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雨农村捡煤渣(那些年捡煤核儿)

因为家住在农场附近,每年冬天捡煤核儿,成为那时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那些年物质匮乏,捡煤核儿也是为了贴补家用,省点是点。平时老百姓做饭,燃料也就是玉米秸秆,还有棉花杆,当地老百姓叫棉花杆“花柴”。有时候会去农场树多的地方,捡点柴来用,也就冬天的时候适当买点煤块,来取暖做饭。

天雨农村捡煤渣(那些年捡煤核儿)(1)

最初的时候,家里的炉火,不是买来的那种铁炉子,是自己用砖头砌起来的。最早的煤块炉灶的雏形,所以每年冬天,父母给孩子准备好工具。铁耙子是用来挠煤灰里煤核儿的,然后柳条编制的小篮子,外带一个大的编织袋,基本就是地里肥料用完了,水里洗干净以后,晾晒干。煤核儿是没有完全燃烧的煤块,捡回来以后可以放进自己家的炉灶内,进行二次燃烧,做饭取暖。农场烧锅炉的师傅们,推出来像小山一样高的煤渣灰,这就是男女老少捡煤核儿的场地。

孩子小背不动的时候,父母们会踩着点,去接孩子们回来。小伙伴们争先恐后的把篮子捡满,然后倒进编织袋。基本上每次能捡上多半袋,就算不错了,因为捡煤核儿的人很多,一眼望去,人比煤核儿还多。就跟当今的人们去旅游一样,看不到风景,只看到人头攒动。

天雨农村捡煤渣(那些年捡煤核儿)(2)

对于孩子们来说,在劳动中收获了很多,深深懂得父母过日子不容易,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只有家里的每一个成员,努力的付出,家里的日子才会好过一点,关键是能帮助父母做事,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就是最幸福的。

经济萧条的年代,人们之所以过的充实,是因为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幸福,简单而美好。就像捡煤核儿,对于现在人来说,算不了什么。可是那个时候父母孩子都是幸福快乐的,从准备工具,再到争抢着去捡拾幸福,再到父母背回来的过程中,背的是心中的快乐,甜蜜蜜的幸福感,充斥着整个内心。每一个环节都说明人是开心愉悦的,谁劳动谁幸福,所以人们捡拾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慰籍,物质上的补给。

天雨农村捡煤渣(那些年捡煤核儿)(3)

毕淑敏说“只要肯努力,用心感知这个世界,没有人的生命注定糟糕”。生活只青睐风雨兼程的人们,一直努力向前,让生活变得的更美好一点。

(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