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低保补贴发放时间(上海困难群众申请低保只需)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9月9日报道:《上海市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即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新的低保申请表有了“一增一减”,简化了申请人基本材料,但增加了“其他法定赡、抚、扶养关系成员”的信息。

上海市低保补贴发放时间(上海困难群众申请低保只需)(1)

新的核定办法10月推出

据悉,10月起,困难群众申请“低保”,只要提供“一证”(身份证明)和“一表”(“低保”申请表)即可受理。同时,凡是可以通过电子证照库共享的证明材料,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

据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李勇表示,“一表”中的申请表也做了“一增一减”。“减”的是申请人的基本信息、收入、财产等内容的填写,方便困难群众。“比如收入栏不再细分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而是统一归并为可支配收入。”李勇说。

“增”的是“其他法定赡、抚、扶养关系成员”的信息,同时拟对不共同居住的法定赡、抚、扶养关系成员的收入进行核对,以计算赡、抚、扶养费用。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到社会救助应该树立价值导向,强化家庭责任,避免“子女高收入,老人吃低保”的现象。

今年两万多人不符合条件终止低保

在社会救助领域,有两种人群,一种是“沉默的极少数”,他们因为自尊等因素没有主动申请救助。一种是“人情保”,在低保工作中腐败问题需规范管理。

“最低生活保障”是维护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截至今年8月底,本市共有城乡低保对象135963户182942人。今年7月,上海已制定出台《上海市社会救助经办人员和居(村)民委员会工作人员近亲属享受社会救助项目备案管理办法》,明确了及时备案、业务回避等管理制度。并加强政策梳理、强化综合执法,探索加大对骗保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2019年以来,经复核,有3066户次 20551人次,因不符合条件,被及时终止“低保”。

社区顾问让“沉默的极少数”应保尽保

在“人情保”“关系保”之外,还有少数“不声不响”的困难群众,他们对社会救助政策不清楚,对社会救助资源不了解,难以找到合适的救助途径。

为帮助社区困难群众就近就便了解救助政策,今年,市民政局将基层救助工作与2018年启动的“社区民生顾问”制度结合,在长宁区探索试点“社区救助顾问”制度,请社区内熟悉各项救助政策,能够整合、调配包括政府和社会在内的各种救助资源的人士,就近发现、甄别困难群众,帮助困难群众分析现状、诊断问题、提供指引、链接资源,协助社区困难群众尽快找到适合的救助政策或解决困难的方法,从而实现主动救助。

记者了解到,除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居委会设置顾问点外,还可以通过智能终端一体机设立“线上救助顾问”,整合社会救助、受理中心办事指南和“居务通”300问内容,为困难群体和对象提供基于智能语音技术的人机互动咨询服务,以及手机微信公众号、电脑网页端。

目前,上海已基本形成了“‘9 1’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何为“9 1”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即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为基础,支出型贫困家庭生活救助、受灾人员救助和临时救助为补充,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等专项救助相配套,社会力量充分参与的现代社会救助体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