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奘历史上确有其人吗(的确有唐玄奘)

在西安市,护国兴教寺,唐僧就站在这里,西游记里的唐僧就藏眠在我的身后那今天阿远带您到里面看一看,埋葬唐僧的玄奘塔是什么样的其实我们所有人都欠唐僧一个道歉,因为我们误会他太久了我们提到唐僧,印象当中就是唠唠叨叨,胆小懦弱,无知糊涂其实历史上真正的唐玄奘,他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他在离世的时候,大唐的皇帝失声痛哭,百万人哭诉,举国哀悼,他取得的成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唐玄奘的一生唐玄奘出生于隋朝的一个名门望族,本名叫做陈一,但是他的人生有很多的悲剧,五岁丧母,十岁丧父幼年的时候,玄奘家道中落,他跟着自己的哥哥到洛阳的净土寺去出家他自幼聪慧,悟性极高,他出生以后,对这些经典的理解非常的快,就像个小神童一样,他的声誉很快传遍了整个洛阳那他为什么要去西天取经呢?因为他看了很多经典,认为这些书籍有很多地方是被曲解的,被翻译过来的内容也是错误的他的内心当中充满了许多困惑,他为了寻求真相,一定要到佛教的发源地,就是古印度的天竺去取得真经 28岁的玄奘跟着逃荒的农民走出了王城,踏上了他西行的道路其实西游记上说唐僧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其实81难完全没有办法形容他当时所遇到的磨难现在的新疆吐鲁番,那个时候叫高昌国,他曾经被高昌国的国王强行挽留,希望他能够留在王城当中担任国师来传授经典但是玄奘西行的目的是为了去求取佛法,他自然不肯待在高昌国,即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师,他也不为之动容到最后没有办法,玄奘选择了绝食来表达自己的决心最后他的决心打动了国王,国王和玄奘结拜为兄弟,并且举全国之力帮助玄奘西行,还给严肃的各国去写信,希望他能够帮助玄奘西行的路上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经历过最为惊险的磨难,莫过于他走过了一个大沙漠 800里的大沙漠,上无飞鸟,下无水草,草木不生,荒无人烟当时他的水壶还不小心打翻在了沙漠上,只有一匹识途的老马驮着他从白天走到黑夜,又从黑夜走到黎明,五天四夜滴水未进那个时候,玄奘极为惊险地昏倒在了沙漠当中可能是冥冥当中自由保佑,在夜晚的时候,一阵冷风吹过,把玄奘吹醒了,于是他又坚持走了几里地,发现了一个泉眼,叫野马泉,他才获救后来,他又经过一个大雪山,没有几天,同行的30多位同伴死了将近一半,有的人被雪崩给压死,有的被冰块砸死,有的人不小心滑落了万丈深渊,据大唐西域记当中记载,就连玄奘都不敢注视那深渊的底部,,因为底部有数不清的千年不化的尸体,种种的艰难险阻让我们无法想象,但是玄奘一直在告诉自己,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向东土半步生后来他经历过种种的困难,走了几年的时间,才到达古印度的发源地,当时印度最高学府纳兰陀寺他们的住持叫戒贤法师,已经100多岁了他在玄奘到达之前患了一场重病,睡梦中有三个人骑着白象前来和他对话,你的前世是这里的国王,因为杀业太重,今生才得了这个病,在不久的将来,会从东土前来一个僧人求取佛法,你要将你的毕生所学全部传授给他,你的病自然就会好果不其然,没过多久,玄奘就到了当时的戒贤法师早已经不再讲法,他又破例开讲,玄奘当然是不负守望,很快就掌握了这些知识,成为了当时一流的学者后来他又周游印度列国,一共走了110个国家,其中有一个最大的国王叫戒日王,就专门为玄奘法师举行了一次无遮大会何为无遮大会?就像全印度所有的僧人都进行一番辩论五印18国所有的高僧大德都来看一个中国的僧人进行辩论,这是印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辩论 18天的会期,他征服了所有人在印度,他被奉为先知,成为了智慧的化身由于他的缘故,大唐的声誉远播万里,就连他脚上的麻鞋也被尊为圣物但是他依然不忘初衷,放弃了所有的荣耀,不忘初心,要毅然决然地返回大唐在公元63年,玄奘法师带着657部经书重归大唐,他翻译的经典多达47部1335卷在664年,玄奘大师在玉华宫圆寂,享年65岁当时唐高宗闻讯失声痛哭,罢朝三日以示哀悼,长安藤当中有百万人哭诉这就是唐玄奘的一生,他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而我身后这座高21米的方砖塔,就是他长眠之地关注成名,让我们为顶天立地的唐玄奘点赞,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唐玄奘历史上确有其人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唐玄奘历史上确有其人吗(的确有唐玄奘)

