖尔相机,这台相机可以装在口袋里,是十足的口袋相机。胶卷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照相行业,摄影爱好者从用马车装载相机变成了一个背包就能装下所有的设备,从此照相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和负担。1892年,伊士曼把公司正式更名为“伊士曼·柯达”公司。1895年,柯达公司以卖价5美元的口袋式照相机投放市场,轰动了全世界——照相技术“面向大众化”之梦,终于变成了现实。

照相机的发展(照相机简史一)(8)

1913年德国的巴纳克设计制作了使用底片上打有小孔的、35毫米胶卷的小型莱卡照相机。1930年,彩色胶卷问世。1931年,德国的康泰克斯相机首次采用测距器和金属幕帘快门,1938年柯达在相机上装上了硒光电池测光表,1947年德国康泰克斯将五棱镜装在了单反相机里。

胶卷发明之后100多年过去了,胶卷一直是应用最广泛的照相形式。但是胶卷虽然比达盖尔的银版使用方便,并且成像效果非常优秀,但是他的本质依然是化学感光。仍然需要复杂的冲洗工艺才能变成照片,人们需要一种所见即所得的照相方式,并且希望不用携带大量的胶卷耗材。这一切,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在数字时代得到了实现。篇幅所限,我们下一篇再单独来说数码相机的发展历程。

照相机的发展(照相机简史一)(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