唐玄奘历史上确有其人吗

在西安市,护国兴教寺,唐僧就站在这里,西游记里的唐僧就藏眠在我的身后。那今天阿远带您到里面看一看,埋葬唐僧的玄奘塔是什么样的。其实我们所有人都欠唐僧一个道歉,因为我们误会他太久了。我们提到唐僧,印象当中就是唠唠叨叨,胆小懦弱,无知糊涂。其实历史上真正的唐玄奘,他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他在离世的时候,大唐的皇帝失声痛哭,百万人哭诉,举国哀悼,他取得的成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唐玄奘的一生。唐玄奘出生于隋朝的一个名门望族,本名叫做陈一,但是他的人生有很多的悲剧,五岁丧母,十岁丧父。幼年的时候,玄奘家道中落,他跟着自己的哥哥到洛阳的净土寺去出家。他自幼聪慧,悟性极高,他出生以后,对这些经典的理解非常的快,就像个小神童一样,他的声誉很快传遍了整个洛阳。那他为什么要去西天取经呢?因为他看了很多经典,认为这些书籍有很多地方是被曲解的,被翻译过来的内容也是错误的。他的内心当中充满了许多困惑,他为了寻求真相,一定要到佛教的发源地,就是古印度的天竺去取得真经。 28岁的玄奘跟着逃荒的农民走出了王城,踏上了他西行的道路。其实西游记上说唐僧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其实81难完全没有办法形容他当时所遇到的磨难。现在的新疆吐鲁番,那个时候叫高昌国,他曾经被高昌国的国王强行挽留,希望他能够留在王城当中担任国师来传授经典。但是玄奘西行的目的是为了去求取佛法,他自然不肯待在高昌国,即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师,他也不为之动容。到最后没有办法,玄奘选择了绝食来表达自己的决心。最后他的决心打动了国王,国王和玄奘结拜为兄弟,并且举全国之力帮助玄奘西行,还给严肃的各国去写信,希望他能够帮助玄奘西行的路上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经历过最为惊险的磨难,莫过于他走过了一个大沙漠。 800里的大沙漠,上无飞鸟,下无水草,草木不生,荒无人烟。当时他的水壶还不小心打翻在了沙漠上,只有一匹识途的老马驮着他从白天走到黑夜,又从黑夜走到黎明,五天四夜滴水未进。那个时候,玄奘极为惊险地昏倒在了沙漠当中。可能是冥冥当中自由保佑,在夜晚的时候,一阵冷风吹过,把玄奘吹醒了,于是他又坚持走了几里地,发现了一个泉眼,叫野马泉,他才获救。后来,他又经过一个大雪山,没有几天,同行的30多位同伴死了将近一半,有的人被雪崩给压死,有的被冰块砸死,有的人不小心滑落了万丈深渊,据大唐西域记当中记载,就连玄奘都不敢注视那深渊的底部,,因为底部有数不清的千年不化的尸体,种种的艰难险阻让我们无法想象,但是玄奘一直在告诉自己,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向东土半步生。后来他经历过种种的困难,走了几年的时间,才到达古印度的发源地,当时印度最高学府纳兰陀寺。他们的住持叫戒贤法师,已经100多岁了。他在玄奘到达之前患了一场重病,睡梦中有三个人骑着白象前来和他对话,你的前世是这里的国王,因为杀业太重,今生才得了这个病,在不久的将来,会从东土前来一个僧人求取佛法,你要将你的毕生所学全部传授给他,你的病自然就会好。果不其然,没过多久,玄奘就到了。当时的戒贤法师早已经不再讲法,他又破例开讲,玄奘当然是不负守望,很快就掌握了这些知识,成为了当时一流的学者。后来他又周游印度列国,一共走了110个国家,其中有一个最大的国王叫戒日王,就专门为玄奘法师举行了一次无遮大会。何为无遮大会?就像全印度所有的僧人都进行一番辩论。五印18国所有的高僧大德都来看一个中国的僧人进行辩论,这是印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辩论。 18天的会期,他征服了所有人。在印度,他被奉为先知,成为了智慧的化身。由于他的缘故,大唐的声誉远播万里,就连他脚上的麻鞋也被尊为圣物。但是他依然不忘初衷,放弃了所有的荣耀,不忘初心,要毅然决然地返回大唐。在公元63年,玄奘法师带着657部经书重归大唐,他翻译的经典多达47部1335卷。在664年,玄奘大师在玉华宫圆寂,享年65岁。当时唐高宗闻讯失声痛哭,罢朝三日以示哀悼,长安藤当中有百万人哭诉。这就是唐玄奘的一生,他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而我身后这座高21米的方砖塔,就是他长眠之地。关注成名,让我们为顶天立地的唐玄奘点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